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级宦官杜茂与民众的捐资合作

高级宦官杜茂与民众的捐资合作

【摘要】:咸阳铁塔铭文中现存捐建人名共1260个,可分为三组:一是告老还乡的高级宦官杜茂及其弟杜继芳,其名见于铁塔基座入口的匾额和第2层显要位置,铭文称其“铸造千佛宝塔贰层”。退休回到咸阳后,杜茂与其兄弟捐造铁塔,建成时他已七十高龄。另一位捐建大户杜廷先及其家人“发心铸造铁塔一层”,应当也是当地的杜姓大族,以大字留名于第3层。其他留名于第1层的捐建人,地位介于杜廷先与普通信众之间。

咸阳铁塔铭文中现存捐建人名共1260个,可分为三组:一是告老还乡的高级宦官杜茂及其弟杜继芳,其名见于铁塔基座入口的匾额和第2层显要位置,铭文称其“铸造千佛宝塔贰层”。二是当地其他大户,以杜廷先为代表,其名见于第3层塔身,铭文称其“铸造铁塔一层”;其他诸位则散见于第1层塔身天王像旁,字体较小。三是数量众多的普通信众,位于第1层檐上博脊,第2层南、北面塔身,以及第 4 层至第9层塔身各面。这些部位密布贴铸的小佛像,每个佛像附不同的佛名和捐建人名。现可辨认的佛名共980个,加上磨损的,原本应能达到千佛。与历史上许多民间的宗教建筑项目相似,咸阳铁塔的捐建人由少量主要捐资者(大户)和大量零散捐资者(散户)组成。

表12-2 咸阳铁塔现存重要铭文索引表★

★塔身还有部分施工时用的编号未收入本表。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所在层数增高,捐建人的重要程度递减。

杜茂及其家人除了题名于铁塔匾额,还以大字铸写于第2层,无疑是出资最多、影响最大的一家。杜茂是本地人,曾任“钦差守备镇守湖广地方等处司礼监管文书房”太监。其墓于1986年在北京海淀发现,并有墓志出土,可资进一步解读。杜茂的墓志对其身世有较详细的介绍,择其要者录出如下:

(杜茂)“世为陕西咸阳人。父三聘,母王氏。以嘉靖庚子[十九年,1540]十一月二十日辰时生。……嘉靖三十八年[1559]选入司礼供事,寻掌经厂掌司。万历壬辰[二十年,1592]擢文书房,兼署惜薪司,历左右丞,随升太监,掌天下诸司章奏。……甲午[二十二年,1594],敕为承天督护。……兴国属汤沐地,榷采者鹰攫鸷击,无所不至,万姓不啻汤火。天子谴归原使,而以其职受之公,公领其事,即极力为民请命。请蠲全楚矿额之半,请免方物买办之扰,请留积羡以充赈济之饷……楚人方倚公为杜荆公,而公乃以疾告归。天子不欲久劳此重臣,故准以驰驿还。今上嗣登大宝追念耆旧,复晋公于乾清宫近侍、司礼监秉笔太监。公方欲鞠躬尽瘁,抒其未罄之忠荩,无何竟以疾终。是为泰昌之元年[1620]十月二十八日也,距公生时得年八十有一。公弟继芳(中书舍人),侄维翰(国子生),甥赵钦(光禄寺署正),公之名下高进等,以是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葬公于阜成门外八里庄之原。”[28]

据墓志,杜茂52岁时进入文书房。2年后,万历皇帝派其外镇,任湖广承天守备,监管明显陵事务。万历二十九年(1601)任矿监税使,名义上负责湖广的矿税征收,此事《明史》亦载[29]。退休回到咸阳后,杜茂与其兄弟捐造铁塔,建成时他已七十高龄。从54岁到告老还乡,杜茂在湖广镇守了至少十年。承天府离当阳很近(图12-14),他可能在此期间去当阳见过著名的玉泉寺铁塔。而且,矿监税使的职责是遍寻矿冶课税(也常以矿税为由横敛脂膏),虽然墓志对杜茂在任上“请蠲全楚矿额之半,请免方物买办之扰,请留积羡以充赈济之饷……调停苦心无所不到”的记载必有溢美,但他在任十数年,极可能确实见过采矿、冶铸的情景。因此,不妨大胆推想,采用金属材料建塔,既有社会风气的因素,也很可能与杜茂的任职经历带来的对金属材料的偏好有关。

另一位捐建大户杜廷先及其家人“发心铸造铁塔一层”,应当也是当地的杜姓大族,以大字留名于第3层。其他留名于第1层的捐建人,地位(捐资数量)介于杜廷先与普通信众之间。

(www.chuimin.cn)

图12-14 咸阳铁塔区位图

底图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万历十年相关布政图

图12-15 铁塔捐建人来源分布图

底图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万历十年陕西布政图。铁塔周边半径10公里范围内的村庄是募捐的核心区域;铁塔周边半径40公里范围是募捐的扩大区域。

从第4层至第9层,塔下观者的目力逐渐不可及,大量普通信众只能以小字留名于此。第4层、第5层的铭文中出现了一些村庄名,表明信众的来源。来源村庄大多分布于铁塔周边20公里内,尤其10公里内的北贺村、南贺村、本村(北杜村)出现次数较多(图12-15)。由此可知咸阳铁塔的募捐范围主要就在本地。遗憾的是从铭文中并不能确切判断每个地名所辖人名数量多少,因此无法量化分析咸阳铁塔募化来源的确切分布。

第8层的记录显示了更远一些的募捐来源。其中,“秦府门官”“永兴府宗室”“保安府宗室”分别指位于西安府内的秦王府、永兴郡王府、保安郡王府。永兴郡王府位于秦王府城西南一里,保安郡王府位于秦王府城西半里[30]。后卫位于西安城内秦王府城东北约半里[31],可能是西安五卫中的后卫。

北杜镇据秦王府城、醴泉县、西邓村、渭北村的距离都在35至40公里左右。这几处地名将咸阳铁塔的影响范围大致框定在半径40公里的圈内。

捐建人的职业并不像泰安铁塔那样列出明确分类,但从铭文中仍能判断出来源有城镇居民、村民、僧尼、明宗室人员、卫所军官等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