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在声乐演唱中,歌唱者一定要注意气息的深浅问题,要在深入分析作品特征和情感内涵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气息调整。要想将卡瓦拉多西的这种炽热的感情表达出来,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气息就要开放,这样才能使歌唱的声音与乐曲剧情保持一致。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在进行声乐演唱的时候气息的运用要呈现成柱状或是线状,要连贯集中而不能散乱。......
2023-10-18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理论性的阐述往往使人无从下手,尤其是初学者而言,更是觉得生涩难懂,所以利用形象的比喻,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声乐的学习无疑可以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歌声是传达情感,是通往听众心灵的桥梁,如何能够打动听众?这就需要歌唱者具有很强的歌曲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的获得又要求歌唱者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完全把自己融入到这个作品角色中,想象力越丰富,对作品内涵的把握就越清晰透彻,就越能细致而准确地将表演表现到位。
(一)想象力是获得正确发声方法的捷径
歌声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只能通过视觉,听觉,感觉去体会,去模仿,通过歌唱者的感性认识分析、判断,逐渐形成对声音状态的理解。而想象力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感性认识,也就是说它是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地、积极第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才能更快速地获得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优美动听的声音。比如,唱歌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开喉咙,如果单纯地从理论来说歌唱的主要通道就是整个喉咽部,这条声道畅通了,声音就会明亮、集中、富有共鸣。如果喉咙处于紧张或者僵硬的状态,气息就无法畅通无阻地送上来,声音便“卡”在喉咙里。虽然从字面意思来看不难理解,但是如何能够正确的做到呢?这时我们就可以想象一下“打哈欠”的感觉,或者是“闻花”的感觉,随着“打哈欠”或者“闻花”动作的进行,感受到肋骨和腰部四周开始膨胀,那么这个打开的状态就找对了。又如,声音的“支持点”的问题,很多理论书籍对这个问题都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其实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只需想象被人捂住嘴挣扎着想喊出声时腹部的感觉,或者想象自己看一部搞笑电影大笑时那种腹部的弹跳,这样就不难体会“支点”的含义了。所以在练声时,一定要保持一种积极地状态,充分去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才可能在短时间内捕捉到美好的声音。
(二)想象力是完美演绎作品的关键
每一部声乐作品背后,都是词曲家在一定历史背景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创作出来的,它表现出来的情感和题材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时代特点和艺术风格。对于一个演唱者,怎么样才能正确地演绎出各种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呢?歌唱者在演唱时,一定要先在头脑中设计出符合作品的画面形象,使自己的身心率先投入到作品的情境当中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作品的旋律,内心要模拟出属于这部作品的声音形象,最后通过发声器官的调整使发出的声音与内心模拟出的声音形象相吻合。也就是说,演唱者不但要有正确的发声方法,还必须根据歌曲的题材、风格、情绪全面的去分析,去体会,充分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在内心建立起一种“内心的听觉”,然后运用这种“内心的听觉”去控制和指挥发声器官。(www.chuimin.cn)
例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在表演前,首先我们在头脑中要设计出这样的画面形象:银色的月光下,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山下的小河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她深深思念着远方的阿哥,此时演唱者要把自己想象成歌曲中的主人公阿妹,把自己的情绪完全的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面对这美丽的夜色,阿妹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歌声要像小河流水那样,音色圆润甜美,音量由弱渐强,再由强渐弱,创造出一种歌声由远及近,逐渐流向远方的意境。又如,内蒙古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们也要勾勒出一副草原上辽阔无垠,牛羊成群的优美画面,自己仿佛置身在这大草原上,面对美丽的草原,歌唱对家乡和对党的热爱,根据这些感受,选择出一种高亢悠扬,宽广舒展的声音色彩去诠释。
(三)想象力是放松身心、快速进入演唱状态的途径
每一个演唱者都有体会,无论是学习、演出还是比赛,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我们演唱水平的正常发挥。尤其是一些初学者,尽管在下面花了很多的工夫,自我感觉不错,但一旦面对老师和观众就不知所措,所有的状态包括声音的位置、气息、共鸣、表情都没有了,有的甚至还会出现忘词、跑调、节奏不稳等等的现象,面对这些状况我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充分的利用想象力去调节消除这种紧张的情绪。试想,如果我们把每一次演唱想象为朋友聊天,或者是在为他们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那么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注意的只会是音乐本身,而不是教室或舞台,这样就使得我们可以快速地进入到音乐的意境当中去,身心放松了,演唱状态自然就找到了。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在声乐表演中想象力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谁能够运用得好,谁就能更快的使自己的声乐学习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怎么去培养想象力,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有关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的文章
总而言之,在声乐演唱中,歌唱者一定要注意气息的深浅问题,要在深入分析作品特征和情感内涵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气息调整。要想将卡瓦拉多西的这种炽热的感情表达出来,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气息就要开放,这样才能使歌唱的声音与乐曲剧情保持一致。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在进行声乐演唱的时候气息的运用要呈现成柱状或是线状,要连贯集中而不能散乱。......
2023-10-18
由于微格教学在对学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方面的高效率和高质量,这种教学训练方法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其教学过程是备课—微格教学实践—反馈(评价)—修改教案—再教学—反馈(评价)。近年来微格教学法已经渗入到声乐集体课的教学中,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023-10-18
(一)分类是声乐庞杂体系的需要声乐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世界性的庞大体系。传统声乐的发展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现了郭兰英、王昆等老一辈声乐歌唱家,形成了那个年代特有的歌唱风格,并成为了新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新起点。郭兰英是我国民族声乐歌唱家的杰出代表。因此可以说,她是新中国西方声乐演唱艺术学派的早期代表。......
2023-10-18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它是音乐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种类。思想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是歌声和音符存在的目的。综上所述,声乐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的;技术不是艺术,但艺术更需要技术来加以保障。声乐教师正确处理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自始至终引进声乐课堂,深入学生的艺术实践中,在艺术实践中,使声乐艺术与技术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2023-10-18
(二)启发式教学法应用的作用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可以提升学习成绩。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丰富形象的语言讲解教学知识,将抽象变成形象,在教学中融入趣味性,有利于学生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解掌握声乐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2023-10-18
今天的music 一词,也是来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神话中,缪斯是掌管艺术的神,最开始只有三位:学习、技艺和歌,后来才发展为掌管九种艺术门类的女神。王光祈先生也在《中国音乐史》中说道:“盖人类音乐进化,在理当系歌唱早于演奏。演奏必先有器;歌唱则只用天生之喉咙,为大部分禽兽所优为之者也。”......
2023-10-18
在主抓演唱技术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与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科学合理的教法引导下,学生才会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消化、吸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的。艺术实践对于声乐教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适应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2023-10-18
教师把教学方法,手段、形式不断灵活地加以组合和调整,把教学的空间延伸到社会,多创造有利于学生的艺术实践机会和舞台,并与社会的需求接轨,体现生态课堂的动态发展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高校的声乐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在生态课堂中确立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