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针对北京“政治风波”,人们缺乏精神支柱的问题,按上级要求,开展以学雷锋为主线的“学、做、创、建”活动和军民共建活动,通过立足岗位面向社会学雷锋,促进了单位风气的进一步好转。1992年4月,管理处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98年8月跨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1999年又被评为河北省“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丰硕成果。......
2023-06-18
一个班级的班风如何,直接影响着这个班级的各方面工作,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形成。开学以后,我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让孩子们体会到班级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处于进步状态的班级。
首先努力树立班级中的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以此来带动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的作用远比批评一个学生的收效要大得多。比如班里的杨鸿一同学,刚开学的时候,他有些抵触情绪,对老师似乎也不大尊敬,有一天,听教过他的一位老师说,他现在懂礼貌了,热情地与老师打招呼,那是以前没有的现象。于是我在课堂上将他大大表扬了一番。此举收效很大,他见了老师都能热情地打招呼而且带动起一批这样的学生。二是及时把其他老师的表扬传递给学生。班级里只要出现了一些好的现象,我都会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班级确实在渐渐地进步。三是利用学校里组织的活动,培养团结、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下学期的时候,学校里举行了拔河比赛,之前,班级里男女同学之间还有些抵触的情绪,但在这次比赛中,学生们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夺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学们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班级更加和谐,也增强了自信心。在长期团结的氛围中,学生们有了非常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班级整体风气积极向上,充满了活力。有一件事令我很欣慰,因为学校里要为公务员考试清理考场,那天正好我出去学习,所以也没提前安排学生,回来的时候听副班主任说:“咱班的孩子现在真好,自己主动留下来帮老师打扫卫生,兰晓萱、娇桥、杨鸿一等几个孩子都干得很晚,而且用洗洁精把桌面擦得很干净,一点也没有埋怨。”回来后,我找到杨鸿一,说:“星期五的时候,你表现得真好,知道为班级做贡献了。”杨鸿一说:“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不懂事,惹老师生气,现在咱们班的同学都在进步,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懂事,所以我们也不能落后啊。”说完,他摸着头微微一笑。我也感到良好的班风真的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www.chuimin.cn)
有关我们这样做班主任的文章
1990年,针对北京“政治风波”,人们缺乏精神支柱的问题,按上级要求,开展以学雷锋为主线的“学、做、创、建”活动和军民共建活动,通过立足岗位面向社会学雷锋,促进了单位风气的进一步好转。1992年4月,管理处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98年8月跨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1999年又被评为河北省“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丰硕成果。......
2023-06-18
道教界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态道观活动即是这一探索的成果之一。生态道观活动是2006年由陕西省道教协会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道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所以,陕西省道教界发起的生态道观活动实际上是对道教传统的生态理念及实践活动的继承、恢复和发展,同时更是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响应。这说明,生态道观活动最基本的意图就是依托宫观对其影响范围内的人群进行以传统道教生态戒律和现代环保法规为内容的宣传教育。......
2023-11-30
人与自身的和谐REN YU SHE HUI DE HE XIE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自我和谐,即一个人内心始终保持一种和谐、和顺的状态。中国古代哲学家强调人的“内美”,西方哲学家康德赞美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律,强调的都是自我和谐。与自身和谐的人,一定是诚实守信的人,就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言而有信。出狱后的第二天,叶挺立即致电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3-12-02
(一)民主与社会和谐的经典论述追求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1.马克思主义关于消除社会冲突根源,构建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这主要以马克思本人为代表,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激烈冲突的社会根源在于私有财产制度。马克思设想的拥有社会共识与和谐状态的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2023-12-01
在教育学意义上,反思含有对行动方案进行深思熟虑、选择和做出抉择的意味。教育反思是教师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反思也是优秀教师的重要特质。从时间维度划分,教育反思可以分为行动前的反思、行动中的反思和行动后的反思。行动前的反思通常体现为教师的教学计划。这种智慧性的行动往往是基于直觉和经验的,是一种在情境中的、瞬间的而非从情境中撤离出来的对当前行为和后果的反思。......
2023-07-30
人与自然的和谐REN YU SHE HUI DE HE XIE春色宜人,只缘百般红紫斗芳菲;秋光爽目,皆因万类霜天竞自由。自然的法则神圣不可侵犯,自然的美丽不容破坏和亵渎。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和谐关系时,自然就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当人类以改造和征服自然为目标,与自然处于破坏、对抗关系时,自然就会以特殊的方式威胁、报复人类。这场无情的特大水灾引起了邓小平同志深切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
2023-12-02
而这就是我想带给学生的:真诚、阳光、自信,有勇气和胆识,有能力和智慧,有责任心和担当,胸怀宽广、为人豁达,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我希望学生无论走到哪儿都有一种气场,举手投足之间都能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为人处事的正能量。这样的人不仅能独善其身,而且能对社会有所担当。我希望通过细微、琐碎而平凡的工作,在班级中渗透这样一种人生态度,建立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氛围。......
2023-07-30
二东6岁入学,就读于当地镇上的中心小学。后来高二文理分科,二东考入了梦寐以求的“火箭班”。到了大学,大一刚开始的时候,二东便有了考研的念头,考上一所更好的大学,弥补高考的遗憾。在大学期间,二东表现得还算比较积极。虽然也有一些其他形式的考试,例如,论文、研究设计等,但是二东认为这些其实也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交上去的是论文,反馈回来的只是一个分数,并没有一些改进建议等。......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