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年来,中国环境污染和退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中国的环保战略在很多方面类似其经济战略。1972年发生的三个事件使中国政府开始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这次会议在中国播下了环境保护的种子,标志着中国进行环境治理的转折。修订后的《宪法》重视环境问题,其中一款规定,国家要在预防污染和其他公共危害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2023-06-15
绿色生活
绿色是生命的原色:从人类为了生存栽培植物开始,绿色就代表了生命、健康、活力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在这里,绿色是一个特定的形象用语,它不仅仅指绿颜色或是有生命的植物,还指一种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依据“红色”禁止、“黄色”警告、“绿色”通行的惯例,“绿色”表示合乎科学性、规范性、规律性,能永久保持通行无阻的含义。
绿色生活是一种没有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对环境友好、健康的生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绿色生活必须符合下面的三个条件:
第一,消费者的生活环境和所消费的资料对健康是有益或无害的。包括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良好,饮用水卫生,食物没有被污染,不食用变质、过了保存期的食品;服装没有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染料和其他材料,所使用的化妆品和生活用品不对人体构成危害;生活空间的电磁污染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房间不散发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不使用具有较强放射性的建筑材料;远离毒品,不抽烟,不酗酒等等。
第二,消费者在工作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和能源。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工作以及教育、文化、社交、休闲等方方面面都要消费或使用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物品,这些物品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来自于自然界的资源。而自然界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节约。我们在生活中节约资源就等于为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作出了一份贡献。如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一天也不能离开食物,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我们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世界人口在不断的增加,但地球所能提供的食物资源却越来越少,同时食物生产要使用农药、化肥,这些都会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因而节约资源就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管是消费品的生产,还是人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而许多能量的生产,特别是火电,不仅需要使用大自然的矿藏资源,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杜绝浪费,节约能源,是保护环境的一项切实行动。
第三,消费者所使用的物品对环境应该是友好的。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的物品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较少;二是该物品在生产、使用、废弃之后对环境不造成损害,或把损害减少到最小的程度。例如,我们买东西时不使用塑料袋,特别是不使用既轻又薄的一次性塑料袋,而是使用布袋子,这样在减少塑料袋生产的同时,也降低了废弃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外出吃饭时,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因为一次性筷子的消费量越大,所砍伐的森林就越多,而森林是环境的守护神,爱护森林就是保护环境,所以说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也是对环境的友好表现。
社会进步除了表现在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环境改善,这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之一。可以设想,如果经济高度发达,人们口袋里有了钱,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新房,但周围环境却十分脏乱,空气污浊,没有安全的饮用水,那这样的社会就称不上是先进的社会,也就无法为经济发展提供再生产的条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GDP也超过了1000美元,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甚至更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党中央提出了“奔小康生活、创造和谐社会”的目标。只有倡导绿色生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
和谐社会绿色生活(www.chuimin.cn)
要实现小康目标,必须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绿色生活是有利于人们健康的生活。人类健康得不到足够的保障,若吃的是带有超标农药残留物的食物,穿的是透气性极差的衣物,住的是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的房子……人类健康安全得不到足够的保障,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劳动力——人,就无法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人的创造力将大打折扣,生活就不会和谐。
其次,绿色生活是有利于改善环境的生活。以污染环境、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活是绿色生活方式所要极力避免的。绿色生活要求人们优先选购绿色产品,选用无磷洗衣粉,使用无氟制品,选择绿色包装;用布袋或可降解塑料袋购物;不乱扔废弃物,回收废旧电池,避免旅游污染;使用清洁燃料,减少尾气排放等。
再次,绿色生活是有利于节约的生活。高消耗的生活不是绿色生活。绿色生活要求人们降低消耗、厉行节约;简装房屋;少用或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少开车,多坐公交车或多骑自行车;双面用纸,使用再生纸等,节约资源和能源,为后代发展留下资源,逐步实现小康生活目标。
绿色生活体现了公平、文明、进步的要求,符合道德规范,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空间里,人与人的关系也能达到融洽和谐;人们谦虚礼让,尊老爱幼;人们遵纪守法,克己奉公;人们管住自己的一张嘴,不食、不猎杀野生动物,保护动物,珍爱生灵,从而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社会得以可持续发展。
只有绿色生活才会真正造福于人类自己!
有关服装环保新概念的文章
过去30年来,中国环境污染和退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中国的环保战略在很多方面类似其经济战略。1972年发生的三个事件使中国政府开始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这次会议在中国播下了环境保护的种子,标志着中国进行环境治理的转折。修订后的《宪法》重视环境问题,其中一款规定,国家要在预防污染和其他公共危害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2023-06-15
在第三章第五条款中要求各国政府“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保护包括人文、自然、社会、文化的旅游环境”,体现了旅游权利的代际公平。世界旅游组织在1990年提倡全球各国“为旅游而保持清洁的海滩”。1995年4月24日至28日,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等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兰沙罗特岛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7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2023-11-22
随后,来自国际饭店连锁组织的资深入士共同提议成立了非营利性组织“国际饭店绿色管理协会”,其宗旨是帮助所有饭店加强对环境的重视及管理,并保持饭店行业在国际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地位。这次奖项的重点是水资源和能源的节约,这标志着以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为核心的“绿色管理”已成为全球酒店业共同关注的大事。另外,国际上众多国家的旅游企业还遵循ISO14000精神,进行企业的绿色管理改造,取得绿色标志,进行企业绿色形象的新营销。......
2023-11-22
从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生产到包装的全过程着手,开发节约资源且减少乃至防止污染、破坏环境的绿色产品,已成为时代的需求。绿色产品比仅以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而生产的一般产品更符合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要求。绿色产品包括可直接改善生态环境的产品及可减少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实际或潜在损害的产品。绿色消费推荐品牌标志绿色质量指能够改进或提高产品绿色化程度的产品质量。......
2023-10-18
1.环保设计无害化原则。室内绿色环保设计原则包括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具体反映在循环性、重复性、智能性与功能性上。室内绿色环保设计的科技含量重点体现在节能化原则上,并表现在土地的空间利用、能源的利用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几个方面。......
2023-11-17
根据这一模式,旅游资源的绿色分类有以下几种方法。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互衬托,相映生辉,二者结合的景观质量高于单项资源的景观质量。比如峨眉山的遇仙寺,它因形借势,借洞立意,将寺庙建筑与自然岩洞融为一体。遇仙寺位于仙峰寺和洗像池的中间。人们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必须穿庙而过,庙门却对着“仙洞”,洞内云烟缭绕,佛像隐现其间,恰似“遇仙得道”,遇仙寺便“名副其实”了。......
2023-11-22
绿色文明20世纪中叶,环境问题开始作为一个重大问题由一些科学家提出来。绿色文明是对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绿色文明要求把追求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进步作为文明系统的整体效益。绿色文明认为技术是连结人类与自然的纽带。绿色文明主张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绿色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人类新文明的标志。......
2023-10-28
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绿色消费观认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消费利益是不可取的,从而抵制购买和消费那种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的商品。席卷全球的绿色消费从食物消费开始,逐渐渗透至人类生活消费的诸多方面。“绿色消费”已经渐渐成为中国消费的主旋律。......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