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歌及京胡协奏曲京歌是指以京剧音乐为主要的歌曲编创风格进行创作得到的歌曲。京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播京剧旋律、扩大京剧旋律的影响范围。京歌用京剧音乐的旋律结合流行歌曲的元素,再辅助歌词传播京剧文化。《沙家浜》是以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题材与音调为基础进行的创作,《沙家浜》是清唱剧体裁形式的声乐套曲。......
2023-10-17
吐字、发声、归韵、收音是我国戏曲、曲艺中常用的要领。明代嘉靖年间的昆山腔著名唱家魏良辅就提出了戏曲演唱要“字清”“腔纯”“板正”的理论,对后世戏曲界有着很大的影响。京剧语言不像话剧那样是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音,也不像地方戏曲以方言为审音辨字、吐字发声的依据。京剧唱念既有普通话标准音,又用所谓“中州韵”“湖广音”等,京剧音韵不是单一的标准音或方言音,而是一种独具风格的特殊音韵。
京剧唱念对吐字、归韵、收音要求历来非常严格,不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要领,是绝对演唱不好京剧的。京剧中的吐字、咬字都是在唱念中进行的。特别是有些唱词句,行腔很长,一个字的声母和韵母的拼音常常不是在一个节拍中进行的,而是在几个甚至几十个节拍中进行的。唱词的每个字明显的要分字头、字腹、字尾三个部分。这与歌曲中歌词的每个字只分声和韵两个部分,有着很大的不同。从切字角度讲,一般情况下,歌曲发音反切一个字只要用两个字,比如“江”,用“几”和“羊”这两个字去切就行;但在京剧中的发音,反切一个字必须用三个字,比如“江”,就要用“几”“啊”“恩”这三个字去切了。
所谓字头,是指字音的开端,以声母和韵母或复韵母中的韵头或主要元音为字头。字头的读音要清晰有力,不能拖长。字腹是指字音中的韵腹,或兼包括韵尾。字腹是演唱时发音的重要部分,拖腔时常以它为主。所谓字尾指的是韵母中的韵尾。字尾和辙、韵的关系最密切,字尾读得不准确,就会归到其他辙里。
在戏曲里有“四音素”之说,即字头、字腹、字尾及声调(四声)。字的韵母亦分四个部分:一是韵头,由介母i、u、ü组成;二是韵腹,韵腹由九个元音承担,即a、o、e、i、u、ü、ê、er、-i;三是韵尾,由四个字母承担,即i、u、n、ng,前两个为元音韵尾,后两个为辅音韵尾;四是声调。字头的构成有三种情况:一是声母加韵头,例如“剑(jian)”,字头是ji;二是只用声母,例如“大(dai)”,字头是d;三是只用韵头,例如“王(uang)”,字头是u(w)。字腹由韵母中的韵腹构成,字尾由韵母的韵尾构成。
整个出字的过程分吐字(发)、归韵(放)、收音(收)三个步骤,字调(声调)则贯穿于吐字的全过程。每个字必定有字腹,但有的字可以没有字头,例如安(an)、埃(ai)、昂(ang)等;有的字可以没有字尾,例如家(jia)、爸(ba)等;有的字甚至可以既没有字头,也没有字尾,例如啊(a)、喔(o)等。如果是头、腹、尾俱全的字,那么整个出字的过程呈枣核形,即两头尖、中间大。
(一)吐字
“吐字”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整个字的发音;二是指字头的发音。
整个字的发音我们可以用“出字”来表述,这里的吐字专指字头的发音。由于字头涉及声母和韵头,这就意味着吐字决定着口齿是否纯净、口形是否正确。每个字要用字头来带动字腹和字尾的发音。能否做到“字正”的首要因素在于能否准确吐字,因此要把发音的功夫首先用在吐字上。“欲正五音,而不于舌唇齿牙喉处着力,其音必不正。”(徐大椿《乐府传声·出字口诀》)这就要求注意掌握字头中声母的发音部位,接着就要注意吐字时的口形,京剧界常说的“喷口”,就是指在吐字时的字头发音要有口劲,否则就会虚而不实、飘而不定。但又不要过分用力,那样反而不美;也不要把字头拖得过长,造成词的模糊。因而吐字时要避免把字头和字腹截然分开(尤其是字头由声母和韵头组成的字)无意地唱成了两个字。因此,既不能使字头与字腹分离,也不能使字头与字腹同时吐出,而是要有恰当的过渡,使其浑然一体,不露痕迹。
(二)归韵(www.chuimin.cn)
汉语拼音中有声母和韵母。作诗添词要讲求押韵。说到归韵,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押韵,但严格地说,归韵并不是押韵。押韵着重于韵母的韵腹和韵尾,而归韵则包含韵母的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这里就有了一个字在唱念中字头如何用声音来表现的问题。
在京剧的唱念中,尤其是在行腔中,充分发挥字腹发音的共鸣作用,这就是“归韵”。归韵是吐字之后字音归到主体韵腹的意思。韵头与声母紧紧相连构成字头,其作用是声母与韵母之间的一个过渡;字尾的作用仅仅是完成收音;而能充分发挥共鸣作用、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最长,因而在唱念中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字腹。从发音时间的长短和音量的大小来说,可以把头、腹、尾俱全的字音比喻为“橄榄形”或“枣核形”:头尾短而小,表示头、尾发音较为短暂;字腹长而宽,表示字腹发音长而大。声调(指腔调)明爽,全系腹音。
(三)气口
所谓“气口”,是演员演出唱念当中换气的地方,气口运用的好坏与演唱效果有着重要的关系。若气口用得好,则演唱抑扬顿挫、舒展自如、歇而不断、紧而不乱;若用得不好,则唱者精疲力竭,听者也感到神经紧张。京剧的气口,通常分为明气口和暗气口,明气口是明显换气的地方,暗气口是暗中换气的地方,其中暗气口的选择和运用,是京剧名家演唱的“秘诀”之一。裘盛戎扮演铜锤花脸这一行当,在演唱中注重用气,研究气口,使自己的演唱和谐流畅、神气十足,即使演唱大段的唱腔,也毫不吃力,游刃有余。京剧《赤桑镇》中包拯劝嫂嫂的一段唱腔,唱腔板式[二黄三眼]转[原板],唱词为“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金石言永不忘铭记在心旁。前辈的忠良臣人人敬仰……”十字句一般为三个字,传统唱法是待“言”字出口之后,过门吸气,但裘盛戎在“金”字后边,暗换一口气。第三句的“忠良臣”的“臣”字是有腔的,为此,裘盛戎在“忠”字归鼻音之后,“良”字未出之前,又是一个巧妙的暗气口,下边唱来,十分自如。这些气口的巧妙运用,为京剧唱腔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收音
书法讲起笔、行笔、收笔,京剧则讲发音、收音,音的收束是很重要的。而在京剧的吐字咬字中,很容易被一般人忽视的问题是收尾,即收音。在演唱中,适时适度地把韵尾交代清楚,以求把字的音韵唱得完整,叫作收尾,也叫收音。如:“来至在督察院,举目往上观”这句唱词中,“来lai”收在i上,唱作“l-a-i”(勒—呵—夷)。“院yuǎn”收在n上,唱作“ü-a-n”(遇—呵—安)。“往wǎng”收在ng上,唱作“u-a-ng”(乌—呵—昂)。
戏曲界对声腔的收尾历来都很重视。明代沈宠绥著有《度曲须知》,此书把当时戏曲用韵分成五类,即:收鼻音、收抵聘、收噫音、收鸣音、收闭口音。传至清代,戈载所著《词林正韵》,进一步把收尾分成六类,即:展辅收音、敛唇收音、直喉收音、穿鼻收音、抵聘收音、闭口收音,俗称“曲韵六部”,现今仍然沿用。归韵之后,便是收音。收音在字尾,要“守之有力”。尾音收得恰当与否,对于“字正”起着“毕其功于一役”“宝塔结顶”的作用;收得不好、不准,或是会前功尽弃,或是会出现差错。比如“街jiai”字,韵尾i收得不准,就会听起来像“简jian”音,或是像“江jiang”音,或者忘记收音,就会变成“家jia”音。
有关京剧音乐及其伴奏艺术研究的文章
(一)京歌及京胡协奏曲京歌是指以京剧音乐为主要的歌曲编创风格进行创作得到的歌曲。京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播京剧旋律、扩大京剧旋律的影响范围。京歌用京剧音乐的旋律结合流行歌曲的元素,再辅助歌词传播京剧文化。《沙家浜》是以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题材与音调为基础进行的创作,《沙家浜》是清唱剧体裁形式的声乐套曲。......
2023-10-17
(一)京胡音乐具有刚健与笃实的内在品格京胡作为一种乐器,主要用于京剧表演艺术中,虽然也用于一些民间音乐的演奏,但地位不是很高。此外,京胡在演出中与京剧演员的配合也十分和谐。(二)京胡音乐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京胡音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刚柔并济、自然和谐。中国素有阴阳相调、正反相协的辩证统一观点,直到今天,很多京胡演奏者仍然用“阴阳”的概念描述京胡音乐,比如,丝弦与钢丝弦的交叉定弦被称为“阴阳弦”等。......
2023-10-17
(一)京剧音乐的发展需符合时代趋势与人民的需要京剧音乐是一种大众审美语言,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这些新音调虽未独立成曲,未形成客腔,但对主腔表现力发展意义重大。......
2023-10-17
我国唯一和戏曲艺术有关的高等院校,中国戏曲学院是有条件从探索慢慢转变到对京剧艺术的革新上面来的,就以环绕立体声技术为先河,要充分利用现代的先进录音艺术,并且与京剧的艺术特征和自身规律相结合,应从创作的整体性开始,对其听觉感受做出改善,营造崭新的声音空间,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场与环绕立体声相结合的京剧表演和创作,这应该是中国戏曲学院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2023-10-17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板腔体是中国戏曲程式化载体之一。京剧中多数剧目音乐的大多数唱段均是如此。以上为上板类板式中一些主要板式的变化。在京剧腔调程式化“一曲多用”的总体原则下,它与上板类板式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因而使板式变化更具多样性,表现力更加丰富。(二)板式中的板、眼京剧音乐中的板式,如原板为一板一眼,其节拍记号为2/4。下面从对京剧《女起解》第二场苏三的西皮腔唱段的分析中进一步说明板式中的板、眼问题。......
2023-10-17
基本模式由唱词、唱腔、过门三个部分组成。可见京剧音乐中腔调的形式与语言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即或有时第一乐句的落音有所改变,但第二乐句的落音改变是较少的。第六,结构方面,不论是西皮与二黄腔调,还是何种行当、板式,其“乐段”的结构基本不变。[1]可以这样说,京剧音乐中的核心素材是由一些确定性的因素与不确定性的因素,如基本模式中的腔调所构成的。......
2023-10-17
对京剧音乐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影响的昆曲,其唱腔采用的是曲牌体。这种曲牌体是随着语言文体的一系列变化,即由诗变词、词变曲等产生衍变的。正是由于受相对整齐句型、句逗的影响,板腔体音乐结构的规整性较之曲牌体要强,为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提供了更多的条件。板腔体虽然有其规定性,但是更具有灵活性,在很多时候都可作变通处理。这是一个方面的灵活性。......
2023-10-17
京剧音乐的“一曲多用”表现在京剧音乐的各个方面。由此看出京剧音乐中“腔调”多样变化与多种运用的可能性。牌子曲亦为“一曲多用”。因此,在不同的剧目中出现同一牌子曲是常见的现象。......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