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代金属建筑铜殿的发展与成熟

中国古代金属建筑铜殿的发展与成熟

【摘要】:铜殿发展至此,已经在技术上、象征意义上完全成熟。一方面,昆明铜殿的构架成熟,各个构件也几乎全可以视为将木构建筑的木构件、瓦件同等替换为铜铸。其仿木形式、材料选择反映出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思想都标志着铜殿的技术成熟和发展高峰。平阳地区密集出现的四座铜殿就表现出将“金殿”符号化的趋势。本节对平阳地区这四座已不存的铜殿及其所在真武庙的深入调查和考证,首次确认了历史上这四座铜殿的存在。

铜殿发展至此,已经在技术上、象征意义上完全成熟。康熙年间重建的昆明太和宫铜殿,继承了前一座昆明铜殿的名称(太和宫金殿)和布局(环以紫禁城),但建筑的具体形式并不相同——它规模更大,是已知最大的一座铜殿。

一方面,昆明铜殿的构架成熟,各个构件也几乎全可以视为将木构建筑的木构件、瓦件同等替换为铜铸。其仿木形式、材料选择反映出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思想都标志着铜殿的技术成熟和发展高峰。

另一方面,“金殿”在象征意义上的价值在某些案例中此时已经超越了其作为建筑工程实体存在的意义。平阳地区密集出现的四座铜殿(或铜殿模型)就表现出将“金殿”符号化的趋势。在信众眼中,正宗的真武庙必须拥有一座铜铸的“金殿”。但这些铜殿不必具有真正建筑的尺度,甚至可能还达不到武当山元代小铜殿的尺度,而只需是小尺度的道帐或模型,就已经足够浓缩表达“金殿”作为武当真武信仰的符号标识功能了。

本节对平阳地区这四座已不存的铜殿及其所在真武庙的深入调查和考证,首次确认了历史上这四座铜殿的存在。这四座铜殿的对比总结见表6-3。

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密切关联都提示我们,这四座铜殿及其所在真武庙出现的背后一定有内在动力。碑文和方志明确记载了这是因为香路不通武当山,从而在本地建造真武庙和金殿供本地和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信众供奉。从创建者和记录者的叙事中,可以明显感到,他们都在试图构建本地的“老爷顶”与武当山的联系;以及试图构建本地的真武庙和铜殿在整个真武信仰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系列活动是武当真武信仰在山西平阳地区传播发展的鲜活案例。

信仰的象征性意义,通过一套工程实践行为来实现,而在其中起到关键标志作用的,正是“金殿”。

表6-3 平阳地区四座铜殿对比总结表

【注释】

[1]飞龙山铜殿的建造年代尚不能确定,仅能给出浮动区间,故此处按年代上限顺治十三年(1656)。如按下限则为康熙四十年(1701)。

[2]本书使用“陈用宾铜殿”、“吴三桂铜殿”这样的名词,只是为了区分不同时期的先后两座铜殿而冠以铜殿的主要倡建人姓名,并非指其所有权。

[3]现场观测,视线为藻井遮挡,正脊题记仅能见“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其余内容系引自张曾祺. 云南建筑史[M].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186

[4]“弟子袁德玉,法名真徹」发心处奉铜觝银伍拾两」楚石银伍拾两」金殿月台砖一座」净乐宫月台砖一座」西配殿瓦一万块」康熙拾年正月十五日”。

[5]擎檐柱与穿插枋上都出现了“弟子玉真祥”的名字,说明擎檐柱极可能是与铜殿本体同时建造,而非后加的。

[6]释力空原著,《霍山志》整理组整理.霍山志[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4

[7]“元帝殿在霍岳绝顶,距城六十里许。旧在武当山。因明季南路阻塞,香火不通,崇祯癸未年邑贡士郭养正倡众香首祷神卜地撰文首事,遂择山之巅铸建玄帝铜殿壹座,四面设铜栏杆;铜牌坊一座,上下俱饰以金。后殿一座,东西香火院数十间,左右钟鼓楼,周围砌以石垣,金碧辉煌,一如武当胜景。各村俱有行宫,由是朝礼络绎不绝,游人咸称大观焉。有创建碑文,并邑原任赵州知州阎承宠纪事文。”见:安锡祚重修,刘复鼎著.[顺治]赵城县志. 学校志,顺治十六年(1659)版:第五十三页

[8][清]李升阶纂修.[ 乾隆]赵城县志.卷九坛庙. 见: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七).[M]. 北京:中国书店,1992:171

[9][道光]直隶霍州志. 卷十四,霍州:霍州衙署,道光六年(1826):第十四页

[10]杨延亮.[道光]赵城县志. 卷二十七. 赵城:赵城县衙,道光七年(1827): 第八页

[11]释力空原著,《霍山志》整理组整理. 霍山志[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25-26。此段应当源自顺治《赵城县志》:“郭养正:崇祯十一年贡。正以持己,慈能济物。生平每多倡蒙之举。洪图、洪鼎之父。”见:[清]安锡祚重修,刘复鼎著.[顺治]赵城县志. 人物志,顺治十六年(1659):第十七页

[12]笔者录自霍山中镇峰顶328发射台,2009年7月6日

[13]见[清]安锡祚重修,刘复鼎著.[顺治]赵城县志. 人物志,顺治十六年(1659年):第十七页;[清]刘棨修,孔尚任等纂. [康熙]平阳府志.卷二十三人物中.见: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六)[M]. 北京:中国书店,1992:564等(www.chuimin.cn)

[14][清]安锡祚重修,刘复鼎著.[顺治]赵城县志. 艺文志,顺治十六年(1659年):第三十一页

[15][清]袁学谟.[雍正]石楼县志.卷一山川. 雍正八年(1730):第二页

[16][清]孙和相.[乾隆]汾州府志.卷二十四. 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第二十四页

[17][清]袁学谟.[雍正]石楼县志. 卷八碑记. 雍正八年(1730):第二十九页

[18][清]袁学谟.[雍正]石楼县志.卷七碑记. 雍正八年(1730):第十一页

[19][清]袁学谟.[雍正]石楼县志.卷三仙释. 雍正八年(1730):第五十页

[20]孙奂仑等修,韩埛等纂.[民国]洪洞县志. 卷七舆地志. 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民国六年(1917):第二页

[21]笔者录于青龙山真武庙,2009年7月6日

[22]笔者录于青龙山真武庙,2009年7月6日。

[23]见赵尔巽. 清史稿[M]. 卷二百六十七列传五十四陈廷敬. 北京:中华书局,1977:9967-9968;及卷一百二十四志九十九钱法,第3642-3643页

[24][清]章廷珪修纂.[雍正]平阳府志. 卷五山川,雍正十三年(1735):第二十九页

[25][清]曹宪,周桐轩纂.[光绪]汾西县志. 卷一山川. 汾西:汾西官衙藏板,光绪八年(1882):第五页

[26][清]章廷珪修纂.[雍正]平阳府志. 卷三十一古迹,雍正十三年(1735):第二十一页

[27]笔者录于汾西姑射山真武庙,2008年8月3日。全文见附录二。

[28]笔者录于汾西姑射山真武庙,2008年8月3日

[29][清]崔澄寰,王嘉会纂修. [光绪]续修隰州志. 卷一古迹. 光绪二十四年(1898):第十九至二十二页,见: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四二八号[M].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40-45。全文见附录二。

[30][清]崔澄寰,王嘉会纂修. [光绪]续修隰州志. 卷一古迹. 光绪二十四年(1898):第二十二至二十三页,见: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四二八号[M].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46-47

[31]笔者录于汾西姑射山真武庙,2008年8月3日

[32]栏板上有浅浮雕,图案有两类:一类为花卉、麒麟、龙、鹿等图案;另一类为“二龙戏珠”“咬脐打围”“虎牢关”“三英吕布”等附有榜题的图案。两类图案的栏板可能非同一时期所做。

[33][清]崔澄寰,王嘉会纂修. [光绪]续修隰州志. 卷一古迹. 光绪二十四年(1898):第十九页,见: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四二八号[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