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音准的概念来源于提琴上的“微调”——大、中、小提琴上安装在琴码上的被称为“微调”的装置,用于琴弦细微音差的调整。在合唱中,除了一些明显的错音、不在调性以及较大的偏高偏低之外,绝大部分音准问题都是“微音准”问题。在一开始就重视微音准的训练,让队员重视音准的细微差别,将为队伍的整体音准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5-09-30
事实上,相比专门为音准训练而设计的练习,作品的实训来得要稍单纯一些,因为专门的训练都是将各种情况集中在短小的例子里,而在现实中,不可能将所有的技法都堆积在一个作品中,特别是一些结构短小的作品,所用技法与手段也相对单一。为了尽可能多地说明问题,本节以混声合唱《嘎达梅林》(内蒙古民歌,朱践耳改编)的第一部分为例进行训练要点讲解。
这首作品为羽调式,第一句为单旋律,恰好可以将其横向音准研究清楚。从五度相生律角度看,羽调式的音准要求为:羽音平唱(0音分)、宫音低唱(294音分)、商音低唱(498音分)、角音略高唱(702音分)、徵音低唱(996音分);低唱偏多,小三度、纯四度、小七度略窄唱,大二、大三度、纯五度与大六度略宽唱;主音上方除纯五度(角音、属音)略宽唱外,其余的音程都是窄唱,因此带来调性柔美而抒情。
横向音准如谱例4-9所示,这里不再赘述。二声部从第二句(第12小节)开始,总体上看是一句并列型的对比型复调,但其中细节上又有一些区别:第12小节到第15小节第二拍的对比型要强一些,后三个音是和声性的写法。训练前,先找到几个重要的节奏点(方框处)——时值相对较长、节拍重音、终止等地方,然后将其中的音程单独挑出来做音程练习,等找到了音程的谐和感,再连起来。如:第一个音程是大六度,这里的纵向音准上参照纯律要窄唱,故徵音高唱,角音平唱,通过微音准的调整,直至出现共振感;接下来几个节奏点同样要如此训练,要明确要求哪个音要高唱或低唱,然后可以将两个声部按这一要求演唱,甚至可以与原单旋律的音准要求进行演唱逐个对照,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再连起来,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让这些细微的要求变成一种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尽管在实际演唱中并不可能做到每一个音都十分精准,更不可能频繁变换律制要求,但通过训练,有意识地将一些音进行微调是完全能实现的;在这方面,灵活实用的指挥手势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谱例4-9】
训练者还可以找更多的实例片段进行训练。如《葡萄园夜曲》(吴国平词,陆在易曲)、《阳关三叠》(古曲,王振亚改编)、《把我的奶名儿叫》(黄宗英词,瞿希贤曲)、《云飞天不动》(广西民歌,瞿希贤改编)等,这些都有风格多样的二声部合唱片段。
【注释】
(https://www.chuimin.cn)
[1]杨鸿年:《论合唱音准问题(一)》,《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第25页。
[2]说明:由于本章讲两声部的训练,因此此处只举两声部的例子,涉及多声部的更能说明问题的将在后文继续讨论。
[3]关于“合唱意识”将在后文专门论述。
[4]林华、叶思敏:《复调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25年,第139页。
[5]林华、叶思敏:《复调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25年,第145页。
相关文章
微音准的概念来源于提琴上的“微调”——大、中、小提琴上安装在琴码上的被称为“微调”的装置,用于琴弦细微音差的调整。在合唱中,除了一些明显的错音、不在调性以及较大的偏高偏低之外,绝大部分音准问题都是“微音准”问题。在一开始就重视微音准的训练,让队员重视音准的细微差别,将为队伍的整体音准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5-09-30
但更为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对于音准的训练严格要求,要丝毫不妥协!这里只提供针对作品音准训练的一种方法与思路,以《云飞天不动》的引子与A段为例。类似的音准训练是实际作品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但却不是唯一的,每一个训练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优势,针对具体作品设计更多音准训练辅助手段。[4]这里只针对音高旋律训练方面展开必要的分析,并不作作品的全面技术分析。......
2025-09-30
中音区总是更好控制音准,因此练习选择在标准音开始,谱例2-1就是从a1到降b1的滑唱练习。以上行为例,在滑唱的过程中可以分几步:第一步,直接唱a1-降b1;第二步,在两个音中间经过一个升1/4音的a1再到降b1,理论上这区间将100音分分成了两个50音分;第三步,在a1-升1/4音a1—降b1中间再平分,在半音间设置了三个点,用以观察音准的变化;第四步,直接进行无停顿的半音滑唱练习,在练习中,可以先上行再下行。......
2025-09-30
《云飞天不动》是作曲家瞿希贤先生采用两首广西民歌改编的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音乐朴实动人、意境深远。这首作品有几个显著特征:典型的民歌风格音调,独特的节拍节奏以及多样的调性转换。作品结构为清晰的再现三段体。这些和声处理方式都是为了保持作品的民族风格而采用的技术手段,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2025-09-30
事实上,在合唱中,纯律的使用还是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由于在多声部合唱中,建立在泛音列基础上的纯律带来的音准概念更容易得到谐和的多声部效果。由于本章的音准探讨仅仅涉及单纯的音级,依据的是纯律的标准,因此关于这些音准的要求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进入实际作品中会有一些差别。......
2025-09-30
音乐记忆能力对于任何一个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合唱队员,良好的记忆能力能够提升识谱的进度,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进而提升排练的效率与演唱的水准。训练节奏记忆能力的办法有多种,主要有模唱、快速记忆、节奏唤醒等。这种方式节奏长度可以在4~8拍之间:太短则达不到记忆训练的效果,太长会因难度过大而影响训练的进行。......
2025-09-30
在音乐表达中,尽管要求严格按照乐谱节奏诠释,但不是所有的节奏都要完全按照记谱来表演,为了更好地挖掘作品的音乐性,在表演中往往会在个别地方有一定的自由度。音乐中节奏的准确度与自由度都很重要,但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2025-09-30
在合唱音准中,唱准小二度是关键,这一最小音程因其不谐和、不稳定、音差小、旋律性欠缺等诸多因素,音准相对来说比较难把握,因此,练习好小二度是音准训练中的关键。参照例2-2a第二行谱,每一个小二度都由一个变化音级与一个自然音级构成。上述原则适用于所有非调内音程、和弦的模唱与构唱,下文不再赘述。......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