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铜殿设铜栏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文献中铜牌坊与铜殿并称,可见其地位重要。霍山玄帝宫在“各村俱有行宫,由是朝礼络绎不绝”,说明霍山铜殿在本地乡村社会中正统地位的建构是成功的,于明末清初成为当地一个影响较大的真武信仰中心。......
2023-10-18
(1)文献记载
据日本研究铜屋面的专著《銅板葺屋根社寺建築を中心に》考证:
“铜制屋顶建筑在我国最早始于天平神护元年[765]奈良西大寺,据《七大寺巡礼私记》,其采用铜块锻造加工成铜瓦。西大寺据称是德天皇为呼应奈良东大寺而建。西大寺的药师金堂与弥勒金堂仿效唐代建筑样式。根据《西大寺資財流記帳》记载,药师金堂长159尺,宽(奥行)53尺,大脊两端有铜铎并立有金铜制凤型鸱尾。大脊上有两只狮子坐于莲花形火焰茄状支座上。屋檐(軒廻)上共有火焰36枚,角脊端部可见铜制花形装饰为唐代技术,此大脊技法可谓奈良时代建筑物中史无前例。……
“据《七大寺巡礼私记》:西大寺屋顶由绿釉瓦修葺而成。据《铜瓦消灭事》,这里的铜瓦就是青瓷,即绿釉瓦。后因贞观年间大旱导致铜瓦熔解,而以其他瓦修葺代替。
“《建久御巡礼记》记载:该寺铜瓦修葺,因贞观日照令铜瓦消解而以其他瓦修葺。
“即使铜块锻打成薄片,造成瓦片状,大旱以及日照也不至于导致铜熔解,恐怕是因日照令铜干燥升温而使其表面的釉剥离熔化,表现出铜瓦熔解的样子。无论如何,我国有关铜制屋顶建筑物的历史记录最早始于奈良西大寺。”[71]
根据上文的考证,奈良西大寺建筑仿效唐代建筑,有可能是参考了中国当时的铜瓦建筑。
日本传统建筑中,神社和寺院建筑常以铜板为屋瓦。日本的铜屋顶更类似我国藏式建筑的铜屋顶,用铜板锻制而成。不同的是日本的不镏金,追求天然的铜绿色,包裹在日本特有的桧树皮屋顶上或直接铺在木板上,形成特别的肌理和优美的曲线(图2-15)。这与五台山“铸铜为瓦,涂金于上”的金阁寺不一样,与中国汉地金属屋面建筑“铸铜为瓦”的主流也不一致,所以日本建筑的铜屋顶在起源阶段究竟是如何仿效中国唐代并形成自身传统的,还有待更多考古学证据。
图2-15 日本奈良东大寺唐破风上的铜瓦面
(www.chuimin.cn)
图2-16 日本古建筑铜屋面之“一文字葺”构造图
图2-17 日本古建筑铜屋面之“本瓦棒葺”构造图
图2-18 日本古建筑铜屋面之“段葺”构造图
(2)常见的日本古建筑铜屋面构造
现在常见的日本古建筑铜屋面的构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文字葺”“本瓦棒葺”和“段葺”。
“一文字葺”即铜板瓦横向一字排开的做法,具体构造如图2-16。
“本瓦棒葺”的构造如图2-17,这种构造与塔尔寺大、小金瓦殿的屋面构造类似,分仰瓦、盖瓦并分别包裹铜板。
“段葺”的外观、构造大体与“一文字葺”相似,区别在于“段葺”铜板下的屋面板呈阶梯状,具体构造如图2-18。
有关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的文章
霍山铜殿设铜栏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文献中铜牌坊与铜殿并称,可见其地位重要。霍山玄帝宫在“各村俱有行宫,由是朝礼络绎不绝”,说明霍山铜殿在本地乡村社会中正统地位的建构是成功的,于明末清初成为当地一个影响较大的真武信仰中心。......
2023-10-18
首先在青龙山山脊上用块石包砌出一个大台基,作为整个建筑群的基础。图6-21八角亭及其内部近年新铸造的小铜殿图6-22青龙山真武庙八角亭原台基如果是一座占据整个八角亭基址的八角形铜殿,按边长3.2米来看,这座铜殿的规模相当大,用铜量巨大。综上,推测青龙山真武庙的铜殿,可能也是一座佛道帐大小、神龛性质的小铜殿。......
2023-10-18
铜塔和铁塔的屋面都是整体铸造的铸件,不存在屋面构造的问题。现存铜殿实例的屋面构造有两大类,一为板块铸造法,二为独立铸瓦法。这样,正立面下檐屋面共由13组屋面板块构成。宝云阁屋面的瓦与望板的连接方式与一般瓦面建筑相同,需在望板上抹灰,按照汉式金属屋面建筑的屋面做法铺底瓦、盖瓦。据此综合评价,元、明铜殿屋面构造的创造性高于清代铜殿。......
2023-10-18
中镇峰顶的真武庙清道光七年即已荒废,据道光《直隶霍州志》:“旧志载霍山绝顶有元帝殿,明崇祯间邑人郭养正建,门枋栏楯皆铜为之,今废。”[10]由上可知,霍山铜殿建于明崇祯十六年,至迟于清道光七年已不存。从建筑形制来看,铜殿四面设铜栏杆,建筑群围绕以石垣的形式,显然也都是对武当金殿的模仿。......
2023-10-18
佛教对金的尊崇根深蒂固。[37]而佛身之相好庄严亦常被称为“金色身”,如《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38]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39]等。因此历史上佛教对铜、金的运用常见于为佛像塑铜像、贴金身,还有泥金写经等。[41]金价买黄铜,虽然是被佛经讽喻的事,但也正说明黄铜与金相似,能成为金的替代品。[44]由于黄铜在佛教中的重要性,高僧也常执黄铜器,以示其高品位。......
2023-10-18
从佛教教义出发,“塔”的功能是很明确的——装舍利或装佛经的窣堵波。不论能否登临、进入,不论大小、材质,只要满足了前述功能,它们就都是“塔”。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正因为许多铜塔[20]没有被附上前两项功能,它们反而保有了装舍利、装经、刻经这更本源、更纯粹的根本功能。对这些铜塔的捐建者来说,建筑空间、地标功能都不是他们所追求的。......
2023-10-18
飞龙山铜殿位于石楼县飞龙山上的玄天宫内,现已不存。[17]图6-15雍正《石楼县志》志图中的玄天宫据此,飞龙山玄天宫始建于清顺治二年,落成于顺治十三年。综上各文献,飞龙山铜殿的建造年代上限应为清顺治十三年,下限为重修工程开始的康熙四十年。因此,飞龙山真武庙是否有铜牌坊,本处存疑。......
2023-10-18
布局五台山显通寺铜殿坐北朝南,是寺庙中轴线上的倒数第二座建筑,位于千钵文殊殿后的高台上。铜殿前原有铜塔五座,形态各异。形制五台山铜殿平面共四柱,面阔4.6米,进深4.2米。从外观来看,五台山铜殿为歇山顶二层楼阁。五台山铜殿原本表面的金饰在20世纪初已经磨损,现在铜殿的通体金饰为近年新贴。......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