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古老的肢体表演艺术,中国杂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阳翰笙先生曾在《杂技艺术教程》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杂技艺术受到中国古典哲学、民俗学、传统宗教和文化艺术等的影响、制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杂技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艺术宝库。杂技的传承,就是对那些最基本的技能和通过历史检验、优秀的表演形式的发扬光大。最近几年,主题晚会成为中国杂技表演的流行做法。......
2023-11-18
太极拳有悠久的历史,蕴含和积淀了丰富的内涵。了解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承,才能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冥想和省悟。
太极拳在明代由武当山道士张三丰传授,名为“太极十三势”。清乾隆年间经王宗岳传到河南温县陈家沟。杨禄禅三次到陈家沟向陈长兴(1771—1853)学拳。杨禄禅到北京王府教拳,由于武艺高强称为“杨无敌”,太极拳誉满京城。杨禄禅传拳给万春、凌山、吴全佑(1834—1902)、王兰亭。
杨禄禅有三子,长子杨锜,早亡。次子杨班侯(1837—1892)。三子杨健侯(1839—1917)。杨健侯长子杨少侯(1862—1930),从小过继给杨班侯为子,杨家三代中以杨少侯的武功最高,传人有吴图南、顾丽生。杨健侯次子杨澄甫(1883—1936)授拳耐心,传播最广。杨澄甫有4子,杨守中、杨振基、杨振国、杨振铎,都以授拳为业。杨澄甫徒弟陈微明、郑曼青、汪永泉、李雅轩、崔毅士、傅钟文、赵斌为弘扬太极拳做出了杰出贡献。
吴全佑向杨禄禅学拳后传给了王茂斋(1862—1940)、郭松亭、常远亭和儿子吴鉴泉(1870—1942),打拳风格以柔化见长。吴鉴泉的徒弟有吴图南(1884—1989)、徐致一、马岳梁、吴公藻。王茂斋的徒弟有杨禹廷、赵铁庵。
1912年许禹生创立北平体育研究社,邀请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三位教授太极拳,从那时起太极拳从王府走向了社会。
1928年,吴鉴泉、杨少侯、杨澄甫把太极拳术传播到中国江南。
1930年杨澄甫和张庆麟、赵斌杭州合影
杨助清、杨振国、杨澄甫、杨振基、杨振铎全家合影
杨澄甫和傅钟文合影
1956傅钟文、崔毅士、牛春明、刘东汉、李雅轩合影
1933年吴图南(右一)和师父吴鉴泉(右二)在南京中山陵合影
太极拳传承源流示意图
注:表中只是描述太极拳传承源流概貌。
注:表中只是描述太极拳传承源流概貌,并未包含所有传承人。
注:表中只是描述太极拳传承源流概貌,并未包含所有传承人。
杨禄禅(1799—1872),陈长兴传授
吴全佑(1834—1902),杨禄禅传授
杨班侯(1837—1892),杨禄禅传授
杨健侯(1839—1917),杨禄禅传授
杨少侯(1862—1930),杨班侯传授(www.chuimin.cn)
王茂斋(1862—1940),吴全佑传授
吴鉴泉(1870—1942),吴全佑传授
杨澄甫(1883—1936),杨健侯传授
吴图南(1884—1989),吴鉴泉和杨少侯传授
杨禹廷(1886—1982),王茂斋传授
崔毅士(1892—1970),杨澄甫传授
汪永泉(1904—1987),杨澄甫传授
赵 斌(1906—1999),杨澄甫传授
傅钟文(1907—1994),杨澄甫传授
杨守中(1911—1985),杨澄甫传授
王培生(1919—2004),杨禹廷传授
杨振基(1921—2007),杨澄甫传授
马有清(1928—2012),杨禹廷和吴图南传授
李 琏(1952— ),吴图南和马有清传授
太极拳发源地武当山 紫霄宫
太极拳发源地武当山 太和宫
太极拳发源地武当山 玉虚宫
太极拳发源地武当山 南岩宫
有关中国太极拳学的文章
作为一门古老的肢体表演艺术,中国杂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阳翰笙先生曾在《杂技艺术教程》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杂技艺术受到中国古典哲学、民俗学、传统宗教和文化艺术等的影响、制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杂技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艺术宝库。杂技的传承,就是对那些最基本的技能和通过历史检验、优秀的表演形式的发扬光大。最近几年,主题晚会成为中国杂技表演的流行做法。......
2023-11-18
中国精神是抽象的,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依托于华夏历史文明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模式。正如上文所述,华夏历史文明的本质特征,即中国精神,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根据华夏文明观,没有一种固定的制度模式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固定的道德模式是完美的,无论是制度还是文化都属于历史的范畴,都是不断发展的。......
2023-07-04
正确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是认同与传承的前提。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和现代价值,是继承和发展的前提。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有必要从认同与传承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的观照与审视。......
2023-08-30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经历着文化艺术的交流融合,琵琶正是在这种融合演变中发展到今天,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乐器之一。无论何时,只要琵琶声音响起,人们的心弦也随之波动,迅速被带入苍茫的历史洪流之中。......
2023-10-17
西安鼓乐的地位与价值已为学界共识。面对一个庞大且内涵丰富的乐种体系,其基本认识尤显重要。乐种属性与鼓乐概述是对西安鼓乐的一个基本的描述,虽然不很深入,但全面、精炼,使人有一个从名称到属性以及风格特征全面了解。......
2023-11-23
天津市区高跷会的历史一般可上溯到明代和清初。据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项目单位申报表”显示:津南区葛沽长乐高跷老会距今已有六百年历史。绘于清代的《天后宫行会图》题注中讲,津西傅家村高跷从“兴天妃圣会头一年就有傅家村的高跷随驾出巡”。试想,如若在天妃灵慈宫开光大典上这“津西傅家村高跷会”就随驾出巡,其存在的年头自然更加久远了吧。高跷的表演同时满足了天津人这两方面的需要。......
2023-11-17
国庆节前夕,大表哥原定宇打来电话,言说族兄陈荣斌经十年苦研写出陈氏太极拳专著,邀我作序。我自幼随父亲陈立宪和姑母陈立清习练家传陈氏太极拳,族兄陈荣斌师承姑母,我们同出一门,都得到了姑姑良好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她认定太极拳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陈、杨、吴、武、孙等各派太极拳同根,陈氏太极拳大小架都同源于陈鑫前辈《陈氏太极拳图说》指引。......
2023-11-08
学习目标●能描述中国茶的发展与传播的历史。任务准备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中国茶叶发展的相关资料并制作课件。相关知识一、中国茶叶发展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唐宋时期,是我国茶叶发展史上的高峰。自清代起,中国茶叶生产蓬勃发展。......
2023-07-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