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学生心理因素与疾病关系

中学生心理因素与疾病关系

【摘要】:中国传统医学不仅认识到自然环境,生物因素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已认识到社会因素对人的身心健康的作用。(二)心灵上的“病菌”现代健康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人的心理和人的健康与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从生理学的角度深刻而形象地指出了人的情绪与健康、疾病的关系。心身疾病或称为心理生理疾病。不同个性特征的人与某些心身疾病有一定的联系。

众所周知,中国有句俗话:“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形象地说明了人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即积极的情绪能增进人的健康,消极的情绪有害人的健康。

(一)七情致病

关于心理与健康的关系,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中国古代医学对心理与健康的关系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气,情志异常,饮食劳伤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造成疾病。同时还认为,人的情志过于激烈,或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就会造成疾病。即所谓的七情内伤致病。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医学所指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致病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心境引起的疾病,即在一段时节内持续的微弱的不良情绪状态。例如《黄帝内经》就指出贪得无厌会造成不良心境而致病。祖国医学认为七情失调可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常而患病。《素问·举痛论》指出,情志的变化能够使气机发生紊乱,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同时,《内经》还认识到心为五脏六腑的主宰,“心藏神”。因此,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伤心则可引起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灵枢·口问篇》曾指出:“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另一类疾病是激情致病,即强烈地情绪爆发,如绝望、恐怖、盛怒、狂喜等引起疾病。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临床上可见暴怒导致心脏病发作,视力障碍,耳闭耳聋。

中国传统医学不仅认识到自然环境,生物因素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已认识到社会因素对人的身心健康的作用。他们已认识到社会因素能够影响人的心理,而人的心理又能影响人的健康。他们还认识到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不同,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差异,并能对人的健康和疾病产生影响。例如《医宗必读》指出:“富者多任性而禁戒勿遵,贵者多自尊而骄恣悖理。”富贵者任性骄横的性情是较容易患病的。大量的临床事实与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除与生物因素有关系外,还与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心灵上的“病菌”

现代健康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人的心理和人的健康与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巴甫洛夫指出:“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他还指出,“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他从生理学的角度深刻而形象地指出了人的情绪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开拓者之一,著名心理学家丁瓒认为:“心理活动不应排除于病理过程之外”。他认为,人除了生理方面之外,还有心理方面。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内脏器官的活动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进行的。因此大脑的机能特点和心理活动是可以影响内脏活动的。

事实表明,不仅有害的物质因素能造成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同样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所谓身心疾病或生理心理疾病,或如大家所熟悉的所谓医源性疾病,就是明显的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说,“积极的心理对身心健康的良好作用是任何药物和补品所不能代替的,消极的心理对身心健康的危害不亚于病菌与病毒”。

大量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证实,人的情绪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的生理功能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不良的消极的情绪,如抑郁、焦虑、忧愁、悲伤、惊恐、怨恨、恐惧、愤怒、委屈、嫉妒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引起人体机能系统的失调。

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以引起心慌、意乱、健忘、失眠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能够引起心率不齐、心动过速、心区胀满疼痛、血压升高等。

消化系统方面可以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单纯性腹泻等。

泌尿系统方面可以引起尿急、尿频、尿失禁、排尿困难等。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可以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月经不调、乳汁分泌减少等。

在皮肤毛发方面能够引起多汗、脱发、白发、荨麻症、神经性皮炎、湿疹等。

当然,不同的人在消极情绪作用下,机体功能失调表现的方面和具体症状也不尽相同。(www.chuimin.cn)

(三)心身疾病的特点

什么是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具有什么特点?用一句容易被人们理解的话来表达心身疾病,就是病由心生。心身疾病或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指的是外界各种刺激引起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反应。由于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反应是脑的机能,因此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使人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产生症状群或疾病。

可以把心身疾病概括成以下几个特点:

1.存在的生活事件。所谓的生活事件指的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自身环境的某些事件。例如,地震火灾、社会重大改变,人际关系紧张、丧失亲友、患有严重疾病。

2.心理有重要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情绪变化。例如,产生焦虑、抑郁、惊疑、恐惧、悲观、绝望这些不良的情绪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当中起着主导作用,导致机体的损伤,甚至造成器质性病变。在心理因素中,情绪因素极为重要。但也不能忽视认知评价(认知评判)的重要作用。同样的生活事件,有些人可能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有些人可能反应轻微,还有一些人则无动于衷。人生活在世界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自身环境的刺激。是否会引起情绪的强烈变化或者持续变化,认识评价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充分适应各种刺激的认知评价类型,对人的健康终生发生有效的作用。我们认为,良好的、充分适应各种环境的认知评价模型对健康的作用决不亚于山珍海味及各种各样的营养食品、形形色色的保健剂。

3.个性特征与心身疾病有一定的联系。不同个性特征的人与某些心身疾病有一定的联系。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什么样的人得什么样的病。

4.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心身疾病由社会生活事件引起心理变化特别是情绪变化,由此引起植物性神经系统失调,造成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器官发生病变。

(四)常见的心身疾病

1.神经系统方面的心身疾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痛觉、过敏、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脑血管障碍、慢性疲劳症、失立症、失行症、神经性震颤、眩晕症。

2.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方面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率失常、心率过速、心率过缓、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3.呼吸系统方面的心身疾病。呼吸系统方面常见的心身疾病有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等。

4.消化系统心身疾病。消化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有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过敏、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食道喷、幽门痉挛,习惯性便秘等。

5.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内分泌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心因性多饮、更年期综合症等。

6.肌肉骨骼系统心身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有类风湿关节炎、痉挛性颈倾斜。

7.皮肤系统心身疾病。皮肤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有荨麻症、神经性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症、斑秃、过敏性皮炎、皮肤划印症、银屑病等。

8.泌尿生殖系统心身疾病。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有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前综合症、痛经、性欲减退或缺乏、神经性多尿症等。

9.五官科心身疾病。五官科常见心身疾病有青光眼、弱视、美尼尔斯症、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舌痛、口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