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多媒体技术创新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多媒体技术创新

【摘要】: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 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强烈激发起学生歌唱的表现欲和创造欲。而充满美感的MIDI 音乐、文字、影像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主动性。(五)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对声乐教学的拓展把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运用于声乐教学,不但可使声乐教学直观化,而且还可对声乐教学进行拓展。

声乐教学不同于音乐学科中的其他科目教学,它是一种非常抽象性的教学,除了外在的演唱表演外,它不再具备直观性。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应尽快地运用并设计多种手段到教学中去开发学生的智惫,使他们尽快掌握歌唱技巧,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电教媒体的运用恰好为这种教学提供了保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声乐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已成为当今声乐教学研究和发展的热点,它具有形象化、直观化、高度信息化网络互动化等特点。对在声乐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及对声音的客观评价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增强音准和节奏感,培养良好的歌唱状态和舞台表演能力,正确地确定歌唱声部和对各种风格流派的把握,提高处理声乐作品的表现能力等有粉传统声乐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以全方位,多层面的整合教材,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而且能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的声音为参照,切实感受声乐学习中的点滴,使声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怕境的创造,使音乐形象更鲜明

声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礴。在演唱过程中,首先必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否则就达不到声乐英育的目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歌曲所要表现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例如:声乐教师让学生演唱《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这一女高音咏叹调时,可以先通过MlDI 音乐、文字、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让学生欣赏并了解《茶花女》整部歌剧及本首咏叹调所表达的大意,体会女主角薇奥莱塔沉漫在男主人公热情而激烈的感情之中的心情,这样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再向学生讲解作品的背景创作手法、情感表达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等。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 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强烈激发起学生歌唱的表现欲和创造欲。运用多媒体把抽想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音乐情感与声乐艺术形象完美地结合起来。有了对音乐的理解再结合声乐学习中的歌唱技巧,学生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就容易多了。

(二)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唱或放磁带录音的教学方式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褥学生在声乐学习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教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满美感的MIDI 音乐、文字、影像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主动性。声乐教学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采用CAI 动态图像演示,利用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把学生难性的歌唱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学生对旋律乐器、速度、力度的感受是由美的声音和美而有趣的画面对大脑的直接印象所造成的,学生在教学中感受美的个性,心理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情绪受到心境的制约。因此,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声乐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例如,在教授意大利歌曲《妮娜》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了解并准确掌握意大利语的发音特点,声乐教师可以通过电脑播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本首歌曲的发音特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对意大利语元音及辅音的发音有一定的感受和认识,并通过练习加以掌握,继而比较到位的演唱此首歌曲。

(三)运用多媒体有利于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想象美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主体性的特点,阻碍学生思维空间的扩大教师们看不到学生进行创造性声乐活动的潜在本能。因此,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慈,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那么,我们在进行声乐教育时,要让学生不仅能听、能唱,还要通过积极地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内容。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例如:让学生演唱歌曲《春一一祖国的春天》之前,教师可将春天的视频录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的同时被风和日丽、冰雪融化莺歌燕舞的大自然昂扬旺盛的景色所吸引,把他们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意境之中。接着,多媒体动画呈现了桃花吐蕊、燕子歌唱等春天的景象,学生的欢快情绪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涨起来,就情不自禁随着旋律把本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景演唱的比较到位。这样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声乐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也特别有助于发展他们欣赏美、想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多元化文化的渗透

声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宫的文化背景。就拿中国民歌来说吧,各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等。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把所要的资料呈现出来让学生去体会,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也不仅是学会了一首歌,而是了解了这个民族。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而民歌也真正是作为一种文化让学生掌握。如教授学生演唱陕北民歌《兰花花》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脑把陕北地区的建筑、风俗、服装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与怎样表现歌曲也就自然明白了。

(五)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对声乐教学的拓展

把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运用于声乐教学,不但可使声乐教学直观化,而且还可对声乐教学进行拓展。(www.chuimin.cn)

1.使声乐课堂教学具有延续性

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学不具备延续性,在上课结束后,学生只能凭记忆去练习,很容易丢失上课时正确的感觉,如果把上课的录音复制给学生,这就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以自身为参照,对比清晰,可把课堂上的正确感觉较长时间地保存、加强和巩固良好的歌唱状态以及准确地把握乐曲的处理。

2.把风格音乐教学引入声乐教学

传统的声乐课,都是以钢琴伴奏为主,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在于它可随时适应学生的主观处理:不利的一面在于,随时可变的“跟节奏”方式无法给学生以准确地节奏感及风格感训练。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则可预先做好歌曲的乐队伴奏,强调风格与节奏,使学生能够树立较强的节奏观念和风格观念,从而达到表达的准确性,提高对歌曲的表达能力

3.把舞台表演引入声乐教学

学校可以为学生定期举办声乐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并采用多媒体技术,用摄像的形式将学生的演唱过程收录并播放,让学生在观察中查找自身歌唱技巧的不足及舞台表演的欠缺,从而改正自身所存在的演唱弱点,包括歌唱状态与音色的修正,咬字、吐字的纠正,音准的纠正以及音乐感觉的培养等,以此来加强和锻炼自己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

4.为声乐集体课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

近年来,随着各个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有的学校开始实行集体上课的办法授课以缓解师资压力。这样一来,教学时间对于个体来说大大缩短,教师的授课内容也难免压缩,从而引起教学质量的下降。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既为学生多看、多听、多练提供了条件,又使多数人同时接受同一个课题的教学提供了方便,如歌唱技巧的掌握、声乐作品的处理、演唱实践表演等,极大地提高了声乐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多媒体用于声乐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拓展艺术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运用将是声乐教师必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