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太和宫金殿使用黄铜作为建筑材料,在形制和外观效果上都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从黄铜使用史来看,武当山太和宫金殿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黄铜建筑,而且从现有研究、报道来看,它也是我国现存的大型铜合金铸件中最早使用黄铜的案例,这首先构成了太和宫金殿在冶金铸造史上的重要意义之一。......
2023-10-18
最典型的案例是武当山太和宫金殿内部的一组玄帝像设。玄帝坐于当中,其左有灵官捧册,右有玉女捧宝,两旁还有执旗、捧剑,脚下有龟蛇玄武(图9-27)。永乐皇帝对武当山工程中的玄帝像非常关切,曾要求审阅造像图样[23]。以朱棣对金殿工程事无巨细的关心程度,不难推知金殿的神像形象、配置肯定也都经他审阅,体现了他的设计主张。本书认为,要解读金殿像设的意义,玄帝的形象是一方面[24],而更重要的象征意义在于玄帝左右灵官、玉女手中的册和宝。
灵官捧册、玉女捧宝像可能是皇家“册宝”制度在明代道教最高级建筑——武当山金殿中的体现。册、宝是给皇帝、太上皇、皇后、皇太后等上尊号、谥号以及册封皇太子、亲王、公主、嫔妃的实物凭证。天子之宝玺是天子发号施令的凭证,册是皇帝受尊号、谥号的证明[25]。
《明实录》记载朱棣攻克南京后,被诸王、群臣奉上宝玺,拥戴即皇帝位的故事。[26]且不论这段故事的真伪,至少从中可以看出,宝玺是登帝位的必要条件。而收回册、宝,则意味着剥夺了皇族身份[27]。
在《明实录》《明史》记载的上谥号、尊号仪式中,需要进册、宝,且摆放方位均有明确定制。明代为册置左、宝置右,或册置东、宝置西:
图9-27 武当山太和宫金殿内的玄帝像设
(永乐二年三月)“庚午,礼部上册封仪注:一册立皇太子及封亲王仪注:……前一日,礼部同鸿胪寺官设诏案于奉天殿中,设节册宝案于诏案之南。节中、册东、宝西,各以次陈列。”[28](www.chuimin.cn)
“皇帝冕服御奉天门。奉册宝官以册宝置舆中,内侍举舆,皇帝随舆降阶升辂。……奉册官以册跪进,皇帝受册献讫。执事官跪受,置案左。奏进宝,奉宝官以宝跪进。皇帝受宝,献讫,执事官跪受,置案右。”[29]
从帝王的方向(面南)来看,册东、宝西也就是册左、宝右。
明、清北京紫禁城太和门前有一对石亭、石匮,可能就是上述各种册封仪式中提到的册、宝的象征性陈设。其摆放方位正是册(石亭)在左(东),宝(石匮)在右(西)[30]。在明及清初“御门听政”之重要场所设此石雕,是对皇权正统形象化的提示和象征。
与人间的太子受册封的形式相合,传说中真武大帝得道飞升的仪式中也须用到册、宝,以完成其由净乐国太子道满飞升,被册封为玄武大帝的过程。见《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录“玄帝圣纪”:
“玄帝降生于静乐之国,名招摇童光,号云潜氏。……是时,轩辕黄帝御世治民,岁在庚寅,九月九日凌晨……玄帝拱手立于台上。须臾,群仙、骑从、车舆、旌节降于台畔,非凡见闻。五真捧太玄玉册前进曰:奉帝命召自上升。玄帝祗拜。其词曰:上诏学仙圣童静乐国子,学玄元之化,天一之尊,功满道备,升举金阙。可拜太玄元帅,判元和迁校府公事。……宝印、龙剑、羽盖琼轮。……诏至奉行。玄帝拜帝命。”[31]
太和宫金殿中,玄帝、册、宝一应俱全,而且从玄帝的朝向来看,正是灵官捧册在左,玉女捧宝在右,与明代规制及故宫太和门陈设的方向均相吻合。朱棣敕建的两个最重要工程——北京紫禁城与武当山宫观中,都在显要位置布置了册宝主题的陈设,恐非偶然。由此不难体会,帝位的正统性问题显然是朱棣非常在乎的一个主题。
金殿中的这一组册、宝雕塑,不仅指代了玄帝飞升传说中的册与宝,与金殿、玄帝像一起,对神话传说进行了具象演绎,艺术地展现了真武大帝的传说;更重要的是,它暗合着人间皇家的册宝制度,与远在北京的紫禁城遥相呼应,表面上展现的是真武大帝受过册封的正统地位,实际上也提示着人世间的大明皇帝——明成祖朱棣皇位“天授”的正统性与合法性。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对朱棣营造“天界金阙”的设计理念得到全面认识,也有助于全面理解金殿的环境、建筑与像设整体设计的理念和内涵。
有关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的文章
由此可见,太和宫金殿使用黄铜作为建筑材料,在形制和外观效果上都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从黄铜使用史来看,武当山太和宫金殿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黄铜建筑,而且从现有研究、报道来看,它也是我国现存的大型铜合金铸件中最早使用黄铜的案例,这首先构成了太和宫金殿在冶金铸造史上的重要意义之一。......
2023-10-18
本地竞相建铜殿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民众对本地信仰中心的争夺。也就是说,青龙山老爷顶的铜殿建立之后,就成为洪洞、临汾的真武信仰中心,与此前赵城的霍山老爷顶分立。霍山老爷顶如果替代了武当,成为平阳地区真武信仰的中心,那么控制了它的赵城和霍州,就会在水案纷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2023-10-18
古人对神仙“金殿”这一概念已经形成,记载见于《史记·封禅书》。[20]图1-14冶铸、炼丹、金汞、镏金、金殿关系示意图上半弧:金、汞作为原料;金殿作为修炼之目的地;炼丹术是到达此目的地的手段。从礼乐时代的高贵金属,到铜、金冶铸行为本身的宗教意味,以及此时期初步形成的对神仙“金殿”这一概念的追求,我们看到早在南北朝以前,关于金殿的理论就已经初步具备了。......
2023-10-18
明万历三十年,武当山太和宫金殿建成184年后,云南巡抚陈用宾慕仿武当山太和宫金殿之制,于昆明组织信众冶铜为殿,于1604年建成,亦称“太和宫金殿”。明万历陈用宾书《建太和宫记铭》记载了铜殿建造的缘起,提到:“滇人士……曰:远方冠掖瞻慕圣容,拟稍仿太和规度,冶金为殿,以昭假元穹。积诚已久……。”万历十八年众多云南昆明信众捐建的武当山太和宫金殿铜栅栏就是明证。......
2023-10-18
中国古代金属建筑,无论铜殿还是铁塔、铜塔,都是宗教建筑。而且,李约瑟也注意到了中国古代的金属建筑,包括铜殿、铁塔,以及一些使用铸铁柱的殿堂。中国的铜、铁建筑为什么没能发展成近代框架结构的金属建筑呢?......
2023-10-18
[21]可见,武当山工程是朱棣崇真武、兴武当这一战略的直接产物,而太和宫金殿又是此项工程中登峰造极的工程,意义至为重大。......
2023-10-18
[3]可见,在道教中,“金殿”明确代表了修道者、炼丹者的修炼目的地。实体铜殿的出现,很可能与宋元时期道教炼丹修行方式的转变有关。北宋张伯端作《悟真篇》,从理论上总结了这个时候内丹修炼的成就。这种情况下,炼外丹之风渐衰而内丹修炼法渐盛。同时,在一些表现或辅助内丹修炼的图像中也能看到“金殿”这一概念在此时期内丹修炼中的作用。可见,宋元时期内丹修炼的发展,进一步刺激了金殿图像乃至金殿实体的出现。......
2023-10-18
佛教对金的尊崇根深蒂固。[37]而佛身之相好庄严亦常被称为“金色身”,如《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38]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39]等。因此历史上佛教对铜、金的运用常见于为佛像塑铜像、贴金身,还有泥金写经等。[41]金价买黄铜,虽然是被佛经讽喻的事,但也正说明黄铜与金相似,能成为金的替代品。[44]由于黄铜在佛教中的重要性,高僧也常执黄铜器,以示其高品位。......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