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京剧伴奏音乐对唱腔风格的影响-研究成果

京剧伴奏音乐对唱腔风格的影响-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这一标准的改变,各流派传人间的竞争日益高涨,大力推动了当时流派唱腔艺术的发展。流派唱腔是京剧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存在,流派唱腔的出现让京剧意识到伴奏音乐的重要性,唱腔和伴奏音乐的严丝合缝,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京剧流派唱腔是京剧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标志着京剧发展已经走向了成熟。与此同时,它的形成是对京剧发展的巨大推动。京剧流派唱腔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首先是较早的“老三鼎甲”,其次是中间的“新三鼎甲”,最后是“四大须生”和“四大名旦”。在京剧流派唱腔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流派都有各自行当的唱腔特点,都凝练了个人的艺术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唱腔,伴奏音乐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流派唱腔形成了主体,伴奏音乐也逐渐发展得更为细化,逐渐演变成了不同的风格,每一种风格适应不同的演员。伴奏音乐发展到后期,与唱腔之间已经严丝合缝,完美融合了。

(一)随腔而变的伴奏音乐是流派唱腔发展的基础

早期流派是以地域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语音特点及个人风格特色来界定的。皮黄盛于清咸丰、同治年同间,当时以须生为最重,人才亦最多。其间共分数派。程长庚,皖人,是徽派;余三胜、王九龄,鄂人,是汉派。张二奎,采取二派而挽以北字,故名奎派。亦有人将奎派称为京派。当时这三位老生艺术家被人们称为“京剧三鼎甲”,我们现今称之为“老生前三杰”或“老三鼎甲”。由于当时的“前三鼎甲”的籍贯与经历各不相同,因此其形成的唱腔特色各有所侧重。

唱腔对于京剧而言,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它是京剧艺术流派的区分标识。观众在听京剧时,首先听到的是唱腔,如果唱腔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能够将观众带入到戏曲中,那么就说明这个唱腔是优秀的。所以,京剧艺术家们不断地研究如何改进唱腔设计,如何将音乐和琴师更好地结合,形成更好的艺术效果。京剧中的老生行当的流行,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影响,当时社会主要以老生为主演绎古代英雄铁骨铮铮、报效家国的曲目,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爱国的剧目会受到人们的追捧,所以老生也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行当。

京剧流派的形成,是在戏曲艺术家们自身的审美与观众对戏曲的需求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京剧的艺术家们是京剧的演唱主体,老艺术家们在研究唱腔时,会结合自身的声音条件和生活经历,形成自己对唱腔的独特审美,进而对老生行当的唱腔开展艺术创作。

京剧流派的唱腔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依靠气势,当时的伴奏音乐也主要是为唱腔烘托气势。当时大众对于京剧的追求也主要集中在声腔和表演曲目上,对于伴奏音乐没有过于精细的要求,这也说明在京剧还没发展完善时,京剧流派唱腔的区分主要依靠地域和文化,虽然京剧演唱者每个人的个人艺术风格也不同,但是并未以个人的艺术风格为划分标准。京剧“前三甲”标志着京剧作为戏曲剧种的独立,和其他的地方戏划清了界限;“新三甲”标志着京剧流派唱腔开始一个人的艺术风格。(www.chuimin.cn)

对比“前三甲”以地域命名的“徽派”“汉派”及“京派”(奎派),“新三甲”则改以姓氏命名各自所形成的新流派,并且这一命名方式一直延续至今。这也说明了,随着审美需求的提高以及在审美意识的主导作用下,京剧流派唱腔以地域文化为划分标准,逐渐转向以个人风格及个性创作为划分标准。随着这一标准的改变,各流派传人间的竞争日益高涨,大力推动了当时流派唱腔艺术的发展。随着“新三甲”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引得京剧界众多演员竞相效仿,其中谭派的影响力最大,众多演员多以谭派艺术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流派艺术并加以创新而形成独具个人风格的流派。如当时继“新三甲”之后不断涌现的以“余、言、高、马”为代表的“四大须生”,即余(叔岩)派、言(菊朋)派、高(庆奎)派、马(连良)派。随着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相继辍演,人们便将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列入“四大须生”的行列。随着人们对老生唱腔艺术审美的提高,后续逐渐形成的老生流派唱腔较“前三甲”时更为细腻,逐渐由注重气势转向注重韵味的审美意识,伴奏音乐亦逐步转向以烘托人物情感及突出流派风格为主,为使流派风格更具独立性及统一性,伴奏风格亦逐步出现流派化的趋势发展。

(二)标志风格的伴奏音乐是流派唱腔升华的关键

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京剧当中发展比较快的是老生行当,老生行当有丰富的演出剧目,而且他们的唱腔艺术也比较完善,人们对老生的关注比其他行当要多。虽然当时旦行也有具备个人特色的演员,像胡喜禄、梅巧玲等都是优秀的演员,但是因为受到了演出剧目和唱腔艺术的限制,旦行角色的受重视程度一直不如生行。不过,随着演出剧目的丰富、唱腔艺术的成熟,旦行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中,陈德霖、王瑶卿为旦行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王瑶卿,她非常热衷于钻研京剧的唱腔,而且比较大胆,勇于创新,在很多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更加优美的新式唱腔,推动了四大名旦风格的形成。

随着后来京剧流派发展得越来越完善,生行和旦行之外的其他京剧行当也形成了各自的流派。流派唱腔是京剧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存在,流派唱腔的出现让京剧意识到伴奏音乐的重要性,唱腔和伴奏音乐的严丝合缝,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伴奏音乐主要负责拖腔保调,它和唱腔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伴奏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随腔,这种伴奏方式音乐和唱腔基本是保持一致的;另外一种是裹腔,这种伴奏方式音乐和唱腔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