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合唱训练:微音准训练对音准打下良好基础

合唱训练:微音准训练对音准打下良好基础

【摘要】:微音准的概念来源于提琴上的“微调”——大、中、小提琴上安装在琴码上的被称为“微调”的装置,用于琴弦细微音差的调整。在合唱中,除了一些明显的错音、不在调性以及较大的偏高偏低之外,绝大部分音准问题都是“微音准”问题。在一开始就重视微音准的训练,让队员重视音准的细微差别,将为队伍的整体音准打下良好的基础。

微音准的概念来源于提琴上的“微调”——大、中、小提琴上安装在琴码上的被称为“微调”的装置,用于琴弦细微音差的调整。在合唱中,除了一些明显的错音、不在调性以及较大的偏高偏低之外,绝大部分音准问题都是“微音准”问题。

众所周知,在平均律中,半音的距离为100音分。事实上,由于人的耳朵在接受音乐的时候有±10音分的“宽容性”[5],在聆听音乐表演的时候,尽管从绝对音准的角度来说大部分都不是完全准确的,但听了也没有异样感;同一旋律由小提琴、钢琴等不同律制的乐器进行演奏,即便其各自都认为演奏是完全准确的,但律制决定了不同乐器在音准上的差异。作为聆听者也没有违和感,究其原因同样因为“宽容性”。这种情况在多声部的和声性作品中表现更为明显。在多声部作品中,由于和声具有“亲和力”作用[6],人的耳朵的“宽容性”则更大。

即便如此,无限完美的音准感永远都是音乐表演者的追求。即便听觉上有“宽容性”,但表演者绝不可以把它当作音不准的理由,相反,要通过对音准孜孜不倦的追求来缩小这种宽容的尺度。而训练者应该要求更为严格,因为合唱训练者的指挥所能够忍受的差异要小得多[7]。在现代音乐中,微分音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且细致,一些作品甚至细化到了1/8个半音,说明人对音高的感知力可以接近于绝对音高,这为合唱中的微音准练习的可能性提供了最好的佐证。(www.chuimin.cn)

“微音准”针对的就是这±10音分。实验表明,经过专业训练的耳朵可以分辨±2音分的差别[8]。在一开始就重视微音准的训练,让队员重视音准的细微差别,将为队伍的整体音准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