首页 理论教育桂北乡村景观营建研究:非物质景观基因识别

桂北乡村景观营建研究:非物质景观基因识别

【摘要】:瑶族的自然崇拜对象与村寨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往往是瑶族人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图6-15瑶族宗教信仰习俗制度。在原始氏族阶段,通常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氏族酋长来维持瑶族地区的社会日常生活秩序。节日庆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瑶族的节日文化是在瑶族特有的历史、生态、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体现了瑶族人独特的信仰观念、文化心理、价值伦理观念的文化复合体,是瑶族村寨景观基因的主要组成成分。

1.社会习俗基因

1)宗教礼制

(1)宗教信仰。

瑶族人在原始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产生了一系列特有的崇拜、信仰和仪式,形成了完整的宗教信仰体系,这是瑶族文化的主要组成成分,很多瑶族原始的宗教信仰至今仍然存在,并体现在瑶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见图6-15)。瑶族宗教信仰体系从来源方面看,可以分为本土信仰和外来信仰两种。

外来信仰中,道教因与瑶族原始宗教中的思想有相似之处,因此道教思想是瑶族人较能接受的,并与瑶族原始宗教结合得较好。瑶族是多神崇拜的民族,在祭祀仪式中除了盘王,还会祭拜玉皇大帝、张天师等。

原始宗教没有固定仪式、组织和教规教义,仅仅是由于对某种事物的崇拜而逐渐形成的崇拜意识,人们对自然所产生的畏惧和敬仰之情逐渐升华为崇拜之情,是原始宗教产生的源头,瑶族原始宗教的崇拜对象分为自然、祖先、图腾等。瑶族多居于可耕种但土地资源匮乏的山上,作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瑶族人来说,生产生活中常会受到多种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瑶族人对大自然有着依赖性的崇拜心理,形成了瑶族多元化的自然崇拜观。瑶族的自然崇拜对象与村寨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往往是瑶族人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瑶族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自然崇拜对象包括土地、水、石头、树木、雷等环境背景及自然现象,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对农耕活动中接触对象如牛、稻谷、禾秧等的崇拜,也包括对神话传说中为瑶族祖先带来谷种的犬的崇拜。祖先崇拜是对家族中已故祖先的崇拜,瑶族几乎每家都在堂屋中央设置祖先的神龛,下方的神台常年设置香钵、油灯。图腾崇拜的对象盘王来源于瑶族的龙犬盘王的传说。

图6-15 瑶族宗教信仰

(2)习俗制度。

历史上,瑶族地区由于地处偏僻,远离中央政权的中心,受封建政权影响较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瑶族聚落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政权,但形成了瑶族独特的具有群体性、具体性的社会组织和民族习惯法

历史上,瑶族所形成的组织制度主要分为原始氏族制、石牌制、瑶老制等。

在原始氏族阶段,通常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氏族酋长来维持瑶族地区的社会日常生活秩序。历史上,瑶族内部对于解决纷争的方法是石牌制和瑶老制,相当于现在的法律制度。从元明清一直到近代,瑶族地区凡是有一定规模的聚落,都存在瑶老制。瑶老既非世袭制,也非终身制,一般为由寨中人们认可、为人正直、能说会道、善于调节矛盾的人担任。瑶老组织由数位瑶老组成,以威望最高者为尊,其他人辅助其工作。瑶老负责对内组织召开会议,对外代表本寨与邻寨协商事宜,调节家庭、邻里、农事等纠纷,主持节日里玩龙灯等活动,也负责制定或修改寨中的习惯法即村规民约(见图6-16),瑶老没有薪酬。现如今瑶老的权力已不如从前,但一些地区的瑶老仍履行着上述这些使命。

图6-16 瑶族村规民约

2)习俗节庆

(1)生活习俗。

瑶族人的饮食结构决定了他们的体质,食材和饮食方式与瑶族的文化、生存环境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等方面息息相关。瑶族村寨地处山区,可耕种土地少,生产力低下,最初只能采集野果来食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瑶族先民进入龙胜地区后开始主要以蘑菇、野菜等为主要食物。宋代时,龙胜地区的瑶族人的饮食结构逐渐以粟米、黄豆、芋头等为主。瑶族从元代开始在大山上开凿梯田种植水稻和其他杂粮,包括稻谷、玉米、旱禾、红薯、芋头和黄豆等,间或打猎以改善生活。

瑶族人的主食主要受生产的制约,有资料记载:1949年之前,大米是富裕人家的主食,稍贫穷的人家将大米与杂粮搭配食用,贫穷的人家以杂粮为主食,少数人家搭配野菜和挖来的蕨根取淀粉煮来食用;节日之时则以糯米糍粑或粽子为主食;现在瑶族人均以大米为主食。瑶族村寨资源丰富,饲养的以猪为主的牲畜等是瑶族人的主要副食。

瑶族饮食文化中重要的饮品是酒和茶,瑶族人日常在家酿造杂粮酒,包括红薯酒、南瓜酒、芋头酒等,在节日时在家酿造米酒、烧酒和水酒。瑶族人拥有自己的独特的酒文化,在宴请宾客的酒席上,进餐前通常先敬客人一碗酒,以示敬意。在细门瑶寨和白面瑶寨,当客人进家门后,主人通常会敬一杯酒,来为客人接风洗尘。瑶族人的茶饮品主要以龙脊云雾茶和油茶为主,龙脊云雾茶是全国二十八名茶之一,既色香味俱全又有强身健体的功效。瑶族人通常早晚全家围坐在火塘边打油茶,油茶原料主要有茶叶、姜、蒜、盐,具有祛湿寒的功效,适合居住在高寒山区的瑶族人饮用。

瑶族也有很多民族特色饮食,例如,用竹筒为容器放入瑶家土鸡清蒸而成的竹筒鸡,将猪肉用竹签串起来的瑶家串串肉,把两个粽粑捆在一起的鸳鸯粑,桑江河鱼,青菜和以青菜为原料的腌酸,还有盐菜汤、水煮三角酿等。

瑶族特色婚俗包括“招郎上门”和“两头住”两种,“招郎上门”即家中招进男子成婚,男方住在女方家中。“两头住”即男方与女方并不固定住在哪一方家中,而是哪方更需要劳动力或照顾,夫妻就暂时住于哪一方家中,其余时间住在另一方家中。这两种婚俗产生的原因是劳动力较为短缺。

(2)生产习俗。

瑶族传统生产习俗为打背工,即各家在农忙时叫上村寨中的其他人前来帮忙,并在村寨中其他人农忙时前去帮忙的互助式生产习俗。

(3)节事节庆。

节日庆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瑶族的节日文化是在瑶族特有的历史、生态、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体现了瑶族人独特的信仰观念、文化心理、价值伦理观念的文化复合体,是瑶族村寨景观基因的主要组成成分。

瑶族节日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几乎可以说每个月都有节日,有与瑶族稻作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的开年节、四月八、半年节、丰收节、小年和春节等农事节日,有与瑶族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有关的盘王节、社日、清明节、月半节等祭祀性节日,有与瑶族民族历史有关的开糍节、端午节、半年节等纪念性节日,也有与瑶族居民社会交往有关的红衣节(见表6-9)。

表6-9 瑶族传统节日列表

续表

2.文化艺术基因

1)文艺技艺

(1)歌舞器乐。(www.chuimin.cn)

歌谣是瑶族人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瑶族歌谣具有语言精练、善用比喻及排比等特点,瑶族人在节日、赶会期、庙会活动及定亲、架桥等仪式,甚至田头、路边上都会吟唱。瑶族情歌主要包括“短把锄”和“花歌”两种,“短把锄”通常是男女之间对唱,“花歌”则可以应用在坐歌堂和宗教仪式中。礼仪歌经常应用于婚丧嫁娶的坐歌堂中,以《主题歌》《拦路歌》《大公爷》《小公爷》《破茶歌》《放鸡歌》等为代表。祭祀歌是在宗教活动中所唱之歌,以《起巫歌》《戒度歌》《还愿歌》《驱灾歌》等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以政治、劳动为主题的歌瑶和儿歌等多种主题的歌谣。瑶族歌谣中较具特色的有描述瑶族来源和迁徙过程的《大公爷》,结婚、起房、老人过世时在堂屋唱的堂歌,在耍花灯或办喜事途中被人拦下询问去向时唱的《拦路歌》,以及老人家唱的彩调等。

瑶族的传统打击乐器中较具特色的是长鼓和大鼓。大鼓是由樟木在上方蒙上带毛的牛皮做成的单面鼓,用于婚丧嫁娶和祭祀的仪式当中。木棍木槽又称“打空咣”,用于瑶族丧葬仪式当中。瑶族的传统吹奏乐器中较具特色的是唢呐、牛角(见图6-17)和海螺,通常应用于丧礼和祭祀仪式中。

图6-17 瑶族牛角

瑶族的传统舞蹈主要包括反映狩猎和农事活动、民族斗争、人民生活三种形式,最具特色的民间歌舞是“红瑶舞狮”“草龙舞”“打旗公”“芦笙舞”“长发舞”“红棍舞”“伞舞”“捉泥鳅舞”“捉蚂蚱舞”“捉萤火虫舞”等。鼓是瑶族舞蹈中的主要道具,故有“瑶不离鼓”之说。

(2)传统工艺。

瑶族的特色传统手工艺主要为蜡染花裙、养蚕制丝、织锦挑花、制棉麻线等技艺(见图6-18)。瑶族人最具特色的手工技艺是蜡染,该技艺通常用来制作瑶族妇女的重要服饰花裙中部的花纹。蜡染花裙的步骤:首先用枫树浆为原料制成蜡,用特制的竹片蘸着沸蜡在白布上绘制花纹图案,晾干后将其投入蓝靛水内,取出洗净后晾干,之后过碱水以除蜡;其次在上方放青布,下方放花布,压出褶皱,将方形的红色和绿色丝绸间隔着连接起来,缝在花裙中部和下部的交接处,在裙角缝上花边;最后缝上裙头布,就完成了一条花裙的制作。瑶族人通常用米粉粉末和桑叶喂食蚕虫,再用粗叶喂食直至长成大蚕,吐丝作茧,用手抽丝后将其放入碱水内漂白,以备日后染色。瑶族织花技艺的步骤:将大红色的棉线作为经线,穿梭编织红、黄、绿、蓝、紫色的丝线作为纬线,通过彩色丝线的交错,构成以几何花纹为主的图案,多用于锦衫和腰带的缝制。瑶族刺绣针法以平针和对角针为主,挑花技巧以反面绣为特点。瑶锦上方的图案通常为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几何纹样,以偶数数量进行组合排列,色彩主要以大红、橙黄等暖色为主,以白、蓝、绿、紫等色为辅,主要应用于床单、被罩、背带和挎包。

图6-18 瑶族传统手工艺

瑶族的传统手工艺还包括制造木具、打造银饰、打制铁器等。瑶族居民家中的木器主要有蓝靛桶、陪嫁衣柜、织布机、纺线机(见图6-19)等。瑶族的陪嫁衣柜通常由匠人在上方雕刻鲜花、鸟兽等图案。瑶族居民家中的竹器主要有簸箕、鱼篓等。瑶族居民家中的铁器主要为锄头和镰刀等农具、长刀和渔叉等猎器。瑶族的手工技艺还包括制陶、制瓷、镌刻、镜画、酿酒等技术。

图6-19 瑶族传统工具

2)服饰文化

(1)服装配饰。

瑶族的传统服饰反映了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内涵和生产生活条件特征,在具有明确的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反映了民族的审美情趣。以桂北红瑶为例,红瑶女性的服饰(见图6-20)还是身份的象征,红瑶老年女性的穿着通常为青黑色扣衣和青裙,配以围裙;红瑶中年女性通常穿花衣和花裙,配以围裙,偶尔穿锦衣和青裙,发式是盘起的“平头”;红瑶年轻女性通常穿锦衣、花衣配黑裙子,留锥形发式。

图6-20 红瑶传统服饰

红瑶女性的衣服以平针和对角针刺绣针法为主,挑花技巧为反面绣,上衣一般包括锦衫、花衣、便衣和双衣四种形式。锦衫由棉纱线、羊毛绒和蚕丝织成,具有防潮、御寒、耐磨等特点。花衣以青色的粗布和棉布为原材料,腰部后方缝有对称的两个八角形图案称为“老虎爪”,是花衣的标志。便衣以青布、白布和蓝布为原材料。红瑶老年女性的便衣有内外两层,外层为绸缎,内层为青布,故称为双衣。

红瑶女性的下身服饰通常是裙子,分为百褶花裙和百褶青裙两种。百褶花裙腰间束带,裙身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绿色,中部底色为白色,下部用红、绿相间的丝绸拼缝而成,并折出褶皱,裙角缝有青边,是红瑶年轻女性节日时的着装。百褶青裙由青布制成,腰间后方有垂带,腰间的束带两头都有东摆,并齐腰向后束,裙角有青带,一般是红瑶中老年女性的穿着。红瑶年轻女性出嫁时所穿的鞋子有“花鞋”和“双龙鞋”两种,两者均为布面,前端略翘。

红瑶男性上装通常为青衣或白衣,下身穿青色宽脚裤。据史料记载,清代时,红瑶男性的裤子长度过膝,红色的裤带在左侧打结,并留出一截须带吊于左腿之上,有时也会包青色或白色布制头巾。

民族的配饰反映了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追求,是民族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也代表了一定的身份地位,比如头发的造型变化,红瑶女性直到18岁成年时才第一次将头发剪下来珍藏,平时掉落的头发也会被收集起来,与真发捆在一起起到装饰的作用。育有孩子的红瑶女性通常在额前挽一个髻,其余的头发盘在头上,发髻包在头巾里的则是未生育的女性。

红瑶女性的金属饰品主要为银饰,主要包括耳饰、银带、银梳和银手镯等。银带是捆于腰间的拱形带状饰物。银梳为装饰于头上的饰品,分为普通银梳、吊丝银梳和鳌鱼银梳三种。红瑶年轻女性平时佩戴銮头手镯,结婚时佩戴百宝手镯和竹节手镯,在节庆盛典时佩戴空心的银制八宝镯。

红瑶女性的布艺饰品主要为包头巾、包肚、腰带、围裙带、东把、裙把、脚绑、脚绑带等(见图6-21)。包头巾用青布制成,包肚以青布为底,下半部分也是双层,以青布为底,表面为蚕丝制成的花布,形状为正方形。红瑶年轻女性的腰带是白色的,红瑶老年女性的腰带是蓝色的。围裙上方的饰物包括围裙带、东把、裙把三种,围裙带用来束紧围裙;东把以白布为底,与裙子搭配;裙把是穿花裙时的饰品。脚绑由青布所做,四面绲边,佩戴时从下而上螺旋向上捆绑。脚绑带由白棉纱制成,两头配有须带。

图6-21 红瑶传统配饰

(资料来源:(a)和(b)来源于网络,(c)、(d)、(e)、(f)为笔者自摄。)

(2)图腾纹饰。

锦衫上常用挑织的方法绣有凤凰、鸟、山羊和梅花等图案。花衣常用挑绣的方法绣有“印”“钱”等瑶绣花纹构成的花、鸟、虫、牛、麒麟、龟、蝙蝠、竹叶、双“喜”字、“八仙过海”图和“漂洋过海”图等图案,腰部后方缝有对称的两个八角形图案,称为“老虎爪”(见图6-22),是花衣的标志。便衣装饰有花、草和矩形等图案。

图6-22 红瑶老虎爪图案

(资料来源:笔者自摄。)

红瑶女性的裙子常运用蜡染技术在上方绘制龙、鸡、鹅等图案。红瑶年轻女性出嫁时所穿的鞋子“花鞋”鞋面挑花,“双龙鞋”鞋面用红线和黄线绣有双龙的图案。

红瑶男性的裤子常用彩色丝线为纬线,浅红线为经线在上方绣有笔直的粗线作为装饰,线条的两端结成蜂巢状的格子。红瑶女性的金属饰品上面雕刻有龙凤、鱼虾、花草等图案。银梳表面通常装饰有龙、鱼等图案,吊丝银梳上方挂有吊丝,鳌鱼银梳两端饰有螯鱼图案,中间饰有龙宝图案。八宝镯上方通常刻有龙、花、草、鸟、兽等图案。

红瑶女性的包头巾四边有方型图案,中心是八角图样。包肚上部分为鱼尾形,表面绣花,下半部分为正方形。围裙带上方绣有笔直的粗线或栏杆图案,两端留结成蜂巢状,并留有吊花须;东把上绣有精细的花纹,并与裙子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