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的研究:以建筑史、冶铸史等学科文献为参考

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的研究:以建筑史、冶铸史等学科文献为参考

【摘要】:科技史、科技考古领域对中国古代的冶金史和铸造史已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是本书重要的参照系与背景知识。艺术史、社会史、道教研究、佛教研究等相关学科的论著中,虽然没有与金属建筑直接相关的研究,但其理论、方法多有可借鉴和启发之处。本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仍以建筑本体、铭文、碑刻为信,需赴现场考察、勘测获得。

除了梁思成先生、刘敦桢先生等老一辈建筑史家的经典著作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21]及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22]作为近年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提供了重要的背景知识。傅熹年先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23]虽然未直接论述金属建筑,但其对各时代建筑技术精当的论述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参照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傅熹年先生在书中对各时代的工程技术进展以木工、土工、石工、砖砌体工程的分类体系予以总结和阐释,有效而系统地勾画出中国工程技术史发展的特点和得失。而在这其中,目前唯独缺少金属建筑工程(金工)。

面对未有确切纪年的建筑而涉及的年代判断问题,近年有徐怡涛教授关于形制年代学的成果可资参考[24]。在以官式木构建筑为参照系分析金属建筑的设计时,需比对相关各时代建筑的权衡、比例、构造做法,已有诸多前辈先生的著作可资参考,如:潘谷西先生的《〈营造法式〉解读》[25]、朱光亚先生的《江南明代建筑大木作法分析》[26]、马炳坚先生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27]、刘大可先生的《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28]、郭华瑜教授的《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29]等。对于古代宗教建筑的专论有夏南希(Nancy Steinhardt)教授的《道教建筑》[30]、张十庆教授的《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31]等。

金属建筑在近代的境遇涉及近代建筑史研究,有张复合、赖德霖、李海清、曾娟[32]等先生的研究可资参考,为本书提供了近代史的背景框架

近年来随着一批当代仿古铜建筑的建成,当代铜工艺大师朱炳仁先生及其团队发表了数篇铜质仿古建筑技术的论文和技术文件,集中在2003年第2期的《古建园林技术》中,并已有专著出版[33]。但这些文献以对当代工程的介绍为主,与古代金属建筑关系不大。

科技史、科技考古领域对中国古代的冶金史和铸造史已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是本书重要的参照系与背景知识。谭德睿先生经过实验,专门研究了青铜时代的陶范铸造技术[34]。何堂坤先生的《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35]以及华觉明先生的《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36],基于各历史时期的具体成果及文献记载,建立起了冶炼史、铸造史的总体框架。姜生、汤伟侠教授主编的《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37]中论述了道教科学思想、冶铸技术与炼丹术的同源性。可贵的是,上述几种研究都力图在思想、文化哲学的高度对科技史进行论述,而非仅仅停留在技术考证和史料排比。这启发了笔者在技术思想、技术哲学层面的理论思考。

具体到金属建筑的铸造分析,研究报道则非常有限:华觉明、王安才先生的《颐和园铜亭构件和拨蜡法》介绍了用传统工艺模拟拨蜡铸造法的实验,但其文中模拟的案例并非建筑构件,而是铜佛像[38];孙淑云教授分析了玉泉寺铁塔的铸造工艺,并取样做了金相分析[39];田长浒教授主编的《中国铸造技术史(古代卷)》对个别铜殿、铁塔的铸造做了简要介绍[40];北京科技大学的梅建军教授与北京大学的陈建立教授及其各自研究团队近年发表了一系列冶金考古的成果,覆盖了全国各地区,从史前、先秦至明清时期都有涉及,其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参考[41]

通过实验室设备分析研究对象的成分是科技史、科技考古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金属建筑实例中仅昆明太和宫铜殿和显通寺铜塔有合金成分数据发表。但报道显示前者的数据采集点非常有限,远不能完整反映铜殿的合金成分和价值[42];后者与本研究采集到的数据有较大出入[43]。本研究重新全面采集了数据。

黄铜的发展史及其取代青铜开始流行的年代是近年冶金史学者关心的重要问题,赵匡华、周卫荣先生发表了一系列论文[44],其分析数据和结论是本书讨论铜殿、铜塔铸造材料的重要参照坐标。

艺术史、社会史、道教研究、佛教研究等相关学科的论著中,虽然没有与金属建筑直接相关的研究,但其理论、方法多有可借鉴和启发之处。例如:巫鸿教授关于中国艺术和建筑中某些案例通过奢侈浪费来获得权力、表达“纪念碑性”的论述,对本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杨立志、梅莉、韩书瑞(Susan Naquin)教授等道教史学者、历史学者的论著中关于武当进香习俗、信仰传播的研究成果可资本书借鉴[45]。赵世瑜、行龙、张俊峰教授等社会史学者关于山西地方社会水案以及乡土社会权力与象征的研究,对本书讨论铜殿的象征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46]。(www.chuimin.cn)

宗教原典中蕴藏有古代宗教建筑艺术的设计理念,这也是笔者近年比较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重视对《道藏》《大正藏》中相关原典的解读。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国内外学界早已注意到金属建筑的存在,但一直未对金属建筑进行系统考察和论述,而仅有零散论述和报道,缺乏科学、专业的考察。

二、建筑历史与理论领域已有基于材料视角的相关理论可资借鉴。

三、科技史、社会史等其他学科领域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可作为本研究的参照系与背景知识。

四、目前仅有少量发表的考古资料、实测资料可资利用。本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仍以建筑本体、铭文、碑刻为信,需赴现场考察、勘测获得。

五、没有可资利用的金属建筑合金成分的分析数据,本研究需自行全面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