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小调中,由于#ⅶ级音带来了一个增二度,在演唱的时候应该将#ⅶ级音高唱,由此强调增二度的音响特征,以加强解决到主音的期待感。......
2023-10-18
鉴于七声调式中偏音的可变性,以及七声调式和弦与大小调式的和声易混淆,同时也为了后文的阐述更加简单清晰以及加强五个正音级的训练,本节只选用五声调式进行训练。五声调式的音级之间有其独特的倾向,以小三度、大二度为主的调式音阶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首先,宫、商、角、徵、羽五个调式分为三类:徵类色彩包括宫调式与徵调式;羽类色彩包括羽调式与角调式;商调式介于两者之间[1]。其次,在五声音阶中,作为支柱的属音和下属音不一定完整,缺少的支柱音可以由二度或三度音来替代;再者,五声调式的和弦除了三度叠置,还会有二度、四度、五度叠置和弦,在练习五声调式的琶音时,会出现音阶级进式的音组。
在五声调式和弦的选择上遵循以下原则[2]:首先,只选用正音级构成的和弦,不考虑有偏音的和弦;其次,和弦的组成以主音、正副支柱音为主,上下导音为辅,对于缺少正副支柱音的调式,则采用与其相邻的上下导音作为替代;再者,和弦由四个音构成,两头为八度重复音,非三度叠置的和弦不做转位练习;最后,为了体现五个调式之间的关系,加强练习时的音响对比,这里采用的是同主音的五个调式,可以发现相邻两个调式只是一个音级的半音之差。
1.五声宫调式
三分损益法(五度相生律)最开始的五个音就组成中国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实际上,三分损益法产生的任何五个相邻的音都能形成中国五声音阶)。因此,在演唱五声性旋律的时候,尽量按照五度相生律的要求来演唱——即每个五度音都叠加702音分的方式,因此,音级会比钢琴略高;除了前两个音,五度相生律其他音级也比纯律高一些,当然,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对待。
谱例3-3中,Ⅰ和Ⅵ级都是三度叠置,结构稳定,为保证声部进行的稳定性,后者采用了三音先行的类似转为模式;Ⅴ级是一个四度+二度的结构,为了保证和弦结构的固定,在连接上有跳动,演唱起来略有难度,需多加练习。宫调式色彩比较刚、亮一些,演唱时,注意大三度、大六度要宽唱。
【谱例3-3】
谱例3-3中,为了增加五声调式和声的民族化音响特征,和弦的琶音练习还可以做变形——即加音练习,如Ⅰ级+六度音[3]、Ⅵ级+二度音、Ⅱ级+七度音等,形成民族风格更浓的和声。
2.五声徵调式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宫调式与徵调式都关系最近。而徵调式因为正副支柱音(属、下属)齐全,其色彩更为明亮,和声序进更为完整,演唱时要注意把握好四、六度音(下导音、副支柱音)的宽唱。
【谱例3-4】
3.五声商调式
从音阶上来看,五声商调式是一个对称调式,其调式色彩介于徵调式与羽调式之间。商调式中除属、下属音有着重要的角色外,其下导音的作用也非常突出,因其可构成一个大三和弦,但又很不稳定,故和声上的倾向感非常强。在演唱商调式音阶时,四、七度音要宽唱;在演唱琶音的时候,注意和弦序进中的声部感觉。
【谱例3-5】
4.五声羽调式(www.chuimin.cn)
羽调式色彩柔和,主和弦是一个小三和弦,故调式感稳定。在演唱时,同样要将四、七度宽唱,连续的纯四度进行音乐高亢而辽阔。琶音中,Ⅲ-Ⅴ级的音区跳度比较大,连接音程是小六度,在练习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加一个主音(羽音)作为过渡练习。
【谱例3-6】
5.五声角调式
角调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调式,尽管它的色彩分类与羽调式同类,但由于其上导音是一个小三度,倾向性不够,更重要的是其没有属音,因此调性感极不稳定,需要不停地强调主音来增强调性,因此,在实际作品中这类调式并不多见,在合唱作品中更少。但独特的调式色彩,使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五声角调式的六、七度音要宽唱,这样会增强下导音到主音的倾向性。
【谱例3-7】
以上五个调式音阶与琶音同样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模唱与构唱,且可以分别采用固定调、首调唱名法进行不同的练习。
6.关于偏音
毫无疑问,在实际作品中,民族调式的偏音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这里要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偏音是最能够反映我国民族调式风格特征的音级,但因其在不同的地域又有差异,故只能视具体作品的风格特征而定。按照三分损益法生出的常用音级,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五声、六声以及七声调式(谱例3-8)。但也有一定的原则:“变”一类的偏音(变宫、变徵)应该高唱,“清”类偏音(清角、清羽)应该低唱。这种演唱方式涉及特殊的地域性作品——秦腔中的“欢音”“苦音”、潮州音乐中的“轻三”“重六”、湖南花鼓戏中的“#sol”、民间音乐中的“中立音”……不一而全,这些都需要更为细致的处理。
【谱例3-8】
拓展练习
A.选取一个大(小)调,按指定的和声连接做琶音练习:Ⅰ-Ⅵ-Ⅲ-Ⅳ-Ⅱ-Ⅴz/Ⅴ-Ⅴ-Ⅵ-Ⅴ7/Ⅱ-Ⅶ7/Ⅴ-Ⅴ7-Ⅰ。可转位连接,先做首调练习,再改为固定调练习。
B.以一个音为主音构唱所有的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各三种音阶(清乐、雅乐、燕乐)。
有关合唱训练的文章
针对个体的声音训练是合唱训练中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在个体训练中,音色的训练要针对不同的个体使用不同的手段并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可以设置一些共性的训练。谱例6-1a是哼鸣训练,目的是在歌唱的时候有比较好的发声位置。谱例6-1d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高位置,并通过“a”母音的良好转接,将这种高位置的“透亮”音色传递到“a”母音上。......
2023-10-18
(一)练习曲线数学技能是通过数学练习而形成的,因此,数学技能训练的规律实际上就是数学练习的活动规律,通常用练习曲线表示数学技能的形成规律。(二)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数学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成绩会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这就是成绩的起伏现象。在技能训练中,如果出现高原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指导他们改变旧的活动结构,采用新的方式方法,提高信心,突破高原期,争取新的进步。......
2023-08-13
相比主调作品,复调织体的合唱作品声部关系要复杂得多,主要是因为复调技术的多样性。谱例7-4截取了作品第一段的后半部分与第二段来阐述复调作品的声部关系处理方式。男低音声部的力度要与第一女低音相近,第21小节应有所渐强,在演唱“绒上”时与男高音一起强调,短时间变为这个小节突显的声部。第二女高音用温厚的音色与女低音声部组成和声长音填充在内声部,力度要仅次于男低音声部。......
2023-10-18
事实上,在合唱中,纯律的使用还是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由于在多声部合唱中,建立在泛音列基础上的纯律带来的音准概念更容易得到谐和的多声部效果。由于本章的音准探讨仅仅涉及单纯的音级,依据的是纯律的标准,因此关于这些音准的要求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进入实际作品中会有一些差别。......
2023-10-18
其中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都是四分音符,每拍一个音。(四)生活中的趣味节奏型谱例15谱例16谱例17谱例18谱例19谱例110谱例111谱例112掌握了一定的节奏基础和记忆方法后,先从简单的节奏型组合开始练习,逐渐增加节奏型的难度和节奏型组合的长度,始终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更快速地辨认节奏型并模仿,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2023-11-24
音乐记忆能力对于任何一个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合唱队员,良好的记忆能力能够提升识谱的进度,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进而提升排练的效率与演唱的水准。训练节奏记忆能力的办法有多种,主要有模唱、快速记忆、节奏唤醒等。这种方式节奏长度可以在4~8拍之间:太短则达不到记忆训练的效果,太长会因难度过大而影响训练的进行。......
2023-10-18
和声性织体的合唱作品是指织体构成上各声部间基本同节奏、纵向上以柱式和弦为主的作品。这类作品的音响特征是:音响高度融合,声部特性被消减到最小。混声部无伴奏合唱《夜莺》的第二句就是一段典型的和声性织体。第12小节是原位三和弦,可以严格遵循这一原则,这样较强男低音产生的共鸣可以很好地将上方三声部拢在一起。两个男声声部音色要尽量用半声,以保证整体音响的透明。......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