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京剧音乐研究:小三弦伴奏功能分析

京剧音乐研究:小三弦伴奏功能分析

【摘要】:(二)三弦伴奏三弦作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乐器之一,在古代也称为琴鼓,通常有三根弦,是用兽骨或者象牙制作成的指甲来弹拨。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大三弦,一个是小三弦,其中京剧里面运用最多的是小三弦,在与其他乐器一起演奏的时候小三弦多起到配合的作用,从而将京剧的魅力有效地进行展示。

(一)月琴伴奏

京剧中的月琴来自于民族中的月琴,是由其演变而来的。月琴主要由桐木板制成,由琴颈以及上面的三根琴弦构成,在日常京剧的唱腔音乐里,一般都只用一根外弦来进行演奏,演奏技法上通过用右手持动拨片,并且快速、连续地进行弹奏,在月胡与京胡的合奏过程中,主要是对于所形成的八度关系进行处理。在演奏方法上,月琴一般与京剧的慢板、散板及快三眼等板式相结合,常用长轮加短轮的演奏方法,除此以外,为了满足现代京剧的需要,现在的月琴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半音,品格方面也从原来的13品格发展到了11到24品格,琴弦上也由原来一根弦的弹奏加上了扫弦以及弹拨,这些改变对月琴表现力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作用[4]

(二)三弦伴奏

三弦作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乐器之一,在古代也称为琴鼓,通常有三根弦,是用兽骨或者象牙制作成的指甲来弹拨。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大三弦,一个是小三弦,其中京剧里面运用最多的是小三弦,在与其他乐器一起演奏的时候小三弦多起到配合的作用,从而将京剧的魅力有效地进行展示。三弦主要有民族、地域以及古朴三个特点。由于三弦具有几百年的历史,因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在外观和内部的构造上都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并不断完善,让三弦的音色也变得更加委婉动听,从而使三弦在京剧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地域上的特征指的是三弦在不同的地域上所具有的不同风格,通常来说,大三弦流行于北方,具有浓厚的北方风格特点,小三弦则流行于南方,具有明显的南方文化色彩,在京剧中,小三弦的使用多过大三弦。而古朴指的又是三弦像京胡以及古筝一样给人以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的感受与体验,在京剧的乐队演奏过程中,将民族与古典的魅力都完美地表达了出来。

【注释】
(www.chuimin.cn)

[1]黄雅娟.京剧伴奏音乐与唱腔的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13-24.

[2]王玮.京剧伴奏中民族乐器的演变[J].中国京剧,2018(07):66-69.

[3]陆松龄.浅谈京剧音乐的继承、发展与创新[J].中国京剧,2002:29-30.

[4]熊露霞.试论京剧音乐的平衡性[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3,(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