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模拟导游:山地景观导游词

模拟导游:山地景观导游词

【摘要】:通过本次任务的学习,学生掌握山地景观导游词范例,灵活运用山地景观讲解技巧。导游小刘带领一青少年旅游团到黄山旅游,她应该提供怎样的导游讲解服务?请分析小刘的导游词。“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为典型的花岗岩峰林地貌,其岩体垂直发育充分,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形成瑰丽的洞穴。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部,海拔1810米,是黄山群峰中最为壮观的,古称“群山都会”。

【任务目标】

通过本次任务的学习,学生掌握山地景观导游词范例,灵活运用山地景观讲解技巧。

【任务描述】

导游小刘带领一青少年旅游团到黄山旅游,她应该提供怎样的导游讲解服务?

【任务分析】

小刘应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安排旅游线路,设计导游词。请分析小刘的导游词。

【任务实施】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面积1200平方千米,划入风景区的精华部分面积154平方千米,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90年12月以文化和自然的双重身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誉称“天开画图”,以伟奇幻险著称。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清凉,黄山无不兼而有之。

黄山为典型的花岗岩峰林地貌,其岩体垂直发育充分,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形成瑰丽的洞穴。奇松、巧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一、沿途可以做山体环境介绍,注意准确恰当

黄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生态保护完整,是绿色植物王国,植被覆盖率达82.6%,野生植物有1450种。黄山古木参天,名木众多,以古、大、珍、奇、多著称于世。黄山野生动物资源也特别丰富,已知鱼类24种,两栖类20种,爬行类38种,鸟类170种,脊椎动物300种,有重要的科考价值和旅游价值。

二、特色介绍,介绍过程注意鲜明生动,由抽象化到具体化

1.山峰

36大峰,威武雄壮,冠绝群伦;36小峰,秀气横溢,多彩多姿。千米以上的高峰共有77座,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三大主峰:登峰造极的天都峰,真好造化的莲花峰,长空一色的光明顶。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部,海拔1810米,是黄山群峰中最为壮观的,古称“群山都会”。登峰远眺,云山相接,俯视群山,千峰竞秀。“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不上天都峰,玩山一场空”。天都峰以前极其难登,“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何年白日骑鸾鹤,踏碎天都峰上云”。但后人精心凿成石道,终于圆了游客的登峰造极之梦想。在天都峰顶四周铁锁链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锁,是年轻的情侣或夫妇携手扣上的连心锁,象征永结同心,表示对爱情的忠贞;还有大小不一、相互连接的全家福锁,或专为小孩系的长命锁;仔细观察,世界各国的锁都有,简直成了锁的“联合国”。中外旅游文化的交流被锁定在这黄山之上,成为世人心目中的美好回忆与永久纪念。

2.奇松

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百龄以上的古松数以万计,巨松高万丈,小松不盈尺。或立、或卧、或俯、或仰、或盘、或挂,百态千姿,美的奇,奇的绝,那样的仪态万千,那样的挺拔苍劲,那样的雍容大度,挺拔、潇洒,富有朝气,富有神韵。黄山松是植物学上一个独立的树种,经千百年演化而饱经寒暑锤炼,不怕风吹雨打、冰雪欺压。它的根或穿石而下,或绕石而过,或长在石缝中,或长在裸石上,或盘结在悬崖峭壁之上,或挺立于峰沿绝壁之上。为了寻找水源,黄山松根部不断深入到岩体深处有水的断层,所以根长往往超过树身数倍;根部还能将岩石的氮磷吸收,并把花岗岩中的营养取为己用。因此,黄山名松得天独厚,稳稳地立足在坚固的岩石上,根深叶茂,四季常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条件越是艰苦卓绝,生命力则越是蓬勃旺盛,这正是中华民族勇于拼搏的真实风格的写照。迎客松、送客松、蒲团松、凤凰松、棋盘松、接引松、麒麟松、黑虎松、探海松、卧龙松被誉为“黄山十大名松”。

迎客松位于玉屏楼前,树龄800年,高9.91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展双臂欢迎来宾。它热情而又稳重,好客却不谦卑,亲切略带矜持。迎客松一片至诚,形象已作为贴画,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安徽厅内,国家领导人经常在迎客松画前接见各国嘉宾,从而使迎客松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美好象征。

[点评:上一段讲解中,体现了表层美向内层美的延伸,从而给人以动人的感受]

3.巧石

巧石争崛叠布,犹如神工天成,形象生动,构成一幅幅绝妙的天然图画。步移景移,妙趣横生,给宁静的山以活力,好像无数的明珠撒落峰海之中,千姿百态,逼真逗趣,似人、似物、似禽、似兽,惟妙惟肖。且每一个巧石都与其特定的环境巧妙糅合,构成一处处完美自然景观,这立体的画,无声的涛,令人心驰神往。大者石林耸峙,石笋罗列;小者玲珑剔透,造化精巧。景区有名可指的怪石有120多处,著名的有“金鸡叫天门”“松鼠跳天都”“猴子观海”“飞来石”等。飞来石位于黄山西部飞来峰上,从光明顶、天海、西海等处可见。两大岩石之间接触面很小,上面的巨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从北海向西海的索道中观赏,石侧成桃状,故又名仙桃峰。“何处飞来不可踪,岩阿面上白云封,想伊也爱黄山好,来为黄山添一峰。”

[点评:上段讲解,形象生动,且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悟]

4.云海

黄山峰峦高大,谷深林密,雨水充沛,因而造化出气象万千的云海,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云蒸霞蔚。黄山云海的脾气是喜怒无常的,时而是风平浪静的一片平畴,时而成为推波涌浪的大海,时而像奔泻千里的急流,时而似倾注山谷的瀑布,千变万化,日日不同,时时不同。当你穿过低云,便感觉到自己像身处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当你置身云海之上,俯瞰下界,眼前又是一番景象:云铺深壑,絮插危岩,汪洋无际。“妙在非海而似海”,那远近的峰峦隐现在云端之上,如大海岛屿,而这虚无缥缈的云海忽而平静,忽而荡漾,忽而上下,忽而左右。这是否预示着人生也是这样起起落落的呢?仙人晒鞋、仙人踩高跷、仙女抚琴等景色都与此有关。

[点评:上段讲解,体现了“山以云为依,云以山为体”的特征,也是自然美最直接的感悟,观赏时注意动静结合](www.chuimin.cn)

5.温泉

黄山温泉,又名汤池、汤泉、朱砂泉,位于紫云峰下。此泉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常年水温42℃,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每小时出水量48吨,水质清纯,可饮可浴,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系统中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功效,并有助于消除疲劳。温泉地区,除有温泉浴池以外,还有室内温泉游泳池,即使严冬季节,亦可尽情畅游。

[点评:上段讲解,简明、清楚]

三、独特的“黄山文化”

黄山有使人陶醉的魅力,富有诗意和含蓄深邃的意境,显示出天然的完美和谐,拥有极大的文化美。黄山哺育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家,艺术家们又赋予黄山以艺术的生命。

1.黄山画派的风格特点

(1)以黄山为蓝本,师法自然,“敢言天下是我师”“搜尽奇峰打草稿”。师法黄山山水,表现黄山的奇特风貌和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寄情于黄山的山峰美景,追求意境的创造,为山水画提供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3)黄山群峰气魄雄壮,是中国山水画的底本,处处皆图画,观赏这幅天然的图画大卷,就会明了“重重悉见”的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法的科学道理。这也是黄山画派作品的构图特点。

(4)黄山整体美、形态美的优美环境是中国山水画表现的范本。

2.黄山诗歌及传说

黄山的自然美景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他们歌颂这雄伟瑰丽的自然景色,产生了浩如烟海、灿若明星的诗文。自唐到清,描绘黄山的散文有几百篇,诗词有2万余首。如:徐霞客的《游黄山日记》,叶圣陶的《黄山三天》,都体现了黄山优异绝伦的景色。

黄山的故事传说是颇为吸引人的,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修炼成仙,就留下了轩辕洞、上升洞、炼丹洞等胜迹。另外,李白醉酒、仙人指路、仙女绣花等传说也为黄山笼罩了一层神秘面纱。

3.黄山石刻

黄山的摩崖石刻,体现了壮观的文化特色。主要景区有摩崖石刻200处,其特点是:

(1)它们分布在道路的近旁,与游览路线紧密结合,游人可以就近欣赏,增加游兴。

(2)均刻在石壁上,与山体结合在一起,浑然天成。

(3)均是赏景之后的有感而发,有的是描写景色的,如“奇景天成”;有的是对某些胜景和地名的记载,如“琴台”“梅屋”等;有的是观景后的哲理,如“不垢不净”“大巧若拙”;有的富含诗情画意,如“万山拜其下,孤云卧此中”。

(4)篆、隶、行、草、楷,百花齐放,琳琅满目。

黄山石刻既增添了古朴典雅的艺术气氛,又帮助游人领悟自然美景,启发人们的联想,激发游人触景生情,陶冶情操,启迪人生,荡涤胸襟,美化心灵。石刻及它所表现的深邃意境,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自然山水的融合与渗透,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反映了中国自然景观的民族特色。

【任务评价】

山地景观导游评价表

【任务拓展】

分析上述黄山导游词。介绍泰山景区花岗岩地貌或泰山封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