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唱腔在音乐属性上具有很强的美感,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韵味一词无法使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解释,因为它主要指的是一种情感与内涵的体现。在这一领域中,包括了内容的丰富性与情感的多样性,相对不确定,因此,可以说“韵味”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京剧唱工艺术在体现“韵味”方面,注重形式的创造与内容的表达,因为只有形式与内容兼顾的艺术,才能够凝结成具有艺术美感的事物。......
2023-10-17
京剧继承了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传统,通过艺术性的概括可以将人物分为多个角色。中国戏曲艺术能够分为各种类型的行当,在某种程度上,既反映了中国戏曲艺术本身的艺术特色,又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精神。
(一)老生唱腔艺术风格
不同于旦角唱腔的婉转柔美、优雅内敛,老生唱腔更真实、更自然、更具气势,同时嗓音更强劲有力,这是二者在唱腔上的明显区别。但若就京剧艺术的整体唱腔风格来说,老生虽然相对于青衣、旦角更为热烈,但相对于花腔来说则要平和许多。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艺术性,老生才能在各行当之间位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可以说,老生唱腔崇尚刚柔并济的美学思维,是适应中国传统古典艺术美学思维发展而来的一种美学观念。
(二)青衣唱腔艺术风格
青衣这个行当同样需要唱腔来表现艺术感染力,所以,青衣行当的艺术家通常都十分看中唱功,比如大众所熟知的青衣大家梅兰芳先生,在唱腔和艺术成就上,他将京剧青衣表演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京剧发展史上拥有里程碑式的影响力。随着京剧艺术的不断发展,青衣唱腔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在梅兰芳时代之前,青衣唱腔更加简单朴实,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其刚强感要多于柔和感。从王瑶卿、梅兰芳时代以后,青衣唱腔基本开始向优美柔和的方向偏移,自此之后,柔美自然变成了青衣行当唱腔的艺术特点,它用一种温婉的方式将传统女性温良贤淑的风范和她们的喜怒哀乐诸多情绪展示给了听众。
从曲调的角度来讲,青衣和老生运用了相同曲调的不同演唱风格。京剧艺术是一门程式化的艺术样式,从大的程式(西皮、二黄等曲调)到不同角色行当的流派,再到京剧演员的个人专属风格等,无不呈现出程式化的倾向。只有在最初接触京剧艺术、京剧行当和京剧表演时,就开始有意识地摸索蕴含其中的普遍规律和规律美感,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内涵,才能夯实京剧表演的基础,才能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三)小生唱腔艺术风格
在京剧艺术中,小生一般指的是年龄偏小,但唱腔唱法却呈现出了成熟男性腔调的年轻男子。京剧小生的唱腔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昆曲音乐的影响,因此带有一些昆曲的特色,比如用小嗓唱就是借鉴昆曲的有力证明,小嗓的运用和小生行当的行腔风格相一致,融合了阳刚和柔和的元素,同时,又体现出了宽、响、亮、细、尖等风格特色。这种唱法需要演唱者具备一定的演唱实力和艺术素养,才能保证曲目演出的完成度和艺术水准。
(四)老旦唱腔艺术风格(www.chuimin.cn)
老旦行当自产生时,就出现了很多为人称颂的艺术家,如谭叫天、龚云甫、谢宝云等,他们对老旦行当唱功艺术的发展与成熟,甚至是老生行当唱功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若是从京剧行当的构成来看,老旦并不属于京剧行当的主要构成,这并不意味着老旦行当的良莠不齐,它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同样对演唱者具有极高的要求。从演唱风格上来讲,老生的演唱融入了大嗓,并借鉴了青衣演唱的音韵美,而老旦的演唱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风格,形成了老旦行当独特的艺术性和极具女性魅力的形象性。但从实际演出的角度来看,老旦的唱腔风格还是更倾向于老生,富于变化的花腔唱法在老旦的演唱中出现较多,粗犷豪放的女性嗓音彰显出了强烈的音乐气势。
因此,在演唱风格上,老旦相对于老生来讲,要更强势和泼辣一些。也正因此,老旦行当对演员的嗓音条件要求比较高,既要高亢,又要有响度和宽度,既要能完成气力很足的喷口,又要确保转折处的奔放,只有这样,老旦角色的气势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五)花脸唱腔艺术风格
花脸是根据角色特点和性格特征,在脸上用油彩描绘脸谱的一种行当,我们所熟悉的脸谱艺术就是由此而来的,最早的时候,花脸属于净行当的范畴,但若考虑唱腔艺术,花脸唱腔同样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古典美学特征。纵观花脸行当的唱、念、做、打,无一不透漏着崇高的审美,这种美感具有双面性:庄严稳重、“丑”。花脸的唱腔相当于其他行当来讲是一种脱离外在形式审美的一种风格,更粗犷、更朴实、情感表达更直接。其音量宏大高亢、声如洪钟,因此会给听众一种压迫感,也由此实现了震撼人心的惊艳效果。“炸音”是花脸唱腔音量达到最高度后,被进一步深化和扩展的结果,也是在传统戏曲中依然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的一种唱法。但是,对于听众来讲,第一次听到“炸音”会因为其强烈的气势和违反正常生理规律的不协调感而心生抵触,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人们对“炸音”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欣赏,反而会激发出一种跨越感性的存在,表达内心最真诚情感的气势与力量。
(六)“丑”角唱腔艺术风格
“丑”角在京剧行当中一直是以带有诙谐幽默的戏剧色彩的配角出现的,是京剧艺术中最不可或缺和最讨喜的角色之一。“丑”角在中国京剧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崇高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①“丑”角所特有的喜剧色彩,使中国戏剧戏曲情感色彩更加饱满,在没有一个行当只承担悲剧职能的体系中,“丑”角只承担喜剧职能的独立性是绝无仅有的;②“丑”行当的存在证明了戏曲角色分类的艺术性。“丑”这个行当名称的由来并不是指其扮相的滑稽丑陋,而是特指一种共同的喜剧人物艺术特征,简单来讲就是,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只要承担着“丑”角的功能,那么这个角色就一定是一个喜剧人物。
此外,“丑”角的另一大艺术价值在于它充分发挥了音乐和伴奏在表达喜剧效果、塑造喜剧人物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讲,就是在文武场的转折处,音乐营造出了一种不协调、但又诙谐搞笑的氛围。举个例子来讲,小锣的尖音在武场中出现,这时候的唱腔不忌荒腔走板,道白为京白,这种看似不符合京剧规律的搭配,反而凸显出了丑角独特的嗓音。但是,想要实现这种在有章法和无章法之间的自由切换并不容易,这就需要丑角演员接受严格的训练,具备极高的演唱实力才能表现出丑角的诙谐幽默。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丑”角在京剧行当中虽然是配角,但是丑角演员绝对是京剧演员中的全能型人才。
有关京剧音乐及其伴奏艺术研究的文章
京剧的唱腔在音乐属性上具有很强的美感,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韵味一词无法使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解释,因为它主要指的是一种情感与内涵的体现。在这一领域中,包括了内容的丰富性与情感的多样性,相对不确定,因此,可以说“韵味”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京剧唱工艺术在体现“韵味”方面,注重形式的创造与内容的表达,因为只有形式与内容兼顾的艺术,才能够凝结成具有艺术美感的事物。......
2023-10-17
“分句”是唱腔中的最小单位,它只能演唱一个小段落(词组),而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京剧唱腔由分句、乐句、乐段、唱段所组成,每一个小“分句”无疑在唱腔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黄原板^下句的第一分句落“7”“5”,第二分句落“6”,第三分句落“2”“5”。......
2023-10-17
随着这一标准的改变,各流派传人间的竞争日益高涨,大力推动了当时流派唱腔艺术的发展。流派唱腔是京剧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存在,流派唱腔的出现让京剧意识到伴奏音乐的重要性,唱腔和伴奏音乐的严丝合缝,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2023-10-17
因为远离了传统的声腔、板式,每段唱腔都过于个性化,戏迷学起来很难。最近的大多新编京剧的唱腔像是由一首首“戏歌”编凑而成的。这位艺术家直击当下京剧唱腔“个性化”的要害!而目前京剧的音乐创作就存在这样一种过于“个性化”的倾向。把当代京剧放在整个京剧发展史上来衡量,它显然不处在黄金时代,但当代京剧却绝非很糟糕。......
2023-09-01
(一)唱腔音乐京剧中包含四种音乐,其中最主要、最经典、最广为流传的是唱腔音乐。具体而言,唱腔音乐有不同的分类,包括角色的性格好坏、身份性别等。在京剧唱腔中,节奏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京剧的唱腔或紧凑,或舒缓,进而体现出不同的音乐情绪和气质,又或优雅,或写意舒缓,或气势恢宏,或扣人心弦,由此达到不同的舞台表现效果。......
2023-10-17
值得注意的是,弋阳腔中有一种“滚调”的音乐形式,它则是以上、下句的形式,在有节奏的鼓板中进行富于音乐性的朗诵。这一形式加强了戏曲唱腔的表现力,也突破了曲牌音乐的表现限制,在弋阳腔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京腔”中也保留了原弋阳腔的这一艺术特色。他自身对秦腔的要求比较细致,而且秦腔和其他的戏曲音乐风格不同,在他到来之后,秦腔在北京得到了蓬勃发展。汉调极大地促进了京剧声腔音乐的形成。......
2023-10-17
对京剧音乐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影响的昆曲,其唱腔采用的是曲牌体。这种曲牌体是随着语言文体的一系列变化,即由诗变词、词变曲等产生衍变的。正是由于受相对整齐句型、句逗的影响,板腔体音乐结构的规整性较之曲牌体要强,为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提供了更多的条件。板腔体虽然有其规定性,但是更具有灵活性,在很多时候都可作变通处理。这是一个方面的灵活性。......
2023-10-17
安顺地戏演出的一般程式:一开财门:上庙祀神,迎请脸子;主帅带领,列队行进;主人献食,互祝大吉等。“跳神”是地戏最重要的部分,又称“正戏”,演出时间少则三五天,多则半个月。安顺地戏以堂为单位,每堂地戏有演员十数人,加上鼓师、锣师和杂务人员,共计20人左右。[68]并在此调查基础上出版《安顺地戏戏剧本选》,这是“迄今为止地戏剧本唯一一次正式出版,同时也是地戏剧目第一次较为集中的全面展示。”......
2023-0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