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金的尊崇根深蒂固。[37]而佛身之相好庄严亦常被称为“金色身”,如《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38]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39]等。因此历史上佛教对铜、金的运用常见于为佛像塑铜像、贴金身,还有泥金写经等。[41]金价买黄铜,虽然是被佛经讽喻的事,但也正说明黄铜与金相似,能成为金的替代品。[44]由于黄铜在佛教中的重要性,高僧也常执黄铜器,以示其高品位。......
2023-10-18
中国古代金属建筑,无论铜殿还是铁塔、铜塔,都是宗教建筑。铜的昂贵决定了铜殿难以成为一种被批量生产的建筑;而比铜廉价的铸铁却并没有得到青睐,用以建造框架建筑[36]。虽然早已能用铸铁造出高塔、巨型佛像,中国古人却没有完全用铁来建造一座殿宇、住宅或庙宇。
故宫的灵沼轩虽然突破了宗教建筑“金殿”的范畴,是一座宫廷内的世俗建筑,但正如前文分析的,它不是在中国传统建筑系统中自然生发出来的,而是对欧洲已经相当成熟的铁框架建筑的输入和仿制;而且作为一座深宫内新奇的孤例,灵沼轩也无法像伦敦水晶宫那样作为示范促进中国金属建筑的新发展。换言之,中国古代金属建筑并未自主完成近代转型——作为宗教建筑、象征功能显赫的中国古代金属建筑,并没有为中国近代的金属建筑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生长的萌芽,它与中国近代引进的铁框架厂房以及民用建筑之间存在着断裂。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论述中国古代土木工程的成就时,专门讨论了英国铁框架建筑的发展,以映衬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对框架结构这种象征着近代先进技术的结构运用之早——“大概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对承重墙的明确摆脱,中国的前辈早已实行两三千年了”[37]。而且,李约瑟也注意到了中国古代的金属建筑,包括铜殿、铁塔,以及一些使用铸铁柱的殿堂。可是,他却没有追问下一个问题:既然中国早就有了框架结构,也早就有了金属建筑,可为什么中国人却没有自己发展出用铁或铜来制造近代大空间建筑的技术呢?——就像英国的铁框架厂房,以及伦敦水晶宫那样的建筑。
这样的追问,正是“李约瑟难题”[38]在建筑科学领域的具体表述。
中国的铜、铁建筑为什么没能发展成近代框架结构的金属建筑呢?这样具体的表述,也许就回避了人们对“李约瑟难题”是否为伪命题的质疑[39]。本书试给出解释:(www.chuimin.cn)
首先是没有需求。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经济蓬勃发展,有大量的厂房建造需求,尤其是棉纺厂、亚麻厂等工厂亟需大量大空间的、且防火要求高的厂房。利润刺激下的大量需求,使得工厂主、建筑师、工程师们不断探索解决方案,不断改进建造技术。而中国没有对这种厂房的迫切需求。中国其他建筑应对防火需求,官署和宗教建筑用无梁殿等砖石结构予以解决;民居则用封火山墙等办法予以解决了。因此中国未像英国、法国那样,以解决屋架、楼面防火为动力,发展出近代金属建筑。
其次是没有物质和技术基础。英国铁框架建筑大发展,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英国到1800年,铁和煤产量比世界其余地区合在一起生产的还多。……铁已丰富和便宜到足以用于一般的建设”[40]。中国的铁产量无法满足一般建设的需求,而且,没有近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基础,也就无法发展出先进的机械设备。英国对蒸汽排水机械的运用,是其铁矿业发展的直接技术原因之一。
第三,中国古代金属建筑并未充分利用金属材料来解决跨度问题。对高度成熟的木构榫卯节点的依赖,也使得中国传统建筑缺乏变革的动力——即使是铜殿,使用的节点也大都与木构建筑节点相同或相似。这样,因为没有发展出更适应金属、更能发挥金属材料优势的连接节点,中国古代金属也就未能在建筑跨度上获得突破。
有关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的文章
佛教对金的尊崇根深蒂固。[37]而佛身之相好庄严亦常被称为“金色身”,如《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38]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39]等。因此历史上佛教对铜、金的运用常见于为佛像塑铜像、贴金身,还有泥金写经等。[41]金价买黄铜,虽然是被佛经讽喻的事,但也正说明黄铜与金相似,能成为金的替代品。[44]由于黄铜在佛教中的重要性,高僧也常执黄铜器,以示其高品位。......
2023-10-18
铜荒既除,乾隆皇帝便得以建造了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两座铜殿——宝云阁与宗镜阁。关于灵沼轩反映出的中国古代金属建筑在近代的转型际遇,这一话题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近代科学技术与社会转型这一宽广而复杂的研究领域,非寥寥几笔能说清。对此稍加勾勒、对比,可知中国古代金属建筑在近代的境遇,并不只是“金属建筑”这一特定建筑类型独有的话题,而更是中国传统建筑、乃至中国传统社会近代转型与变革的厚重话题了。......
2023-10-18
金属建筑在规划布局、总体设计上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与环境规划设计统筹经营的高水平和创造力,成功塑造了与宗教、政权相关的建筑形象,规划水平在明代整体达到高峰。跨越史学、科学,对中国建筑史进行深入研究,任重而道远。对金属建筑成熟以后的案例,尤其是明代的铁塔、铜殿、铜塔等,还应当爬梳文献、加强调查,搜寻山区中幸存至今、不为人知的案例。......
2023-10-18
反过来这也说明,金属建筑作为不常见的项目,其技术并不普及。本章更重要的一条线索,则是试图透过金属建筑的物质实体,打开一个社会剖面,回到历史上的社会原境,来看元、明、清的民间工程项目是如何运作的。金属建筑作为流行的物质文化,以其得天独厚的文本记录作用,让我们看到萌芽于元代、始于明初而风行于明后期的那一场金属建筑风潮,及其折射出的明代社会。盼当地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能清晰采集到这两处铭文,并尽早予以公布。......
2023-10-18
霍山铜殿设铜栏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文献中铜牌坊与铜殿并称,可见其地位重要。霍山玄帝宫在“各村俱有行宫,由是朝礼络绎不绝”,说明霍山铜殿在本地乡村社会中正统地位的建构是成功的,于明末清初成为当地一个影响较大的真武信仰中心。......
2023-10-18
本章从武则天时的天枢谈起,认为天枢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的正式出现,而且甫一出现,就显示出了技术上的高起点——它的高度未被后世的金属塔超越。上一章揭示了铜、金在道教中的意义,本章则讨论了佛教对金、铜的崇尚,初步揭示了铜塔、金塔的象征意义和理论根源。然而至关重要的是,无论汉式金属屋面还是藏式金顶,它们常常又是出于形制需要、建筑等级、象征意义而使用的。......
2023-10-18
欧美铁框架建筑的产生与发展与其他所有“西洋楼式”建筑不同,故宫灵沼轩颇有新意地使用了铁框架与砖石墙结合的结构。这种结构显然不是之前中国金属建筑所习用的,而且,铁框架建筑在当时的欧洲也只是近100年间产生的新生事物。因此,有必要对铁框架建筑的来龙去脉稍加梳理,以便完整理解灵沼轩的价值和历史地位。人们开始主动探寻将铸铁材料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技术。......
2023-10-18
规模元、明、清铜殿实例的平面尺寸见下表:表9-1铜殿平面尺寸统计表注:本表自上至下按年代排序。图9-1元、明、清铜殿平面类型同比例铜殿平面规模均不大的原因可能如下:第一,财力所限,铜作为建筑材料,比木料昂贵得多;第二,地形限制,山顶场地有限,平面规模受到限制;第三,技术所限,当时没有掌握能充分发挥铜合金力学性能的结构技术。......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