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制东铁塔也是一座唐楼阁式砖塔形式的方形平面塔,七层塔身完整保存,通高约7.65米。与西铁塔不同的是,东塔铁须弥座无下枋部分,代以石质下枋。整体来看,东铁塔须弥座更高,用龙更多,显示出更强的皇家意象。东铁塔原本也是一座金色的铁塔,起初以金装佛像。[19]结构东铁塔之内部结构无法观测到,推测应与西铁塔一样,每层塔身为空筒,层层叠置。......
2023-10-18
(1)形制
由于塔身多有缺失,现在江海基座(刻有江海纹样的基座)上直接放置了一层塔檐,其上是塔身、塔檐、塔身、塔檐、塔顶,整体残高约2.1米。现存的两层塔身与基座大小相差甚远,因此这两层塔身可能是比较靠近顶部的两层(从塔顶向下数第二、三两层)。现状的1层塔身面阔29.5厘米(开门的面)、28厘米(无门的面);2层塔身面阔25.5厘米。
双林寺铁塔平面为八边形,最外有一圈铁质寻杖栏杆,这是此铁塔最独到之处。塔外加寻杖栏杆之例不多,如五代南京栖霞山舍利塔,亦为双林寺铁塔为五代时期之物提供了一项样式上的证据。
图3-16 双林寺东铁塔现状
2009年
图3-17 双林寺东铁塔推测复原图
塔身最下层为三层江海基座,各层海浪波纹形式不同。最下层顶面主题有两种:一为海浪、神仙、龙、神殿;一为持杖仙人、抚琴仙人。两种主题隔面交替布置。其中神殿的屋顶为庑殿顶,鸱尾形象为中唐以前的向内卷曲的形象。此层每边长79厘米。中间一层顶面主题为海浪,牛、马、龙头出没浪中,各面相同。最上层顶面为菱形格花纹(图3-18)。
江海基座的形式,在镇江甘露寺铁塔和当阳玉泉寺铁塔上还将看到。这也是将时代更早的义乌双林寺铁塔与后两者归为一类的重要原因。对比南京栖霞山舍利塔、镇江甘露寺铁塔、当阳玉泉寺铁塔可知,双林寺铁塔的江海基座之上可能缺了一层须弥座。
现存的塔身构件中没有平座层,使得双林寺铁塔的外观比例更具古拙之意。但就现存的构件来说,尚不能断定双林寺塔原本就无平座层还是平座层丢失。据现有条件,可暂绘出推测复原图,如图3-17。
塔身各角用梭柱,上下卷杀收分明显,外有蟠龙缠绕,直径近3厘米。阑额形式独特,略成月梁形,两端做出龙口张嘴吞阑额的形式。阑额表面隐约铸出“三朱四白”的形式,表达木构表面的彩画形式(图3-19,图3-20)。
下层塔身隔面开壸门,其余面用坐佛像填充立面,每面有三行三列佛像。上层塔身不开门,每面有三行四列佛像。另外每面栱眼壁上各填充四尊佛像。
(2)斗栱(www.chuimin.cn)
图3-18 双林寺东铁塔江海基座与栏杆
图3-19 双林寺东铁塔第1层塔身
图3-20 双林寺东铁塔第2层塔身
阑额上无普拍枋形象,直接为斗栱。塔身各面施补间铺作一朵。各朵斗栱栌斗表面均有一小圆孔(图3-19,图3-20),推测原有华栱插入其中以表达出跳形象,但出跳部分现均已损毁不存。斗栱之扶壁栱的形式为令栱、素方交叠形式。按此种形式的扶壁栱在北方地区为中唐以前常见,但在浙江的使用至少可一直延续到宋初,如宁波保国寺大殿、松阳延庆寺塔下层斗栱等[28]。因此,此处难以用扶壁栱形式来验证其为五代样式还是宋代样式。
要之,双林寺铁塔对木构形象的刻画比较细致,同时塔身也布列丰富、整齐的佛像,在形象上兼具千佛造像塔与木楼阁塔两者的特点。
(3)结构
从前揭《双林寺考古志》可知,塔下曾经出土过不少古钱、古瓶等物,可知原本应当是有地宫的。
塔身结构为套筒式,层层叠置。
铸造分件分为塔身层、塔檐层,每层塔身、塔檐各自是一个独立铸件。
有关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的文章
形制东铁塔也是一座唐楼阁式砖塔形式的方形平面塔,七层塔身完整保存,通高约7.65米。与西铁塔不同的是,东塔铁须弥座无下枋部分,代以石质下枋。整体来看,东铁塔须弥座更高,用龙更多,显示出更强的皇家意象。东铁塔原本也是一座金色的铁塔,起初以金装佛像。[19]结构东铁塔之内部结构无法观测到,推测应与西铁塔一样,每层塔身为空筒,层层叠置。......
2023-10-18
西铜塔整体坐于1.45米高的石砌须弥座台基上。与圣积寺华严铜塔相似,显通寺西铜塔由铜须弥座、塔瓶、密檐塔式十三天相轮、天宫、葫芦形塔刹组成,经文主要镌刻在须弥座、天宫和塔刹上。与圣积寺铜塔不同的是,西铜塔的天宫设在全部十三天相轮的上方,双重檐,因此西铜塔共有十五层檐。此塔天宫的位置虽然比圣积寺铜塔更显要,但形式上的节奏美感却因此逊于圣积寺铜塔。......
2023-10-18
形制光孝寺西铁塔整体为唐代楼阁式砖塔的形式,残高3.6米。图3-1光孝寺西铁塔(西面)图3-2光孝寺西铁塔须弥座、莲花座图3-3西铁塔第1层塔身各面中央佛龛中的佛像现存各层的小佛龛宽度、高度基本相等;层数均为四层,列数由下而上逐层递减。据《光孝寺志》,西铁塔原本表面贴金:“初亦以金装贴,岁久无重装者,故金色剥落不及东塔之辉煌矣。”......
2023-10-18
华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华服注重内在的本质精神,至于人体的形是否完美匀称并不重要。华服的袖子又称为“袂(mèi)”,其造型在整个世界民族服装史中都是比较独特的。华服的礼服一般是宽袖,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
2023-06-21
济宁铁塔的一大特征就是塔基特别高,达到8.47米,且内部设有塔室。图3-28济宁铁塔第2层东南面图3-29济宁铁塔第7层东面斗栱已损毁各层塔身倚柱刻画得不显著,柱顶施阑额。栏杆做工细致,装饰精美,是体现济宁铁塔艺术水准的构件之一。济宁铁塔的结构也是筒状塔身层层叠置。......
2023-10-18
民国时期,阿塔由乌龙山一田姓保长控制。在渔塘村、社里坝村已居住十多代人的向姓、田姓或刘姓、黎姓等家族,称其为阿塔或哪达。与卯洞上下相比,阿塔峡一带急滩不算多。红岩滩在阿塔峡以上2000米处,并不在阿塔峡内,却一直是阿塔峡水道的起点。这里就是阿塔峡水道中最险恶的拖船滩。......
2023-10-19
经过杭州内河道南来北往的各省船只基本情况,使我们可以从更大的空间视野来审视杭州内河道船只类型及其状况。清·许梦闳编《北新关志》书影内河船只长时间以来都是杭州及其周边地区重要的交通工具。要比较全面仔细地了解杭州内河船只,只有通过曾经在杭州北新关被征收过关税的实录船只记载,才能准确予以回答。这可谓研究杭州内河船只最重要的史料。漕船也被称为漕舫、纲船。......
2023-10-31
与此前其他铁塔相比,聊城铁塔最大的特点在于建在近3米高的石砌须弥座台基上。因为高,须弥座台基在聊城铁塔的整体构图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装饰也相对丰富。聊城铁塔的第一层塔身处于视线所及之合适位置,因此在全塔中是细节刻画最丰富的一层。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推测聊城铁塔应当仍是宋代作品,可能是12世纪左右的作品。聊城铁塔的斗栱刻画不清晰,铸造做工比较粗糙,且有当代补铸的部分,难以借此断代。......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