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类学习属于桑代克的学习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所研究的内容。C选项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提出的。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包含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恢复。A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
2023-10-18
基础题
1.【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动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参考答案】C
【专家详解】“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是指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强调练习对于动作技能的重要性。故本题选C。
2.【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原型操作的理解。
【参考答案】C
【专家详解】原型操作即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动作程序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故本题选C。
3.【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的理解。
【参考答案】C
【专家详解】在学生的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情况:(1)练习后成绩逐步提高;(2)练习中的高原现象;(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4)学生操作技能形成中存在个别差异。故本题选C。
4.【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连续的动作技能。
【参考答案】C
【专家详解】根据动作是否连贯,分为连续的动作技能和不连续的动作技能。连续性动作技能指一系列的动作,一个接着一个、不间断地进行的动作技能,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如骑车、跑步、游泳等。不连续的动作技能也称非连续性动作技能、断续性动作技能,它是指动作开始和结束都十分明显,组成活动的各动作彼此可以相互独立,并且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其精确性可以计数的动作技能。如射击、举重、投篮等。故本题选C。
5.【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参考答案】C
【专家详解】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控制表现为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故本题选C。
6.【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技能的分类。
【参考答案】D
【专家详解】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比如,骑车、游泳,弹琴等。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题干中,演奏乐器属于操作技能,故本题选D。
7.【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参考答案】D
【专家详解】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操作定向: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2)操作模仿: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3)操作整合:把构成整体的各动作要素,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成为整体,形成操作活动的序列,获得有关操作活动的完整的动觉映象的过程;(4)操作熟练:通过动作练习形成的活动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题干中嘉明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属于操作整合阶段。故本题选D。
8.【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动作技能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A
【专家详解】认知阶段是理解学习任务,学习者在这一阶段,首先要通过对示范动作的观察,对刺激情境的知觉,来形成一个内部的动作意象,以作为实际操作时的参照。因此,动作的示范和讲解是该阶段最为关键的因素。联系形成阶段初步掌握了一系列动作,并能把单个动作联系起来错误动作减少、趋于连贯。自动化阶段是各个动作相互协调能够自动完成一个又一个动作无需特殊的注意和矫正。故本题选A。
9.【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参考答案】B
【专家详解】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故本题选B。
10.【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
【参考答案】C
【专家详解】操作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对象具有客观性,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2)执行具有外显性,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外部显现的肌体运动实现的;(3)结构具有展开性,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心智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对象具有观念性,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信息;(2)执行具有内潜性,心智活动的执行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而判断其存在;(3)结构具有简缩性,心智活动不完全的、片断的,是高度省略和简化的。C选项错误,操作技能的动作不能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则可以合并。故本题选C。
11.【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www.chuimin.cn)
【参考答案】C
【专家详解】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题干中学生是在模仿老师,一步步尝试动作,属于模仿阶段。A选项整合阶段习得的动作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B选项定向阶段主要是教师示范,学生并没有外显的动作。D选项熟练阶段动作已经自动化。故本题选C。
12.【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参考答案】A
【专家详解】训练要求之一就是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只有通过反馈,学习者才能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要求。其中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的动作、强化正确的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题干涉及到30多次练习,但是仍然没效果,是因为被试者被蒙上眼睛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故本题选A。
进阶题
13.【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参考答案】A
【专家详解】心智技能的形成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原型定向即了解实践模式,了解动作结构、各动作成分及其顺序等;原型操作即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动作程序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借助于内部言语,学生可以在头脑内部以非常简缩、快速的形式进行程序化的心智活动。题干中教师的做法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原型定向。故本题选A。
14.【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参考答案】C
【专家详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第二境界,意思是有了目标,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高原阶段是指在结构比较复杂的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与“求之不得”相似。故本题选C。
15.【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A
【专家详解】题干所述内容表明,将被试分为两组,有指导的一组的射中率明显高于未受指导的一组,突出了指导因素的重要性。故本题选A。
16.【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参考答案】B
【专家详解】物质活动指借助实物进行活动,物质化活动指借助实物的模型、图片、样本等代替物进行活动。题干中杨杨通过糖果、手指等实物操作进行运算,属物质活动阶段。故本题选B。
17.【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高原现象。
【参考答案】A
【专家详解】高原现象是在学习或练习过程中出现的成绩暂时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都觉得模糊的一种现象。题干中小刚的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滑,是因为他现在的状态处于高原期。故本题选A。
18.【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形成阶段。
【参考答案】D
【专家详解】操作定向阶段是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印象的过程,视觉为主。操作模仿阶段是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的模式,视觉+动觉。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学习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视觉逐步让位于动觉。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动觉为主。结合题干描述,故本题选D。
19.【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五阶段论。
【参考答案】D
【专家详解】加里培林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五阶段论分别为:活动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和内部言语活动阶段。其中内部言语活动阶段是智力活动形成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心智活动完全借助内部言语完成,高度简要、自动化,是很少发生错误的熟练阶段。在这一阶段,心智活动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成分。题干表述强调的是达到自动化水平,属于内部言语活动阶段。故本题选D。
20.【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技能与习惯的关系。
【参考答案】C
【专家详解】技能和习惯的区别在于:(1)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2)技能有高级、低级之分,但没有好坏之别。习惯则不同,它跟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有好坏之分;(3)技能和一定的情境、任务都有联系,而习惯只和一定的情境相关系。技能是主动的,需要时出现,不需要时就不出现,习惯则是被动的;(4)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做对照,而与习惯做对照的,则只是上一次的动作。因此,选项C的错误在于熟练技能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但没有好坏之分,而习惯却有好坏之分。故本题选C。
有关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高分必做2046题(解析)的文章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类学习属于桑代克的学习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所研究的内容。C选项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提出的。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包含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恢复。A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
2023-10-18
教育行政部门和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每年春季、秋季各受理一次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区中学属于区教育局的管辖范围,二者的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是存在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于民事法律关系。......
2023-10-18
B选项,课程即学习经验的观点以杜威为代表,认为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C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课程三级管理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在科技革命和知识激增的条件下,必须按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
2023-10-18
我想不厌其烦地再三重复: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食欲不振对健康是严重的威胁,是身体不适和生病的根源。其主要的原因是:连续几小时地坐在气闷的教室里,从事单调的脑力劳动,缺乏多种室外的活动,总之,处在一种 “氧饥饿”的状态中,孩子们整天呼吸着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空气。消除“氧饥饿”的状态,建立一个合理的变换空气的制度,——这是关心学生健康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
2023-12-03
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其中的一个目标,此时个体往往会表现出难以取舍的矛盾心理,这就是双趋冲突。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角色中断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2023-10-28
暗示教学法是洛扎诺夫在从事多年的临床心理咨询后发现精神分析疗法中的暗示和催眠也能够在教学中使用,特别是语言类或是艺术类教学当中。《大教学论》对学年制、班级授课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强调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范例”是针对学科教学内容而言。范例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2023-10-18
学会自编题自编题,是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造而形成的,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自编题,是在吃透基本题型的前提下,对题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新题。它保留了原题的一些精髓,又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不经深思熟虑难以编出好题。我深信这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自编题是优秀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学生学会自编好题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一旦养成自编好题的习惯,就不会盲目地只求做题数量,而是追求做题的质量。......
2023-12-01
A选项,是一种本能,不属于教育现象;B选项,动物界不存在教育现象。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D选项意为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给学生,是《学记》中提到的启发诱导原则,与题干一致。因此,E选项说法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