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峨眉铜殿建筑形制考研究成果

峨眉铜殿建筑形制考研究成果

【摘要】:[45]又据《峨眉山志》卷三:“有渗金铜殿,沈王捐巨万金新建者。高二丈五尺,广一丈四尺五寸,深一丈三尺五寸。上为重檐雕甍,环以绣棂琐窗。中坐大士,傍绕万佛。门枋空处镂饰云栈剑阁之险及入山道路逶迤曲折之状,制极工丽。傍列铜窣堵波三,高下不等。此皆背岳向西,以晒经山为正对。铜殿右则铁瓦殿,古名光相寺。”[46]综上,史料记载的峨眉山铜殿为重檐,坐东向西,四壁雕镂万佛及“全蜀山川形胜水陆程途”。

(1)方志记载

古今图书集成》:

图5-28 《峨眉山志》峨眉总图局部(金顶部分)

“光相寺在大峨峰顶,相传汉明帝时建,名普光殿,其改名光相当在唐宋时也。明初洪武遣僧宝昙重修,是以铁为瓦,明末倾圮,今俱重修。由此而下为天王殿,殿后左右祖师龙神二堂,正中锡瓦普贤殿,又为铜瓦殿,僧别传开建。殿后有坊曰扪参历井坊,旁有井络泉。由此左上为藏经阁,有旧颁龙藏。自楼左向后层梯而上峰顶,为渗金小殿,一名永明华藏寺。殿左右有小铜塔四座,万历年间寺僧妙峰至滇募铸,明沈土[王]亦捐金助修。殿瓦柱门棂窗壁皆铜为之而渗金,广一丈四尺五寸,深一丈三尺五寸,高二丈五尺。中安愿王像驾,四壁万佛围绕,门阴刻全蜀山川形胜,水陆程途一览了然。”[44]

清《峨眉山志》卷一:

“金殿之瓦柱门棂窗壁皆铜为之而渗金。高二丈五尺,广一丈四尺四寸,深一丈三尺五寸。中设普贤菩萨像,旁列万佛。门阴刻全蜀山川程途,明沈王捐造。”[45]

又据《峨眉山志》卷三:

“有渗金铜殿,沈王捐巨万金新建者。高二丈五尺,广一丈四尺五寸,深一丈三尺五寸。上为重檐雕甍,环以绣棂琐窗。中坐大士,傍绕万佛。门枋空处镂饰云栈剑阁之险及入山道路逶迤曲折之状,制极工丽。傍列铜窣堵波三,高下不等。此皆背岳向西,以晒经山为正对。铜殿右则铁瓦殿,古名光相寺。”[46]

综上,史料记载的峨眉山铜殿为重檐,坐东向西,四壁雕镂万佛及“全蜀山川形胜水陆程途”(图5-28)。铜殿的尺寸应以铜碑上刻明傅光宅之《峨眉山金殿记》所记为准,“殿广一丈四尺四寸,深一丈三尺五寸,高二丈五尺”。

(2)西人游记

除前述方志、铜碑记载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探险家、传教士在中国西部旅行时,有不少到过峨眉山,留下了一些关于铜殿遗构的文字记录甚至照片。他们见到铜殿的时候,铜殿已经毁坏,但从废墟中仍可读出一些信息。现择其重要者翻译录出。

最早对峨眉铜殿进行描述的可能是英国领事官巴伯(Edward Colborne Baber,中文名贝德禄)。在1882年发表的《中国西部旅行与研究》(《华西旅行考查记》)中,他描述:

“(在山顶)首先调查的是一座青铜殿,它无比神圣,曾多次遭到雷击。我曾一直以为它是一系列被雷火毁掉的建筑中的最后一座幸存者,但我只看到了它的废墟。最后一次遭雷是在1819年,此后就再未修复。……现在金属构件在金顶堆成一堆,里面有柱子、梁、板、瓦,全都由上好的青铜制成。柱子有9英尺长,直径8英寸,壁厚不到1英寸,显然是空心的。我能找到的唯一一根完整的梁是一个15英尺长,9英寸宽,4英寸厚的空心梁,壁厚与柱子差不多。通过裂痕将碎片粗略复原统计,板大约一共有46块,每块平均5英尺乘1尺7英寸大小,厚约1英寸,但它们的框架要厚一些。而且不知什么原因,它们边缘嵌有铁片。板上装饰精美,有坐佛、花卉、卷草、六边形藤蔓,以及各种变体。瓦片也由青铜制,表现的是普通传统瓦的样子,但是有两倍大。除此之外,还有几百块铁瓦堆在一起。还有许多构件堆放在那,比如插槽、柱头、弯角、瓦当和装饰性零件等等。尽管师傅并不阻止信众把它们拿走,但也没人把它们带下山,因为实在都太沉了。

“很难推测这个建筑本来的大小和样式,因为还有不知多少板和梁埋在那堆瓦下面。师傅告诉我,从外边看铜殿有两层,内部高19英尺5英寸,进深相同,面阔26英尺。如果是这样,那就不是万历皇帝建的那座了。因为那座高6尺半、宽32英寸,有基座及碑首的华美铜碑记载,铜殿应该是25尺高,14.5尺宽,13.5尺深,建于1603年。”[47]

应注意,这里除了最后直接录自铜碑的铜殿尺寸外,其余尺、寸均为英制。

美国人哈特(Virgil C. Hart)于1887年访问了峨眉山,他在《中国西部:佛教胜地峨眉山之旅》(《华西:峨眉旅行记》)中描述:

“在最高处,数年前还曾有座青铜殿,一直是中国西部甚至整个帝国的骄傲。因为它是由来自十三省的官员们每人出五十两银子、五两银子这样捐建而来的。它是一个所罗门神殿式的作品——不大却昂贵,浓缩了一国之最高技术、艺术。这个独特的构筑物约16英尺见方——大略如此——30英尺高,三层。现在除了极少几块门和板被安至新殿内,其余扭曲、破损的构件堆成了一堆。但即便成了废墟,其精美和庄严仍震撼着观者。铜殿外部原有覆盖的木构建筑曾两次失火,一次被雷击。从基础到最高处的宝顶,这座铜殿完全由纯青铜和纯金建造。料想它完好的时候,一定是古往今来最耀眼的丰碑。”

“这座青铜殿的壁上铸有万佛,而且装了金;没有万佛装饰之处则有中国作者[指傅光宅]提到的花卉装饰。……铜殿于咸丰年间毁于火灾。”[48]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立德(Archibald John Little)在1901年发表的《峨眉山及峨眉山那边:藏边旅行记》中写道:

“不管怎样,铜殿已经不存,但还有些碎片放在金顶背后的岩石上。它们的体量和工艺令我们称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我们成功拍到的一些零件。像其他中国建筑一样,虽然这个铜殿完全由青铜建成,却是仿照一般木构建筑而来——围护作用的槅扇嵌到榫卯结构的框架中。这些槅扇的大小和形状与中国民居中冬天装在客堂南面或院落那面的普通折叠门扇一样。槅扇下部装饰着山楂玫瑰桃花浮雕纹样,并用凿子作精细的修饰处理。槅扇上部图案仿照窗格,也就是常贴窗纸的那部分。其他槅扇则完全用佛像浮雕覆盖。青铜瓦片与普通陶制筒瓦一样大,屋顶角部用张嘴的龙代替了角兽。铜殿在成都(省会)铸造,能将它们运上山简直是个奇迹。据我判断,许多碎片重达半吨。虽然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了,这些构件仍然光亮如新,雕工精准得就像昨天才造的一样。”[49]

该书不仅有铜殿的记录,而且还留有一张宝贵的铜殿照片(图5-29)。从中可以看见堆积的铜殿构件遗存,与五台山铜殿对比可知它们的形制、尺度均极为相似。(www.chuimin.cn)

英国人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曾任溥仪帝师)在1908年发表的《从北京到曼德勒:自华北穿过四川藏区和云南到缅甸的旅行》中引用了一张峨眉山图,从图中诗句“昔唐圆觉成此地,大清又成活普贤”判断,此图绘制时间应为清代或更晚[50]。图中最高处的金顶,表现的应当就是峨眉铜殿。四坡盔顶,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其屋顶形式未必准确表达,但至少能看出铜殿是一座三开间的二层楼阁(图5-30)。

图5-29 立德1901年发表的峨眉铜殿构件遗存照片

图5-30 庄士敦收集的峨眉山图中的铜殿

几位西方旅行者看到的情形大抵相同,然而由于不是专业建筑师,他们对建筑的具体描述未必准确。要点如下:

第一,他们多称峨眉山铜殿为“青铜殿(bronze hall)”。这是笼统的称呼,实际上残件经XRF分析为黄铜铸造,并非青铜。

第二,铜殿的柱、梁据巴伯描述,都是空心的,壁厚约1英寸(25.4毫米)。这一信息很重要——因为如果不将铜殿落架,现在很难观察到构件的内部情况。

第三,铜殿原状的尺寸均系耳闻而来,应以铜碑所记为准。从图5-29来看,画面右侧上方的表面呈瓦垄形的板,应当是铜殿的铜质屋面板,所以铜殿应当没有单个铸造的铜瓦。巴伯和立德文中描述的铜瓦以及堆放的铁瓦,估计是《古今图书集成》所言之铜瓦殿、铁瓦殿的瓦。

第四,巴伯、立德记录的铸造年代、烧毁年代均不准确。年代仍以本书考证的为信。

第五,他们均对铜殿的华丽外观与精细工艺大加赞叹,认为是中国的建筑奇观。

(3)建筑遗存

峨眉山金顶保存有一块峨眉铜殿的槅扇,峨眉山博物馆保存有一截铜板。这是目前能找到的仅存的两件峨眉铜殿遗存。

图5-31 峨眉山铜殿槅扇

正面、背面、正面槅心大样

图5-32 峨眉山铜殿遗存铜板

槅扇封闭于玻璃罩中展示,无法精确测量。其高约1940毫米,宽约520毫米,边梃厚约45毫米。正面为四抹头槅扇、六边形棂子,绦环板上饰凤凰牡丹;裙板图案分内外两圈,外圈为卷草,内圈为鲤鱼跃龙门图案。与五台铜殿下檐槅扇对比,可知其尺寸相同,装饰题材相同,纹样相近,显然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背面分上下两段,上段为八列十一行坐佛浮雕;下段阴刻来自山东的捐建人名录(图5-31)。背面的构图形式也与五台铜殿槅扇相同。

铜板宽280毫米,高180毫米,厚18毫米,重7.3千克,正面铸两排共8个坐佛像,背面粗糙,显然不是看面。铜板上、下、右三面比较齐整,左侧为不规则断面,推测是一块左右方向长的板。以五台山铜殿为参照,推测这块铜板可能来自位于下檐承椽枋之上的垫板。该垫板朝室内的一面有两排佛像,而朝室外的一面被平座栏杆遮挡,故不必做成光滑看面(图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