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合理性与创新研究成果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合理性与创新研究成果

【摘要】:反思性教学的完整实践过程由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阶段组成,把这三个阶段运用在声乐教学中,有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形成比较清醒的反思意识,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取反思的举措,用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时反思并有效地调控是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标志。声乐教师通过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研究对策,以提高教学水平。所以,在声乐教学中运用反思性教学是合理的,两者的结合对声乐教学的开展有促进的作用。

反思性教学的完整实践过程由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阶段组成,把这三个阶段运用在声乐教学中,有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形成比较清醒的反思意识,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取反思的举措,用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一)反思性教学与声乐教学设计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上课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量身定造适合其发展需要的教学计划。声乐教学也不例外。声乐教学计划大致由母音和练声曲结合训练、声乐作品演唱的教学、布置课后作业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的发声训练方法和声乐作品既要与其歌唱条件与能力相符,又要针对其发声存在弊病和不足,还要有利于提高其声乐演唱的水平,逐步由浅至深,由简至繁。教学方法也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等进行仔细思考,反复斟酌,周密安排,让教学方案环环相扣,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反思性教学中的反思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声乐教师对教学提出问题和明确问题也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但是在教学设计环节,所有的问题都应该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与辨别,以便抓住主要问题加以解决。

(二)反思性教学与声乐教学实施

授课是教师施教的中心环节,它使教师辛勤备课的“潜在”成效变成现实的教学质量。如何上好课是声乐教学实践合理性在课堂的体现。一堂声乐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以下因素: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法运用得当,教学组织合理,这一切都充分体现在声乐教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与其相应的教学计划实施成果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时反思并有效地调控是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标志。声乐教学实施的反思与调控主要表现在声乐教学的效果上,当学生达到预期中的进步,教师应肯定自己的教学,反之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声乐教学的进度和步骤是否存在误差;是否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是否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与其不符的教学计划;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得当,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声乐教师及时进行反思。(www.chuimin.cn)

(三)反思性教学与声乐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质量或效果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既可是综合性的评价,如评价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或评价比较全面的教学质量;又可是单一的评价,如评价教师的授课质量,或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等。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直接影响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主动性。同时,教学评价还影响与教学相关的其他教育活动。这一切是由教学评价的基本作用决定的。声乐教学评价同时作用于声乐教师与学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声乐教学评价可以为声乐教师和学生反馈教学目的达成度、教学过程合理性、教学方法有效性等方面的信息,以指导师生双方自觉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

这种教学评价的反馈作用包括两个方面:当反馈的信息是正面时,证明教学评价热情按原计划进行教学;而当反馈的信息是负面时,就意味着现有的教学行为与预期目标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和学生双方应进行反思,重新拟订或修改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声乐教学评价是声乐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判断。根据这种判断,教学管理人员按照每个教师的教学情况,对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声乐教师通过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研究对策,以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借助声乐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缺点与不足,针对问题做出改善,使自己的学习得到进步。反思性教学与声乐教学结合是由声乐教学的个性特征和基本规律决定的。通过教学实践,声乐教师对自身歌唱能力、音乐修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成果进行全面的反思,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改善教学方法,端正教学态度,协调好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成果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在声乐教学中运用反思性教学是合理的,两者的结合对声乐教学的开展有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