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至宋,冶金业规模明显增大,坑冶发展繁荣,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都有提高。宋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后,从总体来说也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涨期。[1]在铸造大型铸件方面,五代至宋时期对铸造技术应用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尝试,著名的作品除了铁塔,还有沧州铁狮子、正定隆兴寺大悲阁铜佛像等。上述冶金技术的发展,以及砖、石高层建筑技术方面的进展,为此时期铁塔的建设风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023-10-18
明代铸造业的集大成发展首先为铜殿各种构件的铸造提供了技术保障。明代中晚期开始,黄铜取代青铜的流行,也使造铜殿的成本有所降低。
在木构技术方面,以《营造法式》的颁布为重要标志,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技术发展至宋代已经成熟。宋室南迁后,南宋以及后来的元代南方建筑更向富丽、精巧、灵活方向发展。同时,在建筑的群体规划方面,由宋至明,寺院建筑布局呈现逐渐规制化的趋势,规划手法逐渐纯熟。寺院建筑群体中,建筑的象征主题和意义能够通过对建筑与环境之形、势的总体安排,以及对建筑群轴线的合理布局等规划手法得以清晰呈现和烘托,从而不必使用大尺度、大体量来体现核心建筑的象征性和重要性。
应用了这样的适应性建筑技术和规划技术,小尺度的、全金属铸造的铜殿于元代出现在武当山天柱峰顶,实现了道教修炼者追求的“金殿”。后来明代的各个铜殿,也延续了这样的技术方向:首先是尺度小、易于实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建筑群与环境的总体规划,烘托出铜殿的象征意义。(www.chuimin.cn)
在铜殿的建造中,一项关键技术是使用了适应金属材料特性的屋面铸造技术,简化了屋顶结构。这种根据材料特性对建筑形式与构造的探索,是明代多种材料建筑发展的具体反映。这方面的案例还有明代出现的特色建筑无梁殿,把以前用于地下陵墓以及桥梁工程的砖砌拱券用在了地上建筑,并且在立面上用砖来模仿木构建筑的柱、枋、斗栱、檩等。与金属建筑一样,其需解决的问题也包括形式、结构和内部空间的结合方式。实例有明代灵谷寺无梁殿,五台山显通寺的大、小无梁殿,宝华山隆昌寺的无梁殿等。显通寺、隆昌寺无梁殿与铜殿出现在同一寺庙中也并非意外——它们都是当时运用非木材料的技术尝试。
有关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的文章
五代至宋,冶金业规模明显增大,坑冶发展繁荣,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都有提高。宋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后,从总体来说也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涨期。[1]在铸造大型铸件方面,五代至宋时期对铸造技术应用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尝试,著名的作品除了铁塔,还有沧州铁狮子、正定隆兴寺大悲阁铜佛像等。上述冶金技术的发展,以及砖、石高层建筑技术方面的进展,为此时期铁塔的建设风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023-10-18
欧美铁框架建筑的产生与发展与其他所有“西洋楼式”建筑不同,故宫灵沼轩颇有新意地使用了铁框架与砖石墙结合的结构。这种结构显然不是之前中国金属建筑所习用的,而且,铁框架建筑在当时的欧洲也只是近100年间产生的新生事物。因此,有必要对铁框架建筑的来龙去脉稍加梳理,以便完整理解灵沼轩的价值和历史地位。人们开始主动探寻将铸铁材料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技术。......
2023-10-18
反过来这也说明,金属建筑作为不常见的项目,其技术并不普及。本章更重要的一条线索,则是试图透过金属建筑的物质实体,打开一个社会剖面,回到历史上的社会原境,来看元、明、清的民间工程项目是如何运作的。金属建筑作为流行的物质文化,以其得天独厚的文本记录作用,让我们看到萌芽于元代、始于明初而风行于明后期的那一场金属建筑风潮,及其折射出的明代社会。盼当地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能清晰采集到这两处铭文,并尽早予以公布。......
2023-10-18
由秦汉至南北朝,铜建筑构件的使用记录日渐丰富,大多是铜柱的使用,如《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但如果要建造一座全铜的建筑,则还需要解决梁架、门窗槅扇、覆瓦等围护构件的问题。[29] 这里的“黄铜为墙”,应当指的就是用黄色的青铜来造围护性的墙。因此,铜殿的出现此时已经具备了立柱、围墙等基本结构技术条件,但至关重要的是,梁架、屋顶的技术问题仍未能解决。......
2023-10-18
铜殿发展至此,已经在技术上、象征意义上完全成熟。一方面,昆明铜殿的构架成熟,各个构件也几乎全可以视为将木构建筑的木构件、瓦件同等替换为铜铸。其仿木形式、材料选择反映出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思想都标志着铜殿的技术成熟和发展高峰。平阳地区密集出现的四座铜殿就表现出将“金殿”符号化的趋势。本节对平阳地区这四座已不存的铜殿及其所在真武庙的深入调查和考证,首次确认了历史上这四座铜殿的存在。......
2023-10-18
佛教对金的尊崇根深蒂固。[37]而佛身之相好庄严亦常被称为“金色身”,如《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38]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39]等。因此历史上佛教对铜、金的运用常见于为佛像塑铜像、贴金身,还有泥金写经等。[41]金价买黄铜,虽然是被佛经讽喻的事,但也正说明黄铜与金相似,能成为金的替代品。[44]由于黄铜在佛教中的重要性,高僧也常执黄铜器,以示其高品位。......
2023-10-18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相关论著中提到了一些金属建筑案例,用来作为评价中国的建筑、铸造等相关技术发展水平的例证。他以此作为对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水平的积极评价。但从其引用的文献可知,李允鉌的论述实际上也是基于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金属建筑的观察和评价。......
2023-10-18
铁塔、铜塔、铜殿等金属建筑以及铁醮炉的流行是其直接反映。咸阳千佛铁塔是真正的能够容纳人在内部活动的铁塔。铜塔虽然在明代集中出现,但并未像铁塔一样在结构和空间上有重大突破,大部分案例保持了经幢的规模和功能,并有进一步向陈设发展的趋势,本身难以称为建筑。这里所说明代集中出现的铜塔,指的是规模至少与人体尺度相当的构筑物、工程体。......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