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为主调作品,节奏伴奏织体的作品在声部平衡上的力度指向更加清晰明确,处理起来更容易些。这类作品的织体由旋律、伴奏的节奏型、低音三个基本层次组成,在力度上旋律声部最强、低音声部稍弱、伴奏的节奏型声部最弱。混声部伴奏合唱《意大利波尔卡》就是一首典型的节奏伴奏织体合唱作品。......
2023-10-18
和声性织体的合唱作品是指织体构成上各声部间基本同节奏、纵向上以柱式和弦为主的作品。这类作品的音响特征是:音响高度融合,声部特性被消减到最小。这种织体很容易理解为声部的力度一样,没有任何对比,其实不然,要想获得高度融合的和声音响,声部间还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
混声部无伴奏合唱《夜莺》([俄]捷尔维格词,柴可夫斯基曲,严良堃译词,凯儒配歌)的第二句(谱例7-2,第12~19小节)就是一段典型的和声性织体。四声部的节奏、(www.chuimin.cn)
【谱例7-2】力度标记、分句、情绪标记基本完全相同,因此很容易被认为四声部要完全同等对待。事实上,要获得融合的合唱音响,首先就要有清晰的声部,其次是相融合的音色与合适的力度。在这种柱式和弦构成的作品中,低音与上方三声部的关系决定着和声的融合性:低音是根音,则低音要略强,以求得根音的泛音与上方声部和弦音之间的融合;若低音是三音就需要小心,其产生的五度泛音与和弦根音会形成二度关系,导致音响的浑浊。在谱例7-2中,总体力度分配上遵循男高—女低—男低—女高四声部从弱到强的分配原则。第12小节是原位三和弦,可以严格遵循这一原则,这样较强男低音产生的共鸣可以很好地将上方三声部拢在一起。第14小节则有些变化,第一拍男高音声部的“b”音要略微增强,以加强与女高音之间的二度共振感,解决到导音的时候力度要轻轻往回收;男低声部因为是七和弦的五音,在力度上要略收。两个男声声部音色要尽量用半声,以保证整体音响的透明。演唱中四个声部要做渐强渐弱处理,同时还要在节奏上趋向紧凑,两者都要保证四声部的同步性。第22~23小节,女声应该比男声稍弱,坚强的幅度也稍小一点,以保障男声模仿声部的清晰度;第24小节回归原来的力度层次。就像雕刻艺术,细节的处理凸显艺术水准的高低,合唱中大量细微的处理保证了整体音响的融合,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
有关合唱训练的文章
同样为主调作品,节奏伴奏织体的作品在声部平衡上的力度指向更加清晰明确,处理起来更容易些。这类作品的织体由旋律、伴奏的节奏型、低音三个基本层次组成,在力度上旋律声部最强、低音声部稍弱、伴奏的节奏型声部最弱。混声部伴奏合唱《意大利波尔卡》就是一首典型的节奏伴奏织体合唱作品。......
2023-10-18
针对个体的声音训练是合唱训练中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在个体训练中,音色的训练要针对不同的个体使用不同的手段并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可以设置一些共性的训练。谱例6-1a是哼鸣训练,目的是在歌唱的时候有比较好的发声位置。谱例6-1d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高位置,并通过“a”母音的良好转接,将这种高位置的“透亮”音色传递到“a”母音上。......
2023-10-18
“循环换气”是借用民族吹管乐——尤其是竹笛、唢呐的循环换气概念,但又有所不同。民族吹管乐的循环换气是一个人在吹奏的同时完成吸气,以保证音乐的连续进行;合唱中的“循环换气”只保留了后一半的意思——音乐的连续进行。“循环换气”是由多人通过采用不同的换气点来完成的,由于与民族吹管乐的循环换气音响效果相同,故沿用此名称。循环呼吸减少了演唱中整体换气的频率,增强了音乐的连贯性。......
2023-10-18
在音准练习中,除了既定的练习,还可以慢慢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多声部训练,以开发学生在多声部演唱中的即兴创作能力,这就是自主和声连接训练的目的。自主和声连接训练首先要建立在熟悉和声连接与解决规律的基础上,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自主音程训练,第二阶段是三声部和声训练,最后阶段是四声部自主连接训练。这三个阶段都是建立在预设的和声序进与某一声部基础上,“自主”的是其他声部的和弦音选择。......
2023-10-18
但更为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对于音准的训练严格要求,要丝毫不妥协!这里只提供针对作品音准训练的一种方法与思路,以《云飞天不动》的引子与A段为例。类似的音准训练是实际作品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但却不是唯一的,每一个训练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优势,针对具体作品设计更多音准训练辅助手段。[4]这里只针对音高旋律训练方面展开必要的分析,并不作作品的全面技术分析。......
2023-10-18
在上一节讨论过,作品中的音色变化非常细腻,这种音色变化不仅可以用在横向上,也可以用在纵向上,通过不同声部间音色上的对比来增强某个声部的独立感。第9小节[1]女高声部的主题动机无疑是最重要的,广州方言的“做紧咩”声音位置高而前,音色明亮,力度中强,但是第三拍“咩”字完成咬字之后的第二个八分音符位置要略弱一些,但要自然,不可有明显痕迹。同样采用“橄榄型”的力度模式,动机后接长音要立即弱下来。......
2023-10-18
音乐记忆能力对于任何一个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合唱队员,良好的记忆能力能够提升识谱的进度,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进而提升排练的效率与演唱的水准。训练节奏记忆能力的办法有多种,主要有模唱、快速记忆、节奏唤醒等。这种方式节奏长度可以在4~8拍之间:太短则达不到记忆训练的效果,太长会因难度过大而影响训练的进行。......
2023-10-18
一般情况下,模仿作为一种重要的复调手法,片段性地用于作品中间,那种贯穿全曲的严格模仿被称为卡农曲[5]。为了方便学生快速并充分掌握模仿复调的演唱,本节采用半严格模仿。所有的练习在最后一个音延长,直至两声部整齐结束。谱例4-6以一条4小节的单旋律为基础,通过8种不同的模仿技术,发展为一首38小节的卡农曲。......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