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桂北地区壮族、侗族和瑶族聚落景观研究

桂北地区壮族、侗族和瑶族聚落景观研究

【摘要】:壮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因地制宜,按照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本民族文化为核心,构筑出独特的民族聚落景观。本书选取桂北地区壮族传统、侗族和瑶族村寨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桂北民族地区景观营建与文化保护的策略和路径。桂北地区瑶族传统村寨在龙胜、融水、恭城、金秀等地均有分布。本书主要选取龙胜红瑶聚落为例展开研究。

桂北地区自然山水资源丰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壮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因地制宜,按照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本民族文化为核心,构筑出独特的民族聚落景观。本书选取桂北地区壮族传统、侗族和瑶族村寨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桂北民族地区景观营建与文化保护的策略和路径。

桂北地区壮族传统村寨选址多在山地,依山傍水,与近年所提倡的“诗意栖居”不谋而合,且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和谐发展,是聚落选址、人居建筑、民族风俗和生产方式等各类文化景观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桂北地区壮族传统村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综合体,其所在的龙脊梯田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及学术价值是超越时空局限的,亟待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传承发扬。

桂北地区侗族传统村寨以侗族鼓楼、风雨桥、干栏式民居为标志的物质文化景观从布局选址、营建技艺到装饰材料、使用功能均映射出了极具特色的侗族特征,侗族大歌、玩山赶坳、踩堂多耶、服饰审美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景观遗存更是享誉世界。地理区位的特殊性与民族融合的历史性决定了,侗族村寨景观作为千百年来活态传承的文化景观实体所具有的价值是研究的重点。(www.chuimin.cn)

桂北地区瑶族传统村寨在龙胜、融水、恭城、金秀等地均有分布。本书主要选取龙胜红瑶聚落为例展开研究。山居型、半干栏式木结构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以及传统宗教信仰、民俗节庆、歌舞刺绣等文化之所以能够较为完整地留存至今,一方面是因为其营造智慧在山地环境下发挥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山地复杂的自然环境限制了外部因素对聚落的影响,长期以来村寨的景观基因较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