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见到的千佛铁塔,其复原设计应当也参考了光孝寺铁塔,并将原铁塔的残件嵌铸进新塔塔身。梅州千佛铁塔的尺度以及塔身佛像的大小均与光孝寺塔相近,其第4层的佛像数量应当也在35尊左右。因此,新铁塔现在第5层每面37尊佛的塔身,很可能是原修慧寺千佛铁塔的第4层而非黄遵宪说的第五层。图3-11梅州千佛铁塔原件标红色的第1层铭文板、第5层塔身、第5层下塔檐西侧半块为原件图3-12梅州千佛铁塔复原推测......
2025-09-30
(1)建造背景与年代
长椿寺多宝铜塔现位于北京万寿寺。长椿寺敕建于万历二十年(1592),当时“规模宏敞,为京师首刹”。明、清北京的方志文献多有记载,并且都提到其中的渗金多宝佛塔[31]。据《帝京景物略》:
“寺有渗金多宝佛塔,高一丈五尺,妙法莲华经宝塔品中所说自地涌出者像也。金色光不可视,而梵相毕具,势态各极。”[32]
此铜塔于何年铸造,并没有文献记录。据孔祥利《渗金多宝佛塔考》:铜塔西面第五层檐(自上向下数第九层)从左数第9个瓦当被铸成了“泰昌通宝”钱的式样[33]。据该文引《中国古钱币》考,“万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死,次月,光宗即位,定年号为泰昌。九月,光宗卒,未及铸钱。熹宗继位后,于当年(泰昌元年)十二月颁令,次年(天启元年)补铸‘泰昌通宝’一年”[34]。

图4-29 北京慈寿寺永安万寿砖塔

图4-30 北京长椿寺多宝佛铜塔
据此,多宝佛铜塔的铸造年代不早于明天启元年(1621),即“泰昌通宝”开铸之年。而特意将此钱样式铸于瓦当,说明该塔很有可能造于该年。
长椿寺的创建与万历皇帝的生母孝定李太后有着很大关系。孝定太后(即慈圣太后)被附会为九莲菩萨转世,据《日下旧闻考》引《玉堂荟记》曰:(https://www.chuimin.cn)
“九莲菩萨者,孝定皇后梦中授经者也。觉而一字不遗。因录入大藏中。旋作慈寿寺,其后建九莲阁,内塑菩萨像,跨一凤而九首,寺僧相传菩萨为孝定前身也。”[35]
长椿寺也有九莲菩萨像绘,且还曾建有九莲阁,用以供奉九莲菩萨,载见多种文献[36]。可见长椿寺与孝定太后所建之慈寿寺一样,都是其宣称之“九莲菩萨转世”之说的产物。而更具可比性的是,长椿寺多宝佛铜塔与建成于万历六年(1578)的慈寿寺永安万寿砖塔的造型非常相似(图4-29)。
(2)形制
长椿寺多宝佛铜塔佛塔高约5米,八边形平面,造型采用的是北方常见的辽式密檐砖塔形式,周身饰以浮雕,现在整体位于一须弥石座上。铜塔本体形式由下至上是:双层须弥座、仰莲座、首层塔身、十三层密檐、塔刹(图4-30)。
此铜塔与慈寿寺永安万寿砖塔在整体造型上十分相似,尤其双层须弥座、栏杆、仰莲座的设置。区别在于永安万寿砖塔有平座斗栱。铜塔塔身四正向雕饰门,四侧向雕饰窗。各门两旁各有一天王力士,各窗两旁各有一菩萨,菩萨均戴冠,双手合十,身份难辨。须弥座各面、各层塔身均有佛像、力士等。塔檐下有浮雕斗栱,造型写意。
铜塔结构亦为层层叠置的筒状结构,铸造分件分成四部分:塔刹与上两层檐为一体,其余密檐为一体,首层塔身为一体,塔座(包括仰莲座和须弥座)为一体。
此塔曾经损毁严重,由故宫博物院重铸修补[37]。
方志均称此塔为“妙法莲华经宝塔品中所说自地涌出者像也”,即多宝佛塔,米万钟在偈中也作此论[38]。多宝佛塔典出《妙法莲华经》:释迦牟尼在讲说《法华经》时,忽然地下涌出安置多宝佛全身舍利的塔,现于空中。因多宝佛曾发誓愿,入灭后以全身舍利置于宝塔中,若后世有佛说《法华经》时,其塔庙涌现于前,为作证明。其塔由金银琉璃等七种宝物装饰,塔门开启,示现东方世界多宝佛。释迦佛入塔与多宝佛并坐说法。但《法华经》并没有说多宝塔就是这种八边形密檐塔形制,也没有说多宝塔是金塔或者铜塔。可见当时这座铜塔的建造者是在构建铜塔与经典的联系,意图从中寻找铜塔的象征性根源。
此铜塔与明皇室关系紧密,规模较大,造型、工艺俱佳,是能反映明代铸造水平的精品。
相关文章
现在所见到的千佛铁塔,其复原设计应当也参考了光孝寺铁塔,并将原铁塔的残件嵌铸进新塔塔身。梅州千佛铁塔的尺度以及塔身佛像的大小均与光孝寺塔相近,其第4层的佛像数量应当也在35尊左右。因此,新铁塔现在第5层每面37尊佛的塔身,很可能是原修慧寺千佛铁塔的第4层而非黄遵宪说的第五层。图3-11梅州千佛铁塔原件标红色的第1层铭文板、第5层塔身、第5层下塔檐西侧半块为原件图3-12梅州千佛铁塔复原推测......
2025-09-30
华严铜塔残高约4.9米,造型为“窣堵波+密檐塔+经幢”三者结合的形式。综上,华严铜塔应该归为经幢型塔,只不过其造型为窣堵波、密檐塔、经幢相结合的形式。华严铜塔总体比例隽秀,由下至上须弥座、塔瓶、相轮(塔檐)、伞盖、天宫、塔刹形成特别的节奏,且表面氧化后形成了优雅的铜绿色,是一个优秀的铜塔作品。华严铜塔的结构为套筒状塔身层层叠置,原理与套筒状叠置的铁塔相同。......
2025-09-30
[13]表2-1各文献中的天枢形制数据图2-2唐乾陵神道第二道门墓表图2-3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石碑图2-4唐鸠摩罗什舍利塔各文献记载略有不同,《新唐书》《资治通鉴》已颇为详细;唯所费铜铁的重量,《大唐新语》有比其他文献更具体的数字。或以为105尺为除铁山外的总高,则天枢总高为至少约125尺,合今约38米。铁山基座的形象,可以参考唐鸠摩罗什舍利塔,其基座为须弥山的形式。......
2025-09-30
本章从武则天时的天枢谈起,认为天枢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的正式出现,而且甫一出现,就显示出了技术上的高起点——它的高度未被后世的金属塔超越。上一章揭示了铜、金在道教中的意义,本章则讨论了佛教对金、铜的崇尚,初步揭示了铜塔、金塔的象征意义和理论根源。然而至关重要的是,无论汉式金属屋面还是藏式金顶,它们常常又是出于形制需要、建筑等级、象征意义而使用的。......
2025-09-30
佛教对金的尊崇根深蒂固。[37]而佛身之相好庄严亦常被称为“金色身”,如《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38]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39]等。因此历史上佛教对铜、金的运用常见于为佛像塑铜像、贴金身,还有泥金写经等。[41]金价买黄铜,虽然是被佛经讽喻的事,但也正说明黄铜与金相似,能成为金的替代品。[44]由于黄铜在佛教中的重要性,高僧也常执黄铜器,以示其高品位。......
2025-09-30
五代至宋,冶金业规模明显增大,坑冶发展繁荣,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都有提高。宋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后,从总体来说也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涨期。[1]在铸造大型铸件方面,五代至宋时期对铸造技术应用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尝试,著名的作品除了铁塔,还有沧州铁狮子、正定隆兴寺大悲阁铜佛像等。上述冶金技术的发展,以及砖、石高层建筑技术方面的进展,为此时期铁塔的建设风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025-09-30
根据塔身上的铭文,梅州修慧寺千佛铁塔建于南汉大宝八年[20]。相比光孝寺铁塔,梅州修慧寺千佛铁塔的经历稍显复杂。修慧寺清末已不存,梅州的地方志《嘉应州志》对千佛铁塔也没有记载。幸有清末学者梅州人黄遵宪的《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及其颇为详细的叙记,可资了解该铁塔历史。......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