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戏曲风格民歌作品案例分析:高校声乐教学创新

戏曲风格民歌作品案例分析:高校声乐教学创新

【摘要】:(一)带有京剧风格的民歌—《龙凤呈祥》这首声乐作品,是一首带有京剧风格的声乐曲。而且这句还具有字少腔多、有板有眼的特点,它为全曲的戏曲说唱风格有了明确的定位。(二)带有豫剧风格的民歌—《木兰从军》又如《木兰从军》,是由王志信老师以河南豫剧音调素材为创作基调的作品。

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长期发展的产物,主要来源于各个地方的音调,继承了民间歌曲的特点,由于经过演员们的精心反复的加工,使之独具特色。戏曲又影响着民歌的创作发展,使民歌的曲调更加丰富,具有更强烈的戏剧表现手段。

(一)带有京剧风格的民歌—《龙凤呈祥

这首声乐作品,是一首带有京剧风格的声乐曲。歌词主要是讲刘备和孙尚香的美好姻缘的过程,并祝愿天下有情人美满幸福的感情。是一首借古喻今、以事抒情、表达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向往与追求的歌曲。全曲的第一句“喜从天降”的旋律是一个上行进行、音程跨度较大的乐句,突出了整个作品的基调是愉快、喜悦、热情、奔放的。而且这句还具有字少腔多、有板有眼的特点,它为全曲的戏曲说唱风格有了明确的定位。

作品的结构是带引子的AB 式。A 部分是平静的阐述故事的发展,B 部分则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在演唱B 部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歌词词义和音乐的张力,是情绪的最高点,所以,在演唱A 部分的时候要留有余地,不要让A 部分的情绪超过B 部分的情绪。A 部分是全曲的静点,是内在、含蓄、富有想象力的地方,要把观众带入到歌曲的境界当中。当进入高潮部分时,要和前面的部分有鲜明的对比,有了对比就有了变化,有了变化,全曲就有了活力。在演唱时,还要注意吐字咬字,如“喜从天降”的“降”字,还有“暗伏着刀枪”的“枪”字,不能很快地就归韵,而且要强调字头的力度,这样出来的字,才更有韵味更有感染力。(www.chuimin.cn)

(二)带有豫剧风格的民歌—《木兰从军》

又如《木兰从军》,是由王志信老师以河南豫剧音调素材为创作基调的作品。在众多的有关“花木兰故事”的地方戏剧剧目中,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老师表演的《花木兰》家喻户晓,而且豫剧的音乐音调是属于北方民间音乐,其爽朗的风格特征也与人物的性格极为吻合。豫剧所使用的梆子腔属于戏曲音乐中的板腔变化体,适合于情节的戏剧性表达。这个作品从整体上讲是个叙事性的作品,但其中有贯穿了抒情性和戏剧性。前半部分突出抒情性,后半部分强调戏剧性,让歌曲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在演唱时,既要分别体现出叙事性、抒情性、戏剧性这三个方面,使歌曲有强烈的对比,又要把它们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把作品的内涵和人物的性格完美地表达出来。

这个作品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写法,描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女扮男装的英雄气概。曲子刚刚开始时唱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给作品一个铺垫,演唱者这时的身份是第三人称,要以平稳的状态轻柔的演唱,接下来的“倚窗望明月,仰天长叹息”,这就要进入第一人称来演唱了。“催我爹爹出征去”的“去”字的拖腔,具有浓郁的豫剧风格,表现了一个少女焦急又无助的心情。“怎么办?怎么办?难坏了姑娘花木兰”,这一句强调了主人公急切的情感,最后一个“兰”字,要唱出下滑音,才能表达出带有河南方言的演唱韵味。从第79 小节开始,作品音乐转向了女英雄花木兰跨上战马,奔赴边关,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场面,演唱时要铿锵有力,紧打慢唱,但不能拖泥带水。“碧血染旌旗”要唱得很有气势很恢弘,要表达出一个英雄的气概。最后一个部分就是描写花木兰战后还乡的情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几句把花木兰那温文尔雅的女儿装的形象,描写得很精致很到位。木兰还故乡的喜悦之情和伙伴们看到木兰女儿装扮时的惊慌失措的心情,都要用第一人称来表现。最后描写到后人对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的千古颂扬,是以第三人称出现,演唱时要舒缓自由,要唱出对英雄的赞美之情。在这部作品中,只要能把握住音乐的发展情绪和语句的风格特点,那么演唱时就会更快速地进入人物角色,使歌曲更富有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