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京剧音乐研究:弹挑技巧及顺序指南

京剧音乐研究:弹挑技巧及顺序指南

【摘要】:弹挑时,以腕关节为轴心,用腕力带动拿拨片的大指和食指,在触弦的瞬间同时发力,触弦时间要短,要高于弹性。一般情况下,弹挑的顺序是先弹后挑。与弹一弦相比,弹二、二、四弦时,手腕的摆动幅度应适当缩小。

弹(标记:\)和挑(标记:/)是右手最基本的演奏方法,右手其他技巧都是从弹和挑发展变化而来的。

(一)基本方法

右手拿好拨片后,向下弹弦叫弹,向上挑弦叫挑。弹挑时,以腕关节为轴心,用腕力带动拿拨片的大指和食指,在触弦的瞬间同时发力,触弦时间要短,要高于弹性。触弦后要立即放松。在弹时,大指向下,用力稍大些,食指辅助;在挑时,食指向上,用力稍大些,大指辅助。一般情况下,弹挑的顺序是先弹后挑。在开始起弹前,手腕都会有一个微微向上扬的动作。在连续弹挑时,手腕成惯性地上下摆动,与扇扇子的感觉相似。初练弹挑时,手腕的摆动幅度可稍大些,熟练后,摆动幅度就不易过大了。与弹一弦相比,弹二、二、四弦时,手腕的摆动幅度应适当缩小。在乐谱上,月琴的指法是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为序,用“一、二、三、四”来标明的。不用手指按弦的音叫作空弦音。

(二)拨弦要领

(1)拨弦位置。在一般情况下,拨片应弹在距缚手上端六厘米左右的位置。这个地方是月琴最好的发音区。由此往上弹,音色发空,余音长;由此往下弹音色单薄,发音短促。有些乐曲需要特殊效果时,可稍作调整。如需弹奏旋律优美、余音较长的音符时,可稍向上弹;弹奏强音及颗粒性强的音乐时,可稍往下弹。在过弦时,从一弦到四弦的拨弦位置应有微微上斜的坡度。

(2)着弦角度。着弦角度是指着弦时拨片与琴弦之间交叉形成的夹角,角度一般在60°左右。拨片要用平面着弦。

(3)入弦深度。拨片入弦的深浅会影响音色和音质,一般1~4毫米比较适宜。如果入弦太深,则拨片触弦的面积增大,停留在弦上的时间就会加长,阻力也加大,触弦时会发出“呲呲”的噪音;若入弦太浅,则声音发虚,不坚实。在弹奏弱音时,入弦可以稍浅一些;需要力度大时,入弦可稍深一些。(www.chuimin.cn)

(4)触弦速度。触弦速度是指在弹或挑时,拨片与弦接触瞬间的速度。拨片过弦的速度要快,即触弦的一刹那要有爆发力。如果触弦速度慢,那么拨片在弦上停留后再弹,发音就会迟钝,而且在连续弹挑时,还会出现拨片压弦的声音,导致声音不连贯,有被切断的感觉。

(5)力量集中点在拨弦发力的一刹那,手腕和手指的力量都要传递到拨片尖端的触弦点上,这就需要臂、腕、指放松,只在触弦发力的瞬间紧张,再立即放松。用这样的方法弹奏,右手不会发僵,声音还会有弹性。

练习提示:

第一,先用慢动作在一弦空弦上进行练习,要把琴弹响,使共鸣箱充分振动。慢动作的练习便于我们细细体会借助腕子把力传送到拨片触弦点上的运动过程,以及弹挑前后的放松与拨弦瞬间用力的细微变化。

第二,边练习边检查:肩、臂、腕是否做到放松,有无僵硬感;是否在用腕力,有无小臂上下摆动的现象;弹挑的力量点是否在拨片的触弦点上;节奏是否平稳,音量是否平衡,有无弹重挑轻的瘸腿现象。

第三,一般情况下,弹比挑的动作好做些,因此,大多数初学者甚至弹过几年琴的人也容易出现弹重挑轻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始练习时,有意识地加强挑的力度,尽量保持弹挑的音量和音色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