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殿发展至此,已经在技术上、象征意义上完全成熟。一方面,昆明铜殿的构架成熟,各个构件也几乎全可以视为将木构建筑的木构件、瓦件同等替换为铜铸。其仿木形式、材料选择反映出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思想都标志着铜殿的技术成熟和发展高峰。平阳地区密集出现的四座铜殿就表现出将“金殿”符号化的趋势。本节对平阳地区这四座已不存的铜殿及其所在真武庙的深入调查和考证,首次确认了历史上这四座铜殿的存在。......
2023-10-18
在建筑技术方面,从文献和考古材料来看,战国时除了连接用铜构件外,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承重功能的铜构件,如南京博物院藏的战国铜斗栱、陕西临潼出土的战国铜门楣等[21]。由秦汉至南北朝,铜建筑构件的使用记录日渐丰富,大多是铜柱的使用,如《史记·刺客列传》载:
正义燕丹子云:
“荆轲拔匕首掷秦王,决耳入铜柱,火出。”[22]
又如《晋书》载:
(石季龙)“又使掘秦始皇冢,取铜柱铸以为器。”[23]
(昭阳宫)“切皆铜,沓冒黄金涂”。师古注:“切,门限也。”“沓冒,其头也。”[24]
王莽造庙,也以铜为柱,《太平御览》卷五百三十一引谭桓《新论》:
“王莽起九庙,以铜为柱,甍带金银,错镂其上。”[25](www.chuimin.cn)
三国时期曹魏的洛阳北宫太极殿内设有金铜柱四根,见《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七:
“华延儁《洛阳记》曰太极殿有四金铜柱。”[26]
《太平御览》引用《汉武故事》《洛阳记》的内容在没有考古资料证实的情况下,虽不可尽信,但正史中关于南北朝时期建筑使用铜柱的记载却应大抵可信。又如《晋书》记载太庙使用铜柱:
“武帝太康五年[284]五月,宣帝庙地陷,梁折。八年正月,太庙殿又陷,改作庙,筑基及泉。其年九月,遂更营新庙,远致名材,杂以铜柱,陈勰为匠,作者六万人。”[27]
除了结构构件外,南北朝时期,南齐宫殿中用铜为装饰之处可能更多,以至于南齐皇帝为示节俭,建元四年(482)规定“后宫器物,栏槛以铜为饰者,皆改用铁”[28]。
由上述史料可见,秦汉至南北朝时,铜合金已经可以胜任铜柱这样的承重构件,在不少高等级的建筑中都有应用。至迟到南北朝时,建筑的柱、椽、瓦已经可以全用金属来造了。但如果要建造一座全铜的建筑,则还需要解决梁架、门窗槅扇、覆瓦等围护构件的问题。围护构件在当时可能也已经初步实现了——西汉东方朔《神异经·中荒经》:“西北有宫,黄铜为墙,题曰地皇之宫。”又如:“西南裔外老寿山以黄铜为墙。”[29] 这里的“黄铜为墙”,应当指的就是用黄色的青铜来造围护性的墙。
因此,铜殿的出现此时已经具备了立柱、围墙等基本结构技术条件,但至关重要的是,梁架、屋顶的技术问题仍未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才能解决铜梁架、铜屋面带来的大荷载?这是此时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
将金属建筑的发展置于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也不难理解这一点。由汉至南北朝,正统的宫室建筑仍然是土木混合结构,一直在努力摆脱对土墙、土芯的依赖,而尚未能真正实现全木梁架。因此对于稀奇的金属建筑来说,适应性的结构技术就更是难题。因此即便是汉武帝所造之神屋(金屋),根据记载也并非全铜,而只有柱、瓦、椽是铜的,可推知其柱子以上的梁架仍然是木构。
有关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的文章
铜殿发展至此,已经在技术上、象征意义上完全成熟。一方面,昆明铜殿的构架成熟,各个构件也几乎全可以视为将木构建筑的木构件、瓦件同等替换为铜铸。其仿木形式、材料选择反映出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思想都标志着铜殿的技术成熟和发展高峰。平阳地区密集出现的四座铜殿就表现出将“金殿”符号化的趋势。本节对平阳地区这四座已不存的铜殿及其所在真武庙的深入调查和考证,首次确认了历史上这四座铜殿的存在。......
2023-10-18
霍山铜殿设铜栏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文献中铜牌坊与铜殿并称,可见其地位重要。霍山玄帝宫在“各村俱有行宫,由是朝礼络绎不绝”,说明霍山铜殿在本地乡村社会中正统地位的建构是成功的,于明末清初成为当地一个影响较大的真武信仰中心。......
2023-10-18
各国高等级建筑中对铜构件的使用越来越流行,考古发掘多有发现。此类构件的流行,可能与当时北方地区木构榫卯尚未发达有关。如此大量的建筑构件遗存,推测其中应当既有铜柱础也有金釭。铜箍套等铜节点在建筑中的使用方式,可以参考成套出土的春秋战国时车盖、帐幕帷架等小型的类似节点构件的组合方式。即使使用范围扩大,即使“礼崩乐坏”,青铜的高贵早已经深入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
2023-10-18
首先在青龙山山脊上用块石包砌出一个大台基,作为整个建筑群的基础。图6-21八角亭及其内部近年新铸造的小铜殿图6-22青龙山真武庙八角亭原台基如果是一座占据整个八角亭基址的八角形铜殿,按边长3.2米来看,这座铜殿的规模相当大,用铜量巨大。综上,推测青龙山真武庙的铜殿,可能也是一座佛道帐大小、神龛性质的小铜殿。......
2023-10-18
从佛教教义出发,“塔”的功能是很明确的——装舍利或装佛经的窣堵波。不论能否登临、进入,不论大小、材质,只要满足了前述功能,它们就都是“塔”。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正因为许多铜塔[20]没有被附上前两项功能,它们反而保有了装舍利、装经、刻经这更本源、更纯粹的根本功能。对这些铜塔的捐建者来说,建筑空间、地标功能都不是他们所追求的。......
2023-10-18
五代至宋,冶金业规模明显增大,坑冶发展繁荣,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都有提高。宋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后,从总体来说也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涨期。[1]在铸造大型铸件方面,五代至宋时期对铸造技术应用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尝试,著名的作品除了铁塔,还有沧州铁狮子、正定隆兴寺大悲阁铜佛像等。上述冶金技术的发展,以及砖、石高层建筑技术方面的进展,为此时期铁塔的建设风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023-10-18
青龙山位于今洪洞县城西26公里,从龙马镇向西可达。据民国《洪洞县志》:“青龙山距县西南四十五里,北望娄山,南连天石,形势蜿蜒,峰峦秀丽。上有玄天上帝庙,灵异远著,每春香火络绎不绝。中有小殿,铸铜为之,洵属罕见[此条清光绪八年采入]。”当地民众将青龙山真武庙俗称为“老爷顶”,意为供奉玄帝老爷的山顶。从中可知青龙山真武庙及铜殿创建于清康熙七年。......
2023-10-18
中镇峰顶的真武庙清道光七年即已荒废,据道光《直隶霍州志》:“旧志载霍山绝顶有元帝殿,明崇祯间邑人郭养正建,门枋栏楯皆铜为之,今废。”[10]由上可知,霍山铜殿建于明崇祯十六年,至迟于清道光七年已不存。从建筑形制来看,铜殿四面设铜栏杆,建筑群围绕以石垣的形式,显然也都是对武当金殿的模仿。......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