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也是使用最多的铜合金种类,我国古代的青铜器就是铜与锡、铅冶炼而得的三元合金或二元合金。图10-1手持式XRF分析仪现场工作照片本书采用的合金名称,如无特别说明,指其在现代冶金工业中使用的概念。......
2023-10-18
贴金是用金箔贴饰在被装饰物体表面的工艺。早在距今3000多年的三星堆遗址中就已经有贴金箔的青铜头像。历史上佛教造像常用到贴金工艺,建筑彩画在宋《营造法式》时也已经有了“贴真金地”的制度。
贴金的基本步骤是在施画之前用鳔胶水通刷衬地,待鳔胶干后刷白铅粉五遍,然后刷土朱铅五遍,其次在衬地上刷一层熟薄胶水,然后贴金箔,用棉按实,待金干后,用玉、玛瑙(或生狗牙)磨压、增加其光泽。
现在仍可见到的使用贴金工艺的金属建筑仅有昆明太和宫铜殿。昆明铜殿主体外表面无明显金饰,文献亦未记载铜殿有表面金饰层。但昆明铜殿下檐内壁、梁枋、檩条上均有大面积金色装饰痕迹,位于红色层之上,现已剥落较为严重(图11-38,图11-39)。经笔者取样,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分析,推断此金饰为贴金工艺[43]。
昆明铜殿贴金工艺的具体做法,通过体视显微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可知:构件表面先上有一层漆;然后是比较细密的很薄的一层有机层,这应当是胶;接着是红色涂层,这是硫化汞(朱砂);最表层是金箔。朱砂层与金箔之间是如何结合的,实验没有观察出来。推测朱砂层与金箔之间应当还有一层很薄的胶层。
对比《天工开物》对贴金工艺的记载:(www.chuimin.cn)
“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内,竭力挥椎打成。……凡纸内打成箔后,先用硝熟猫皮绷急为小方板。又铺线香灰撒墁皮上,取出乌金纸内箔覆于其上,钝刀界画成方寸。口中屏息,手执轻杖,唾湿而挑起,夹于小纸之中。以之华物,先以熟漆布地,然后粘贴。”[44]
可知贴金工艺确有在漆层之上进行的,但此处又多用了一层朱砂作为红地。从保存效果来看,朱砂与金箔之间的胶结尚好,但朱砂层整体卷曲、剥落严重,可见在金属建筑表面用漆布地难以持久,可能与此有关。更多的金属建筑表面使用的是镏金而非贴金。
由于太和宫铜殿历经清光绪年间修缮,因此尚不能确定其表面贴金是否为清康熙始建时所做。
有关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的文章
“青铜”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也是使用最多的铜合金种类,我国古代的青铜器就是铜与锡、铅冶炼而得的三元合金或二元合金。图10-1手持式XRF分析仪现场工作照片本书采用的合金名称,如无特别说明,指其在现代冶金工业中使用的概念。......
2023-10-18
“五材并用”作为中国建筑中基本而重要的原则,理应常有讨论。这些研究都引发我们从材料视角思考中国建筑的历史与理论问题。近年来此视角下最重要的研究是陈薇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建筑材料应用发展史”课题,其成果陆续有论著发表。森佩尔的材料观是从材料处理的工艺和动机,以及面饰的象征性来进行论述。此外,笔者于2007年完成的硕士论文《中国古代铜殿研究》是对金属建筑的初步探索。......
2023-10-18
佛教对金的尊崇根深蒂固。[37]而佛身之相好庄严亦常被称为“金色身”,如《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38]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39]等。因此历史上佛教对铜、金的运用常见于为佛像塑铜像、贴金身,还有泥金写经等。[41]金价买黄铜,虽然是被佛经讽喻的事,但也正说明黄铜与金相似,能成为金的替代品。[44]由于黄铜在佛教中的重要性,高僧也常执黄铜器,以示其高品位。......
2023-10-18
在考古研究中,还应加强对金属建筑构件的关注。这是金属建筑产生初期的分野。这既与冶铸业的发展有关,也是与同时期建筑技术,尤其是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探索紧密联系的。......
2023-10-18
刹柱中还常安置经典[41],凝聚了佛塔的功能,佛塔倒成为刹柱的外部围护躯壳了[42]。这种顶部做成塔刹相轮的铜柱,实际上就可视作金属佛塔了。可见刹柱对佛塔来说,具有标志性、本质性的作用。同时,佛塔的刹柱却又并不是单纯来自印度的艺术形象与建筑技术,正如孙机先生指出的,“笮融之浮图如在重楼顶上立标柱, 则与汉代建筑的传统手法并无违碍之处”——汉代本土的建筑本也有在楼顶装标柱、装华盖的传统。......
2023-10-18
霍山铜殿设铜栏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文献中铜牌坊与铜殿并称,可见其地位重要。霍山玄帝宫在“各村俱有行宫,由是朝礼络绎不绝”,说明霍山铜殿在本地乡村社会中正统地位的建构是成功的,于明末清初成为当地一个影响较大的真武信仰中心。......
2023-10-18
中国古代金属建筑,无论铜殿还是铁塔、铜塔,都是宗教建筑。而且,李约瑟也注意到了中国古代的金属建筑,包括铜殿、铁塔,以及一些使用铸铁柱的殿堂。中国的铜、铁建筑为什么没能发展成近代框架结构的金属建筑呢?......
2023-10-18
最后,覆盖金泥的面层逐渐由白色变成淡黄色,水银气化净尽,黄金全部露出,火镀金的工作基本完成。[41]图11-38昆明铜殿檩、枋等构件上的金饰图11-39昆明铜殿槅扇内壁上的金饰可见,“渗金”也是用金泥附着于器物的表面,用火法镀金的一种金饰工艺,应当就是镏金工艺。镏金所费巨大,如1990年代对青海塔尔寺进行修缮时,仅小金瓦殿屋顶的镏金面积288平方米,就使用了黄金40公斤,每平方米耗金量为138.89克,镏金费用共402万元[42]。......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