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京剧传统戏中月琴唱腔伴奏形态研究

京剧传统戏中月琴唱腔伴奏形态研究

【摘要】:在京剧伴奏中,京胡是伴奏的核心,是京剧伴奏的主旋律,引领着乐队文场的旋律。月琴在演奏这个戏时要跟随京胡的弹唱,要包裹着演员的唱腔,以便将演员的唱腔烘托得更具魅力,让演员的声音表现得更加丰富,重音似有跌宕起伏之势,轻音似是蜻蜓点水一般。

京剧的表演过程中,月琴的演奏者如果想使月琴的伴奏和戏更贴近,则需要了解这部戏背后的历史故事;除此之外,还需要辅助排练,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每一出戏的音乐特点和音乐韵味,熟练地掌握演奏,才能和演员的唱腔完美配合,才能演奏出好的伴奏音乐。

之所以说月琴是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月琴对乐队的曲风有影响。月琴对传统戏伴奏起到了跟随、衬托的作用。在这种作用下,对于不同戏剧流派的演员,月琴的伴奏也会有所不同。

京剧唱腔的伴奏音乐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无论是在韵律还是在旋律上,都有自己完备的体系。唱腔伴奏节奏应该随着唱腔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伴奏的音符也有统一的强弱变化规律。月琴作为京剧中文场乐队的重要组成乐器,不仅要注重伴奏,还要注重对唱腔的烘托,月琴的演奏者应该提前了解演员的唱腔以及唱腔的背景、京胡的演奏技巧、板鼓的打法,只有足够了解,才能将唱腔伴奏好。

月琴在京剧中的作用是烘托演员的唱腔,是演员演奏的伴奏乐器,所以,月琴在演奏过程中要积极地配合演奏者。举例来说,《文昭关》这部戏,在老生唱到“心中有事难合眼”这一句时,演员的演唱速度有所加快,京胡的演奏速度也越来越快,节奏也越来越流畅,这时,月琴的演奏也必须要跟着变快,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烘托演唱者的唱腔行弦。

在京剧伴奏中,京胡是伴奏的核心,是京剧伴奏的主旋律,引领着乐队文场的旋律。京胡的演奏需要时刻关注演员的唱腔,跟随演员唱腔的变化而变化,与此同时,还要引领其他的乐器,月琴便是其中之一。月琴的演奏应该跟着京胡的演奏进行指法变化,具体而言,要跟随京胡弓法的抑扬顿挫变换月琴的演奏手法。

月琴的演奏应该充分使用小指。在传统月琴演奏习惯的制约下,老一辈的月琴师傅演奏月琴是不使用小指的。但是当需要使用月琴演奏快节奏的伴奏时,如果不使用小指,就会在无形之中增加演奏的难度,甚至可能无法完成演奏。小指在乐器演奏中使用很普遍,无论是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都大量使用了小指弹奏。

月琴演奏需要换弦,换弦要求掌握一定的速度,使用一定的力度,使之连贯。为了更好地完成换弦,则需要掌握里外弦换弦的技巧。内弦和外弦的转变是为了增加连贯性,在转变时,我们可以借助腕力,通过腕力旋转控制换弦的角度,角度的掌控有助于增加换弦的连贯性。

《望江亭》是张派的代表剧目之一,这部戏在演奏时要求音符干净、清楚、通透,并且演奏要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演奏效果,这对乐师演奏来说有巨大的挑战,需要长久地练习和钻研。月琴在演奏这个戏时要跟随京胡的弹唱,要包裹着演员的唱腔,以便将演员的唱腔烘托得更具魅力,让演员的声音表现得更加丰富,重音似有跌宕起伏之势,轻音似是蜻蜓点水一般。(www.chuimin.cn)

总而言之,要充分发挥月琴伴奏的随、衬、托的特点,做好行当、唱腔和动作的伴奏。

【注释】

[1]崔玉坤.月琴演奏教程:技巧与练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林林.民族唱法与京剧演唱的共性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2):91-93.

[3]齐欢.京剧传统唱腔各种板式的节奏运用[J].电影评介,2013,(5):103-105.

[4]侯思瑜.月琴在京剧伴奏的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7: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