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声乐教学模式创新:可视性声乐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创新:可视性声乐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摘要】:(二)能优化声乐作品的学习将启发式教学转换为情景式教学。在声乐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启发式的感知教学方法。(三)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能优化声乐教学的“延续性”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瞬间记忆力格外重要,因为声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声乐会随着时间而消失。课后的教、学延续性至关重要,可视性的声乐教学也可以让声乐教学做到“温故而知新”,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舞台表演的状态。

(一)运用可视性声乐教学法能优化歌唱发声训练

在歌唱当中,歌唱者的身体就是歌唱的“乐器”,这件特殊的乐器包含了发声器官和共鸣腔体。把歌唱时口腔的结构和气息运动状态;共鸣腔体的结构划分;腹腔和胸腔不同气压感受力;横膈膜的力量;

声音内、外听觉自我判断和审美;歌唱咬字发音生理部位要求等,模拟动作做成三维动画,在做发声练习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有了这种直观的感觉,学生掌握要领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能优化声乐作品的学习(www.chuimin.cn)

将启发式教学转换为情景式教学。在声乐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启发式的感知教学方法。所谓感知教学,就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一些对唱歌有帮助的动作和感觉用于歌唱的训练之中,通过这些感觉,体会科学的发声状态,达到声音训练的效果。由于每个人的发声器官构造各不相同,歌唱状态也各异,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有区别。为了避免用一种方法和感觉,去生搬硬套所有的学生,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我们的教师面对天赋欠佳的学生时将启发式教学转换为情景式教学,通过Flash 动画让学生置身于歌词所描绘的情景当中,并把钢琴伴奏通过Nuendo 软件做成MIDI 伴奏,这样学生就能由感而发了。在演唱这首作品时就能明显体会歌词描绘的景象,并代有情感的投入,增强了歌唱者的心灵感知度,把握声音的审美逻辑,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尝试演唱艺术的三度创作。

(三)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能优化声乐教学的“延续性”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瞬间记忆力格外重要,因为声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声乐会随着时间而消失。虽然我们的歌唱过程是不可能用纸笔完全的记录下来,但在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将“歌唱瞬间”成为“永恒”。利用多媒体的伴奏功能和录像功能,我们在一些声乐课上,给学生搭建一个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促使他们富有感情的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摄像镜头把实际情况记录下来后,学生一起来观看和总结,对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对不足之处及时做出改正。由于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亲眼看到自己实际的演唱情况,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也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课后的教、学延续性至关重要,可视性的声乐教学也可以让声乐教学做到“温故而知新”,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舞台表演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