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个体的声音训练是合唱训练中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在个体训练中,音色的训练要针对不同的个体使用不同的手段并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可以设置一些共性的训练。谱例6-1a是哼鸣训练,目的是在歌唱的时候有比较好的发声位置。谱例6-1d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高位置,并通过“a”母音的良好转接,将这种高位置的“透亮”音色传递到“a”母音上。......
2023-10-18
针对单一群体进行音色训练,就必须考虑群体特质、能力与音区的过渡。群体特质是要区分不同声部音色差别,通常来看音色的总体要求为:第一女高音清亮、第二女高音明亮,第一女低音(女中音)柔和、第二女低音温厚;第一男高音透亮、第二男高音结实,第一男低音磁实、第二男低音淳厚。实际上,音色很难用语言表达,即便是“音色”这一词语也是借助视觉艺术的表达习惯,这些形容音色的文字只能通过联觉方式来想象某种感觉。即便如此,人的通感足以通过文字描述来取得较为一致的想象。能力是指由群体中个体组成的群体能力,受到良好训练的个体在群体中的比例越多,群体的能力就越强,能接受更高要求的训练,也更能达到要求。每个声部都有低中高音区,不同音区之间的统一是求得声部统一音色的关键。
【谱例6-3】
跨越八度的大跳必定带来音区的转换,谱例6-3两条练声音型音区都为八度:a是琶音式过渡,在g-c各区域会从低音区到中音区跨越(随着音区上移或变成中音区到高音区)。以女高声部为例:低音区容易苍白无力,会增加真声的比例以求得较为结实的音响;中音区比较好控制,但易被忽视而导致位置掉下来,音色变得暗淡;高音区又容易因为肌肉群的紧张而导致声带紧张,音色失去了应有的光泽。转换的时候,保持气息与共鸣的平稳是关键,特别是换声点上,良好的气息控制会抵消因肌肉状态改变带来的音色变化,从而达到两个音区音色的自然统一。谱例6-3a有一个过渡,气息更以平稳,b是直接八度大跳,需要肌能具有更好的控制力,当然如能解决音色良好过渡的问题,得到的锻炼更大。
谱例6-3适合任意一个声部进行音区统一训练,同时还可以针对每个声部要求进行音色的训练,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的队伍特征设计相应的训练。
通常情况下,女高音声部要亮而清,同时还要轻巧,有一定的灵活度,因此在设计练声音型的时候,要有连有断。谱例6-4a的训练目的就是要锻炼女高音明亮、轻巧的音色特征。注意:第四个音要提位,但不要过于用力,以免破坏音色的统一,跳音要充分利用横膈膜的弹跳力,保证跳音的连贯与轻巧;随着音区不断升高,气息的消耗量会加大。
女低音声部的音色厚而柔,温暖而深情。谱例6-4b练习目的就是通过“o”圆润的音色来带动“i”母音,使后者具有更好的共鸣,达到两个母音在音色上的统一。
男高音声部的音色亮而透。谱例6-4 c中的第四个音要提位,到高音区后,这一大二度上行能够使男高音音色透亮,又不至于因为音程过宽而不好控制。男高音的高音区是最难控制的音区,因此音程跨度不能过大。(www.chuimin.cn)
男低音声部音色要求淳厚、结实而富有磁性,松弛而不垮塌。谱例6-4d中“o”母音以及音型最后的下行四度就是要训练男低音的音色特质,而“ü”则是为了提高男低音的发声位置,跳音是为了克服男低音拖沓的缺点,增加其灵活度。
【谱例6-4】
练声音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千变万化,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任何一条练声音型的设计都是有一定训练目的的,任何无目的的练声基本上不能给音色带来多大的改观。在训练中,还可以将某一需要排练作品的声部拿来直接作为练声曲,这样既有针对性又可以节省排练时间,是一种好的方法。无论哪种音色,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强而不燥、弱而不虚、松而不散、实而不堵。
拓展练习
A.音色对比训练:一个人在同一个音高上,通过改变共鸣状态来获得不同的音色,比较不同共鸣状态的音色变化。这一练习可以在多个音高上反复进行,并找到真正高位置的声音。
B.音色渲染训练:一人演唱小字一组d音,同声部的另一人在相同音高以ppp的力度逐渐加入,再逐渐加入其他声部的人员。注意聆听其中音色的细微变化。
有关合唱训练的文章
针对个体的声音训练是合唱训练中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在个体训练中,音色的训练要针对不同的个体使用不同的手段并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可以设置一些共性的训练。谱例6-1a是哼鸣训练,目的是在歌唱的时候有比较好的发声位置。谱例6-1d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高位置,并通过“a”母音的良好转接,将这种高位置的“透亮”音色传递到“a”母音上。......
2023-10-18
第66小节第二拍进入的第一男低音要模仿男高音音色,因为距离较近,第二、三男低音声部不能太厚,否则影响声部的清晰度。这种音色的变化需要训练者主动对作品进行细致分析后,有逻辑的设计。......
2023-10-18
在上一节讨论过,作品中的音色变化非常细腻,这种音色变化不仅可以用在横向上,也可以用在纵向上,通过不同声部间音色上的对比来增强某个声部的独立感。第9小节[1]女高声部的主题动机无疑是最重要的,广州方言的“做紧咩”声音位置高而前,音色明亮,力度中强,但是第三拍“咩”字完成咬字之后的第二个八分音符位置要略弱一些,但要自然,不可有明显痕迹。同样采用“橄榄型”的力度模式,动机后接长音要立即弱下来。......
2023-10-18
任何一个合唱队伍都要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这一因素是决定整体音色的关键所在。首先,训练者的审美价值取向。其次,训练要求程度也是整体音色形成中的变量。严格的训练者更能够贯彻自己对音色的要求,更能获得理想的音色。再者,在基础训练投入的时间越多,训练周期越长,合唱团的整体音色会更为成熟,控制音色的技巧更加灵活。当然,通过努力刻苦的训练来补齐自身短板,是更为积极的方式。......
2023-10-18
小组训练是个体到声部的过渡,良好效果的小组训练会提高声部训练与整体训练的效率。下面将提供几种常用的辅助手段。但如果要强调其古曲的特点,突出民族风格就要获得一种清亮的音色。每位训练者都会有自己独到的有效方法来获得目标音色。以上仅仅是笔者及部分训练者常用的、觉得比较有效的方法,训练者可以根据自身与队伍的优势采用不同的方法,或综合各种方法进行训练,以获得理想的目标音色。......
2023-10-18
在个体构成中,接受音乐专业训练个体的比例与个体对合唱艺术的兴趣度对音色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具有普遍性,可作为音色训练中的参考因素。通常来说,合唱团的个体构成中接受过音乐——特别是声乐专业训练的比例越高,或者个体对于合唱艺术的兴趣程度越高,越有助于良好合唱音色的形成。......
2023-10-18
音乐记忆能力对于任何一个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合唱队员,良好的记忆能力能够提升识谱的进度,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进而提升排练的效率与演唱的水准。训练节奏记忆能力的办法有多种,主要有模唱、快速记忆、节奏唤醒等。这种方式节奏长度可以在4~8拍之间:太短则达不到记忆训练的效果,太长会因难度过大而影响训练的进行。......
2023-10-18
将长音练习放在此处是因为在演唱长音的过程中,要保持音准一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间会产生微音准问题。在训练中,个体的气息保持是一个难点,在进行了几组双人练习后,可以逐渐加入人员,要求队员采用合唱中的循环换气[9],以保证长音的有效延续。这种长音的练习也可以改成短促的同音反复练习,即一个人用断唱的方式多次重复一个音,要求所有音之间尽量不要有偏差,以中速为好。......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