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对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对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历代统治者推崇儒学,这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影响极为深刻广泛。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注重人际关系和礼尚往来,人情体育消费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第六,中国文化具有重视整体、提倡协同、通过协同达至和谐的文化特点。

中国的历代统治者推崇儒学,这对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影响极为深刻广泛。其主要内涵有:大一统的秩序观念、礼仪道德、中庸的处世观念、忠孝观念、强调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因此我国群众的体育行为呈现出社会导向、场合导向和整体导向的特征,在体育消费和体育行为的选择上更看重的是同社会的一致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导致了中国群众体育行为的特殊性。

第一,体育消费表现出社会求同性。在体育消费行为上保持与其他成员的一致,多表现为选择符合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消费行为和运动项目。由于社会求同性及从众心理的价值取向,人们很容易产生一致的消费风气和运动行为。比如,我们在家里可以试穿新买的奇异服装,但在决定是否把它穿出去时,则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反应。社会求同性有助于社会主流文化的延续,也有利于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一方面,社会需求共同语言、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顺利地进行交往,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一个人只有在更多方面与社会主流取得一致,才能适应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否则会困难重重。

第二,体育消费表现出节俭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观念主张“温、良、恭、俭、让”,在其影响下,勤俭消费成为大多数中国人所奉行的消费观念。这一观念虽然受到西方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以及国内部分先富者和公款消费者“显富”行为的影响,但它今天仍然是中国消费者普遍持有的观念。比如,人们在对待体育锻炼时采取精打细算、求实求廉、知足常乐的态度,在进行体育消费时多注重所购体育产品的价廉物美、经久耐用和经济实惠,反对盲目消费和铺张浪费。

第三,体育消费表现出人伦孝悌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人们重视血缘亲情和敬老爱幼上。中国文化具有明显的崇古重老特征,“孝”被视为“德”之根本,以孝立身、以孝治天下的原则成为一种普遍的、不可动摇的人生准则和社会心理。另外,我国素有“多子多福”的思想,在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后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效应就是产生了明显的孩子中心倾向。以上这些传统文化促使人们进行体育消费时,往往以家庭的偏好或妥协为出发点,更多选择家庭共同体育用品、儿童用品、老年人用品、妇女用品,而在儿童体育用品上的支出一直是大多数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的重要项目。随着“老年化”现象的出现,各种保健体育用品、药品、食品层出不穷,也成为晚辈向老人表示孝心的最好礼品。(www.chuimin.cn)

第四,体育消费表现出中国典型的“礼仪人情”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注重人际关系和礼尚往来,人情体育消费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高消费体育项目、绿色休闲项目已成为人们人际交往、商务会谈的重要手段,如高尔夫、商务会所。

第五,体育消费逐渐表现出显示地位身份的倾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面子”问题一直占据比较牢固的位子,人们特别爱面子、讲面子,非常看重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身份、头衔。因此在体育消费行为和体育行为的选择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很注重显示或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比如通过购买价格昂贵或由体育明星代言的体育名牌产品来显示自己的身份与品位。

第六,中国文化具有重视整体、提倡协同、通过协同达至和谐的文化特点。中国文化的整体观念把天、地、人视为同意的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正因如此,中国的以气功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医保健术延传至今,成为许多群众体育健身者的首选。除此之外,印度的瑜伽刚好吻合了中国人的文化需求,在中国备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