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的研究成果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的研究成果

【摘要】: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它是音乐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种类。思想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是歌声和音符存在的目的。综上所述,声乐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的;技术不是艺术,但艺术更需要技术来加以保障。声乐教师正确处理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自始至终引进声乐课堂,深入学生的艺术实践中,在艺术实践中,使声乐艺术与技术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它是音乐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种类。它通过声音表现人的思想意识,精神境界,反映社会意识和文化。思想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是歌声和音符存在的目的。歌唱就是运用人声来充分体现这种思想和精神。从这个意义上,声乐艺术是一种精神。而声乐中的技术,它是声音质量的存在,是一种物理现象,从这一意义上,声乐中的声音是一种物质现象。物质的存在是精神意识的基础;精神意识是物质存在的目的。所谓声乐“人声”与“音乐”。“声音”靠技术作保证,“音乐”靠内心感受来体现。我们在欣赏声乐艺术表演时,听到的是“声”,感受到的是“乐”;经过我们耳朵的是“声”,留在我们心里的是“乐”;美好的声音在耳朵里引起共鸣,美好的音乐在心灵里引起共鸣。共鸣的位置不同,共鸣的层次和价值也就不同;声音的共鸣是物理现象,心灵的共鸣是情感现象。同样的“声”和“乐”,由于欣赏者文化层次和审美标准的差异,感受也不同。《乐记》中说:“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也。”可见,声乐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乐”(yue)的,是艺术的美。

声乐艺术既需要高质量的声音,更需要演唱者对音乐理解感受的表演。声音技术对声乐表演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但它并不是声乐表演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更不是声乐艺术的目的。只有当技巧与表现内容的真实性完美结合后,才能显示出它真正的存在价值。歌唱必须从感情、情绪的需要出发,它的演唱效果也要用听者受到感染,引起共鸣的程度来衡量。发声的技术和技巧是为表达感情,达到艺术表演的目的而使用的工具;使用哪些技术和技巧,以及如何使用,完全是由艺术表现的需要决定的,没有技术只有艺术的创作意图,根本达不到艺术的目的;而只有技术,我们听到的是发声的机器,毫无共鸣和美感。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称之“声为情役,腔为情设,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很精辟地论述了情感与声音的关系。(www.chuimin.cn)

综上所述,声乐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的;技术不是艺术,但艺术更需要技术来加以保障。艺术为主,是目的;技术为从,是手段;在声乐教学中,主从关系不能颠倒。在教学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能否平衡掌握,会给学生的艺术前途带来深远的影响。声乐教师正确处理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自始至终引进声乐课堂,深入学生的艺术实践中,在艺术实践中,使声乐艺术与技术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