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合唱训练:小二度的模唱与构唱

合唱训练:小二度的模唱与构唱

【摘要】:在合唱音准中,唱准小二度是关键,这一最小音程因其不谐和、不稳定、音差小、旋律性欠缺等诸多因素,音准相对来说比较难把握,因此,练习好小二度是音准训练中的关键。参照例2-2a第二行谱,每一个小二度都由一个变化音级与一个自然音级构成。上述原则适用于所有非调内音程、和弦的模唱与构唱,下文不再赘述。

在合唱音准中,唱准小二度是关键,这一最小音程因其不谐和、不稳定、音差小、旋律性欠缺等诸多因素,音准相对来说比较难把握,因此,练习好小二度是音准训练中的关键。无论哪种情况,演唱旋律小二度的时候都有一种由极其紧张到突然解决的感觉,有由密集到宽敞的发散感。对于音程的感觉会有差异,也难说清楚,更多的还是要通过精准的训练,找到小二度所需要的宽度,但保持音程的某种感觉对于表演中的音乐性却是必要的。

1.模唱

模唱有调内模唱、任意高度(调外)模唱几种方式,模唱不是简单机械地跟着钢琴唱,而是要找到两音之间的倾向关系再演唱,同时通过听觉来分辨音的准确度并实时调整。无论是模唱还是构唱,任何音程在演唱的时候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低唱、高唱、平唱以及两音之间的倾向性,调内音程表现得更为明显。

【谱例2-2】

谱例2-2a是C大调调内小二度,分自然音与变化音两类。根据杨鸿年先生的观点,在演唱小音程的时候应该单向缩小,即上行小二度起音要平唱,第二个音要低唱;而下行起音平唱,第二个音要高唱[10]。因此,在上行演唱mi-fa、si-do的时候,fa、do都要往低处唱一些,其实就是微低一些;而下行则需把mi、si两音唱的微高一些;具体高度以是否有完满的解决感作为参照。带有变化音的小二度有两种情况:一是离调变化音,二是调外变化音。离调变化音实际上还是调内变化音。参照例2-2a第二行谱,每一个小二度都由一个变化音级与一个自然音级构成。这里的变化音其实属于自然音级的附庸,连续模唱下来,调性还是在C大调上。在演唱的时候,除了遵循前文关于半音上下行原则外,变化音级到自然音级应该有明显的倾向性。

在练习的时候,钢琴只能作为辅助,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弦乐为辅助训练;若无弦乐,训练者要充分带动队员的听觉来分辨:钢琴先弹奏一个音程,训练者根据音准要求演唱此音程,让队员分辨其中的差别,然后再由队员演唱。建议:尽量单个演唱;可以尝试使用手机上的音频软件进行监测与录音等辅助手段。

在练习半音模唱过程中,为了让队员感受多声部的效果,同时更容易在多声部中找到合适的音准,可以在钢琴和声的伴奏下进行模唱:钢琴先弹奏单个音程,队员模唱的时候弹奏和声。谱例2-2b的和声诠释了调内半音的进行关系:这些半音进行基本上是由副属和弦带来的,在和声关系上倾向于其临时主和弦,随之变化音也要倾向到自然音。除了最后三个音扮演的是降3音的角色外[11],这里的变化音在副属和弦中基本上扮演“导音”和“七音”的角色,因为加入了和声而不是单声部了,按照纯律中“大半音”的概念,演唱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调整:上行时变化音是副属和弦的3音—即导音,需要低唱;下行时变化音是副属和弦的7音,需要高唱。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接近纯律“大音程”的要求,以求得更为圆满的解决感。

正常情况下,减和弦Ⅶ级是不能作为副主和弦的,谱例2-2b有标记小节和声进行的方式,如此设计仅仅是为了突出半音在多声部中的倾向性。

任意音高的小二度其实就是调外小二度,因为没有明确的调性归属,也就没有和声功能倾向,在这里则以十二平均律为参照。调外小二度同样还有其自身固有的倾向:即升号音向上倾向,降号音向下倾向[12]。谱例2-2c中,无论是起音还是第二音,作为变化音都要倾向平唱的自然音(即钢琴的白键音),升号音要向上倾向自然音,降号音向下倾向自然音,因为在视觉与听觉上,人们都习惯于以自然音为基础的。当两个音都为自然音时,考虑用纯律大音程的标准,上行时起音低唱,第二音平唱,下行时起音平唱,第二音低唱。上述原则适用于所有非调内音程、和弦的模唱与构唱,下文不再赘述。

2.构唱(www.chuimin.cn)

通过大量的模唱在脑海中建立了小二度的音程宽度概念后,就可以进行构唱。构唱的要点主要在于:无论在哪个音上构唱,都必须要在脑海里有一个明显的键盘,要明确是哪个音到哪个音,否则就会毫无方向,这一要求也适用于其他任何音程的构唱。

构唱练习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如谱例2-3a所示,钢琴上给出一个a音,队员唱“la-降si”“la-升sol”,这一步就是要将所给音带上,分别向上向下构唱小二度;第二步,钢琴给一个a音,队员直接唱“降si”“升sol”,不再唱所给音(谱例2-3b);第三步,连续构唱,即钢琴给一个a音,连续向上构唱,如谱例3-3c中,听到“la”后,唱“升la-si-do-升do……”。连续构唱也可以采用以首调中的“mi-fa”(也可以“si-do”)半音为模的方式,即在构唱的时候(上行)内心将前一音当“mi”,后一音当“fa”,随后又以构唱出的音当“起音”(内心想“mi”)构唱后面的小二度(内心想“fa”)……以此类推,下行反之,将这种熟知的半音感觉挪到各个音高上(谱例3-3c)。

【谱例2-3】

音程的构唱要以听觉检验为首要手段,也可以采用手机软件进行检验,但不可依赖。

3.半音练习曲

针对小二度音程设计的练习曲可以集中有效地提高演唱小二度的音准,但是毕竟是极不谐和的小二度,因此在演唱的时候更要注意音乐性。谱例2-4中,a是建立在C大调基础上的半音练习曲,所有的半音都是夹在同一个自然音级中间形成的辅助性进行,整体上形成隐性的C大调音阶进行,便于把握音准。在练习的时候,小节之间的自然音进行要有调性倾向性[13],半音进行建立在稳定的调式音级进行基础上。特别要注意,除个别小节外,a中前一小节第二音与后一小节第一音形成增一度,这一半音也形成另一条隐伏半音线条。

如果说a是一首辅助型的半音练习曲,谱例2-4b则是一首环绕型半音练习曲。这一练习曲同样也是建立在C大调音阶基础上,以两小节为一个单位半音模进;两小节的六音模进组以一个调式音级为中心,上下方各有一个半音环绕其进行,第六个音是两组之间的连接与过渡。在演唱时,注意调式音级之间按照其规律唱,上行时第二、四个音要低唱,第六个音要高唱,倾向下一个调式音级;下行降号音要低唱,升号音要高唱。在这一练习曲中,除了小节第一个音形成C大调音阶外,还有两条主要的隐伏线条:首先,每个模进组的第2小节连起来形成完整的半音阶;其次,模进组在上行时第二音与第六音构成等音,下行前一组第三音与后一组第一音构成等音,连起来形成等音线条;各组等音的音准并不相同,升号音要比降号音略偏高,如第一个六音组中互为等音的升C比降D要高一些。

【谱例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