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小节第二拍进入的第一男低音要模仿男高音音色,因为距离较近,第二、三男低音声部不能太厚,否则影响声部的清晰度。这种音色的变化需要训练者主动对作品进行细致分析后,有逻辑的设计。......
2023-10-18
任何一个合唱队伍都要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这一因素是决定整体音色的关键所在。首先,训练者的审美价值取向。训练者对音色的判断、好恶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合唱团的整体音色:训练者喜欢直声,合唱团的声音融合度会比较好,但是张力与厚度会不足;训练者认为有少量颤音的声音有助于情感的表达,则整体音色会变得更厚,但很容易破坏声音的纯净度等。其次,训练要求程度也是整体音色形成中的变量。严格的训练者更能够贯彻自己对音色的要求,更能获得理想的音色。再者,在基础训练投入的时间越多,训练周期越长,合唱团的整体音色会更为成熟,控制音色的技巧更加灵活。
诚然,当一个队伍形成了自身的某种音色特征,势必会带来一定的作品演绎上音色运用的定势,但绝不意味着其在音色上是完全固化的,并不意味着从此这个队伍的演唱都是一种音色,相反,具有自身特征音色的另一个标志就是能够良好地驾驭声音,展现出丰富多彩、绚丽斑斓的音色变化,来塑造丰富的音乐形象。“最美的声音是必须能够完整地、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内容的,而不仅属于感官的、禁止的声音音响。”[2]
从音乐表达的角度来看,合唱队伍的整体音色不能有主观上的好坏之分,“因为声音音响的好与不好、美与不美是根据作品内容的具体要求而决定的。”[3]根据不同的音色特征选取能发扬自身优点的作品,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通过努力刻苦的训练来补齐自身短板,是更为积极的方式。(www.chuimin.cn)
拓展练习
音色统一训练:让团员在不同音区集体演唱一个和弦,以a、e、i、o、u五个元音进行变换,要求五个元音之间音色过渡平稳,以求得不同元音之间的音色统一。
有关合唱训练的文章
第66小节第二拍进入的第一男低音要模仿男高音音色,因为距离较近,第二、三男低音声部不能太厚,否则影响声部的清晰度。这种音色的变化需要训练者主动对作品进行细致分析后,有逻辑的设计。......
2023-10-18
在上一节讨论过,作品中的音色变化非常细腻,这种音色变化不仅可以用在横向上,也可以用在纵向上,通过不同声部间音色上的对比来增强某个声部的独立感。第9小节[1]女高声部的主题动机无疑是最重要的,广州方言的“做紧咩”声音位置高而前,音色明亮,力度中强,但是第三拍“咩”字完成咬字之后的第二个八分音符位置要略弱一些,但要自然,不可有明显痕迹。同样采用“橄榄型”的力度模式,动机后接长音要立即弱下来。......
2023-10-18
针对个体的声音训练是合唱训练中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在个体训练中,音色的训练要针对不同的个体使用不同的手段并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可以设置一些共性的训练。谱例6-1a是哼鸣训练,目的是在歌唱的时候有比较好的发声位置。谱例6-1d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高位置,并通过“a”母音的良好转接,将这种高位置的“透亮”音色传递到“a”母音上。......
2023-10-18
针对单一群体进行音色训练,就必须考虑群体特质、能力与音区的过渡。谱例6-3适合任意一个声部进行音区统一训练,同时还可以针对每个声部要求进行音色的训练,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的队伍特征设计相应的训练。女低音声部的音色厚而柔,温暖而深情。男低音声部音色要求淳厚、结实而富有磁性,松弛而不垮塌。......
2023-10-18
音乐记忆能力对于任何一个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合唱队员,良好的记忆能力能够提升识谱的进度,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进而提升排练的效率与演唱的水准。训练节奏记忆能力的办法有多种,主要有模唱、快速记忆、节奏唤醒等。这种方式节奏长度可以在4~8拍之间:太短则达不到记忆训练的效果,太长会因难度过大而影响训练的进行。......
2023-10-18
和声性织体的合唱作品是指织体构成上各声部间基本同节奏、纵向上以柱式和弦为主的作品。这类作品的音响特征是:音响高度融合,声部特性被消减到最小。混声部无伴奏合唱《夜莺》的第二句就是一段典型的和声性织体。第12小节是原位三和弦,可以严格遵循这一原则,这样较强男低音产生的共鸣可以很好地将上方三声部拢在一起。两个男声声部音色要尽量用半声,以保证整体音响的透明。......
2023-10-18
五声调式的音级之间有其独特的倾向,以小三度、大二度为主的调式音阶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偏音是最能够反映我国民族调式风格特征的音级,但因其在不同的地域又有差异,故只能视具体作品的风格特征而定。......
2023-10-18
严格来说,在合唱活动中,对于所有合唱要素在意识上的自我实现都属于合唱意识的范畴。本章主要探讨作为合唱队员的合唱意识。前者是指训练者要在长期的训练中,对相关的合唱意识进行持久的、严格的、明确的要求,并力求在队员的心中形成较为稳定的概念。后者是指合唱队员本身的音乐素养与对合唱艺术的喜好程度决定着合唱意识接受与形成程度。......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