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亚文化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亚文化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摘要】:(三)文化层次与知识水平差别形成的亚文化我国人口众多,人们的学历文化层次与知识水平差异比较大,不同学历文化层次与知识水平的群体,他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和参与体育行为的动机是有差别的。不同民族地区的体育消费呈现不同特点,其中既有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经济基础的影响。这也说明不同地区体育消费的共性和特殊性。体育作为一种超越国界、民族和地域性的文化现象,正

文化是整体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每一文化都包含着能为其成员提供更为具体的认同感和社会化的较小的亚文化。在不同的国家,或在不同的国家中由于民族的不同、地理区域不同、年龄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等原因而形成各种群体构成了不同的亚文化体系。在我国,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的体育发展各有特色,既有乡土气息浓厚的民族传统体育,也有丰富多彩的现代体育,因此就形成许多不同的亚文化。

(一)地理差异形成的亚文化

地理条件差别和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的结果,地理上的差异,往往导致人们体育消费习俗和消费特点的不同。在我国,南北体育文化的差异表现颇多,我国北方人由于气候寒冷,水上运动较少,其优势项目主要是:冰雪、军体、田径,其运动员占全国该类运动员的91.7%、60%、57.5%,例如:滑冰滑雪运动员集中于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这三个省的滑冰滑雪运动员占全国滑冰滑雪国际健将总数的76.7%,另外,由于身高和力量素质方面的优势为北方运动员在投掷等力量型项目上的整体优势提供了先决条件。南方的优势项目有水上、体操、重竞技、球类,其运动员占全国该类运动员的85.7%、65.2%、59.6%、58.4%,如跳水运动员多出现于广东、湖北;体操运动员多出现于湖南、湖北和北京;游泳运动员多集中于上海、广东。[2]就身体文化而言,南方体育文化不仅在内容上,在认识深度上也普遍要高于北方;因此无论是从体育活动占闲暇时间的比例,还是从体育健身频度的选择来看,南方沿海地区都高于北方内陆地区;而且,体育消费文化层次的差异,导致了南方沿海地区比北方内陆地区更易接受新的体育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从而选择新的体育健身行为。在我国,很多大型健身俱乐部的总部设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还有,由于我国经济基础与发展条件的差异,城乡人民在体育行为和体育消费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有较高的体育消费能力,对体育行为的投资也更多。农村居民会选择消费投资少的体育项目,而城市居民则更多的是“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趋势,在项目选择上更多趋向于时尚的休闲体育和绿色体育。

(二)年龄差别形成的亚文化

由年龄因素形成的亚群体主要分为3部分,即青少年群体、中年人群体和老年人群体。对我国体育人口的调查显示,我国主要体育人口年龄集中在16~25岁这个年龄段,是所有年龄段中最高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习体育课程及活动的设置,另一方面也与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有极大的关系。而对于中年人群体来讲,由于他们一般工作生活的压力较大,常常无暇顾及体育锻炼活动,而且成年人的身体一般处于相对“恒定”的状态中,所以他们在体育锻炼上所花费的时间与青少年和老年人相比就比较少,在当前体育观念深入生活的情况下,中年人一般会把参加体育活动与社会交往联系在一起。老年人和青少年一样是我国体育人口的主要参加者,由于老年人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身体健康需求,他们会花更多的精力从事体育运动,但老年人的体育消费是比较节俭和传统的,他们的体育项目也是比较舒缓和有传统文化特点的,如太极拳

(三)文化层次与知识水平差别形成的亚文化

我国人口众多,人们的学历文化层次与知识水平差异比较大,不同学历文化层次与知识水平的群体,他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和参与体育行为的动机是有差别的。就社会发展现状而言,学历水平与人群的体育参与程度呈正相关。学历文化层次的不同与知识水平差异与人的体育行为有着越来越明显的相关联系,其中文化层次与知识水平差别不仅影响人们对体育作用的认识,而且还影响到人们的体育动机与态度;此外,在项目的选择上,高学历的人由于经济收入和体育价值观念的影响,更容易接受高档次的体育娱乐项目,形成贵族式的体育消费群体;而文化水平比较低的群体,对于体育的消费没有过高的要求,无论哪种体育项目只要符合个人兴趣,符合个人经济收入,达到锻炼的目的即可。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群体结构的分化与分层在中国近年来逐渐明朗化,便逐渐形成了大众体育消费群体在文化程度以及社会地位层次上的差别。

(四)民族差异形成的亚文化

几乎每个国家都由不同民族所构成。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尤其是我国,共有五十多个民族。虽然由于受社会文化的直接影响而带有明显的中华民族烙印,如排斥外域文化的入侵,内聚力强等,但各民族也都还保持着自己传统的宗教信仰、消费习俗、审美意识和生活方式。如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叼羊、赛马、姑娘追、达瓦孜、马背上角力、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大多在户外草原上举行,这与城镇居民到体育场所消费有很大不同。在少数民族中,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为大多数女性所接受,在许多民族地区女性没有参加工作和经济收入,再加上繁重的家务劳动造成女性体育锻炼不规律而难以养成体育习惯。另外,各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体育项目,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借助民族文化吸引大批游客到该地体育旅游,形成消费。例如,贵州省是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地,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彝族土家族白族等上十种民族。苗族的赛龙舟、上刀梯、踩火龙;侗族的抢花炮、踩芦笙;布依族的丢花包、竹鼓操、板凳拳;彝族的爬油杆、打陀螺、乌蒙铃等其他民族体育项目支撑了贵州省体育旅游的发展。据统计观赏性体育旅游消费占45%,参与性体育消费占36.2%,实物性体育消费占18.8%[3]。另外,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低,造成了体育消费能力弱的现状。如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居民体育消费支出很少,而且主要用于购买服装、鞋类等体育用品,参与性和观赏性体育消费支出非常低。(www.chuimin.cn)

不同民族地区的体育消费呈现不同特点,其中既有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经济基础的影响。这也说明不同地区体育消费的共性和特殊性。

(五)跨文化对群众体育行为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卷入了世界交往的背景中,在文化方面也不例外,不同的文化交汇和碰撞会加剧文化的新陈代谢。体育作为一种超越国界、民族和地域性的文化现象,正以一种新的态势逐步融会到世界体育大文化中来。因此,外来的各种体育文化、价值观念、消费方式以及各种潮流在不断地涌进国内,人们在开始接受这些新事物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消费方式,从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上看主要表现在:(1)科学理性的价值追求。大众开始崇尚体育的科学技术,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对高科技产品的兴趣和迅速接受。(2)自由主义的价值取向。人们开始珍视自己决策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体育消费和体育行为中开始特别注意那些与众不同的体育商品和体育行为。(3)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居民在体育消费和体育运动时倾向于选择能显示自己身份、地位和象征自己成就的体育服务和体育项目,同时追加有适当的物质精神享受。(4)追求创新的价值取向。有些居民在体育消费中偏爱体育新产品、新技术、新款式、新功能。(5)冒险和勇于挑战的价值追求。具有这种价值取向的居民,在体育行为上喜欢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寻求刺激的体育项目和时尚的体育运动。往往表现为对冒险性、刺激性的体育运动活动有兴趣,如“悬崖跳水”、“蹦极跳”、登山、探险以及到文化风俗不相同的地方旅游等。

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世界化与现代化,实质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要实现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就需要文化的转升。这种转升是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人文精神固有的意蕴。民族体育文化的和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我们对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要求对西方体育文化有全面的了解。我们接受、吸纳西方体育文化绝不是“全盘西化”。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吸纳必须弘扬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主体性,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根据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内在要求来选拣、吸纳西方体育文化;要将西方体育文化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改造出中国自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文化。

【注释】

[1]王军林.从传播学角度看“花儿”的传承.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

[2]卢珍珍.浅谈南北方体育运动的差异与成因.http://wenku.baidu.com.

[3]王召令,吴小焱.贵州民族体育旅游消费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2(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