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三江侗族自治县:乡村文化基因保护与景观营建研究

三江侗族自治县:乡村文化基因保护与景观营建研究

【摘要】: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河网纵横密布,全县大小河流74条,总长689千米。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均气温为17—19℃。1949年11月18日三江县城解放,一个月后县人民政府成立,自1955年起改为侗族自治县,2002年划为柳州市管辖。截至2020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共设置15个乡镇,下辖160个行政村。

1.自然环境因素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柳州市北部,距柳州市203千米,距桂林市167千米。县域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东经108°53′—109°47′,北纬25°21′—26°3′,其北接湖南通道县、西靠贵州黎平县及从江县、东倚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南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及融安县(见图3-3所示)。

图3-3 三江侗族自治县区位示意图

(来源:笔者自绘。)

全县总面积为2454平方千米,约占广西总面积1%。全县山地及村庄道路面积占比近九成,耕地水田及水域面积仅占约一成,因此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地势北高南低,属于云贵高原向桂西北丘陵地区过渡的边缘地带,海拔差为1000多米,形成了“山地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相映”的地形特征。地貌主要分为斗江、丹洲以东和北部林溪、独峒、同乐以西地区为海拔500—1000米的“构造性剥蚀中低山陡坡地形”,以及融江、浔江、融江及其支流沿岸为海拔500米以下的“构造性剥蚀低山缓坡地形”两类。其中500米以下丘陵、500—1000米低山、1000—1500米中山及河谷盆地占比分别约为75.8%、23.1%、0.5%和0.6%。

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河网纵横密布,全县大小河流74条,总长689千米。“三江”得名于境内寻江、融江与苗江三条主要河道,主流寻江(古宜河)与融江(都柳江)于县城南部老堡口汇合注入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柳江上源水系融江,苗江(孟江)源自三省坡南麓的独峒镇,于老堡口西侧上游的良口乡汇入融江。

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均气温为17—19℃。地处低纬度带且季风盛行,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546毫米)且雨季持续时间长(4—8月);降雨分布不均,有东南多西北少、春夏多秋冬少的特点。全县多雾多雨,属于我国少日照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仅为年可照时数的30%(1334.3小时),年均无霜期320天。

2.人文环境因素(www.chuimin.cn)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文环境色彩奇特、民族结构多样,其人文环境因素主要涉及社会人口构成、政治经济环境、民族与宗教文化三方面。

一是社会人口构成。它是全国五大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2020年全县常住人口为321538人,聚居有侗族、汉族、苗族、壮族瑶族回族、毛南族、仫佬族、土家族等民族,其中侗族是其主体民族,常住人口为181145人,约占总人口的56.33%。三江侗族主要聚居于独峒、八江、林溪、良口、洋溪、同乐、斗江、富禄、梅林、老堡等地。

二是政治与经济环境。唐朝时期的三江属融州融水郡,部分地区称为古州蛮地,自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于融水县三口寨置怀远县,明朝先后于1380年、1591年复置、迁置县城于老堡与丹洲,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正式更名为三江县,并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迁址至古宜镇。1949年11月18日三江县城解放,一个月后县人民政府成立,自1955年起改为侗族自治县,2002年划为柳州市管辖。截至2020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共设置15个乡镇,下辖160个行政村。其历史长达九百多年,封建时期的民族压迫政策导致各民族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总体上三江县较好地维持着地区和睦与稳定,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封建压迫的民谚故事广为流传。

古代关于记载三江县经济状况的资料较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三江县长期居统治地位。三江县特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各族先民因地制宜的特性,他们遵循自然地理特性择地定居,往往会选择具备良好生存条件且易于开垦之处来保障族群生产生活的稳定。古代三江县依赖水路交通,沿河村寨的商品流通与文化交流相对较多,而山地村寨则因环境封闭、交通不便而经济发展极为缓慢。客观表现为地区民族文化基因特性遗存完备,但整体传统村寨经济水平较低,三江县至今除部分由传统农业型转为文化旅游型的民族村寨外,仍存有以自给自足的类自然经济特性为主导的传统农业型村寨。三江县的侗族、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多以传统稻作生产、林猎渔猎、林木种植为经济基础,近现代开始以油茶茶叶畜牧、手工等经济类产业为拓展,在当代发展中,三江县又以民族风情为主导大力引入文化旅游产业并着手开展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工作。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路线指导下,历史上三江县经济落后的面貌经由长期发展已得到极大改善,但总体来讲三江县的农林与文旅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仍旧不高。

三是民族与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是三江县内生且特有的人文环境要素。三江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侗族、汉族、壮族、瑶族等多民族的杂居与聚居融合出了多元的文化态势,经由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实践,最终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本民族文化。一方面,传统风俗习惯和信仰在沿袭本民族自身传承规律的同时,借由与外族通婚、联盟等方式,小范围逐步地相互交融。另一方面,以汉族中原文化为代表的强势外来文化不可避免地对原居住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持续的影响,留下了文化烙印。历史上三江县的外来文化大多给民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并经由人的实践反映在建筑景观、民风民俗和宗教祭祀等形式上。

三江县各少数民族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村寨营建过程中往往与宗教信仰等紧密结合,以祈求村寨的平安顺遂,各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多以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和自然崇拜为主要类型开展各类祭祀和庆典活动。以侗族为例,侗族始祖母“萨岁”及祭祀场所“萨坛”“萨堂”为祖先崇拜的代表,“飞山公”杨再思及祭祀场所“飞山庙”为英雄崇拜的代表,侗族尊崇的山、水、火、木、石、雷、电等自然万物皆有灵的多神信仰及相应的庙宇祭祀建筑物为自然崇拜的代表。总的来说,三江县的各族人民在生活和精神需求方面博采众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宗教意志作用在传统村寨实体空间与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在延续族内信仰体系的同时不断融合外族文化,创造了各民族独有且丰富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