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妙峰禅师与工程技术

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妙峰禅师与工程技术

【摘要】:在此期间因水土不服,遍身生疥,几乎病死于宁波。憨山赴南方,妙峰赴芦芽山。可以说,妙峰禅师是活跃于万历年间的一位偏好使用砖、石、金属的知名“甲方建筑师”。妙峰禅师的材料偏好可能与其监造的追求永久、坚固的宗教建筑和道桥有关。

妙峰禅师是明万历年间活跃的著名高僧,成名后热衷于造道场、津梁等工程。这三座铜殿创建的直接原因是出自他的个人心愿,且铜殿的化募、铸造、安装都由他一手组织,因此有必要结合文献对妙峰禅师其人作一番考述。

万历年间另一位著名高僧憨山大师释德清与妙峰禅师交好,作有《妙峰禅师传》,收入《憨山老人梦游集》,可资考证妙峰之生平[16]。《宝华山志》《峨眉山志》也都录有相关内容,而《宝华山志》所录之憨山大师《妙峰禅师传》比《憨山老人梦游集》中的更通顺、完整,似版本更佳。从中可知:妙峰俗名福登,别号妙峰,山西平阳人,姓续氏。福登生于嘉靖十九年(1540),入灭于万历四十年(1612),寿七十三。他年少失怙,十二岁出家,后至山西蒲坂万固寺受业修禅,为山阴王朱俊栅(代国藩王的支系,别城蒲州)所器重。修行初有所成后,至南方游历修行。在此期间因水土不服,遍身生疥,几乎病死于宁波。据释德清《梦游集》,妙峰在此时有大参悟,释德清本人随后于隆庆元年(1567)在南京天界寺与妙峰初识。

隆庆六年(1572),憨山与妙峰于京城重逢。次年憨山随妙峰同带《北藏》藏经归蒲州(蒲坂),后同赴五台修行。

适逢万历皇帝求皇储,“先遣官于武当,圣母遣官于五台,时会方集于新寺”。妙峰与憨山二师,“以是年冬十一月[万历九年,1581]启会于塔院,明年壬午春三月[万历十年,1582]圆满,期百二十日。九边八省缁白赴会者道路不绝。每食不减数千人,从前所未有也”。二人以此成名,遂往隐居。憨山赴南方,妙峰赴芦芽山。十月后皇子降生,二人求储成功,自此与皇家结下因缘[17]。后慈圣太后派人访得妙峰出山,自此妙峰名声大噪,组织建设了一系列津梁、佛寺工程,“凡大工程他人不能成者,一请登料理,不久便即成。成则去之,不复过问。一生所兴大道场十余处,并其它工程”[18]

文献载妙峰所兴工程略如下表[19]

表12-1 史载妙峰所兴工程表

续表

(www.chuimin.cn)

由于妙峰禅师之“福德智慧与其忠诚”,“上自皇帝宰辅以迄士庶,无不敬仰信从而乐施之”[20],也更因其曾为万历皇帝启会求储成功,与皇家结下因缘,慈圣太后还发内帑为他创建的三座铜殿赐建配套殿宇设施。

从文献和实际遗存的建筑来看,妙峰禅师兴建的工程中,木、铁、铜、砖、石各材料类型的建筑均有,而以砖石类的塔、桥、无梁殿多为擅长,对金属建筑也敢于涉及。可以说,妙峰禅师是活跃于万历年间的一位偏好使用砖、石、金属的知名“甲方建筑师”。

妙峰禅师的材料偏好可能与其监造的追求永久、坚固的宗教建筑和道桥有关。而也正由于妙峰在上至皇帝宰辅、下至士庶的社会各阶层中的知名度,他发起的这场峨眉、宝华、五台三座铜殿的捐建行动才能既深入基层,席卷大半个中国,同时又获皇室资助。

妙峰禅师的记录留在了铜殿脊檩下皮的显要位置(819号):

“明万历三十五年岁次丁未六月十六日未时吉旦,赐紫沙门福登、钦依赐紫皇坛讲经沙门法须,仝立。”[21]

法须是圣光永明寺(显通寺)第一代方丈,其名号还见于铭文第478号:

“钦依赐紫皇坛讲经传贤首宗第二十六世兼僧录司左讲经督理,敕建护国圣光永明寺第一代十方主人法须。徒昌住、母吴氏,昌性□□□□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