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从竞争到结合:IP与ATM的发展及MPLS的应用

从竞争到结合:IP与ATM的发展及MPLS的应用

【摘要】:IP技术和ATM技术是数据通信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两种主流技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IP与ATM之争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争论的焦点,但是两者最终还是走上了各取所长的发展的道路。另外,Ipsilon公司的IP交换,Ascend公司的IP导航器和Cisco公司的标签交换等都是将IP与ATM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交换技术,其中后两者都是向MPLS靠拢。目前,业界认为将第3层技术与第2层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MPLS技术是一个发展趋势。

IP技术和ATM技术是数据通信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两种主流技术。ATM技术是电信界的最高技术权威ITU-T精心设计,ATM论坛也积极参与了标准化工作。IP技术是最成功的无连接分组技术,IETF负责着TCP/IP协议的标准化工作,到目前为止所形成的RFC已经接近3275个。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ATM将最终取代IP技术,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一统天下,网络的发展方向将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但是由于Internet高速发展造成了TCP/IP协议迅速广泛普及,路由器技术和IP技术自身的进步使IP技术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IP与ATM之争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争论的焦点,但是两者最终还是走上了各取所长的发展的道路。

ATM支持IP并帮助其构造骨干传送网,解决了传送速率问题,从而提高网络性能,降低设备成本,增加可管理性,提高可扩充性等。然而,传统ATM信令支持IP连接存在几个问题:人们在网上冲浪时,基于Web访问的HTTP连接时间很短,域名解析与HTTP传送的数据量很小,况且IP流量在快速增长,若将IP数据流一对一地映射到ATM SVC上,会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耗费在建立与拆除ATM连接上,且对ATM交换机呼叫处理能力要求太高,会引起长呼叫建立时延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与IP业务流相应的VC连接数存在指数增长O(N2)问题。

事实上,ATM QoS寻路,流量规划,带宽管理,拥塞控制等优势都是IP所缺乏的,也许最好的方法是将IP与ATM结合起来,这样IP就可以轻松获得ATM的特性。

关于ATM与IP结合的技术,ATM论坛标准化了局域网仿真(LANE)和基于ATM多协议[33](MPOA);IETF标准化了ATM支持经典IP(IPOA),且正在标准化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ITU-T SG13在GII的工作计划中也增加了IP与B-ISDN及其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另外,Ipsilon公司的IP交换,Ascend公司的IP导航器和Cisco公司的标签交换等都是将IP与ATM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交换技术,其中后两者都是向MPLS靠拢。上述的IP与ATM技术可分成两种模式:即重叠式和集成模式,如图3.3所示。

重叠模式采用标准的信令(ITU-T或ATM论坛),IP和ATM各自定义自己的地址和路由协议,ATM端系统需分配IP地址和ATM地址,需地址解析协议(ARP)。其缺点是重复的地址分配和路由协议导致传送IP的效率相对较低。集成模式在建立连接时不采用标准ATM信令,仅利用了ATM的信元交换的基本功能,采用IP路由协议(如OSPF,BGP),ATM端系统只需分配IP地址,ATM交换机是一个多协议的路由交换机。其优点是不需要IP/ATM地址解析,传送IP的效率相应的提高。

(www.chuimin.cn)

图3.3 IP与ATM结合模型图

经典IPOA解决了ATM支持IP和ARP的问题,但子网间的通信仍需经路由器乃至造成瓶颈,不能有效实现IP/ATM的结合;NHRP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存在如何使目前路由器协议互通问题以及可扩展性问题。

LANE保护用户现有网络资源(如现有网卡和高层应用软件)等方面的投资,并能充分利用ATM优越性(高速、低时延),可以组成分布式工作组,不受地理区域的限制,优于传统的LAN,但存在不必要的广播数据占用广域网带宽问题。LANE互联须通过路由器解决,存在着时延和潜在的瓶颈问题。LANE在路由选择过程中存在网络层地址(IP地址)与MAC地址以及MAC地址与ATM地址间两级解析,降低了效率,同时LANE存在广播风暴和不安全问题以及网状的VCC数随LANE的数增加使网络规模受到限制,可扩展性差。

MPOA将LANE与NHRP结合起来,利用NHRP为不同的LANE间建立直接连接,解决不同LANE通信时的瓶颈问题。同时,通过长短流的区分来缓解SVC建立问题,但如何最佳检测长短流和何时拆SVC最佳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MPOA中同一LANE若跨广域网也存在广播数据消耗广域网带宽的问题。由于NHRP的响应时延和SVC呼叫建立时延使MPOA存在可扩展性问题,不适合广域网的应用。另外,由于其协议过于复杂,几个厂家开发的设备还存在着互操作性的障碍。

由于IPOA,LANE与MPOA标准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虽有一些公司标注产品可用,但互操作性差。目前,业界认为将第3层技术(如IP路由)与第2层技术(如ATM)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MPLS技术是一个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