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现代京剧音乐发展的成果

现代京剧音乐发展的成果

【摘要】:除此之外,新创作的京剧音乐中对多声结构的旋律做出了突出表达。经过创新之后的现代京剧戏目音乐既可以为演员的演唱设定节奏和音高,还可以预示剧情的变化发展,为现场营造剧情氛围。可以说现代京剧的创新使得京剧乐队从传统的拖腔伴奏作用发展为促进舞台剧情发展、丰富舞台形象的作用。其次,现代京剧的配器吸取了传统乐队和西洋交响乐的优点,在手法

我国举办过非常多的京剧艺术活动,比如曾经在1990年举办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活动,在1994年举办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还有已经连续举办了世界的中国京剧艺术节,这些活动为京剧在全国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也非常注重京剧的发展,号召音乐家加入京剧的创作队伍,我国每年都会创作出上百部的京剧作品,这从侧面证明了中国京剧有巨大的发展活力,京剧音乐对于京剧来说非常重要,占据着非常高的地位。

我国的京剧音乐在发展创作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创新,很多作曲家不断地借鉴和学习民间音乐形式,并且应用到京剧音乐的创作中,创新出了很多腔格与板式,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表现方式。除了借鉴民间音乐之外,还借鉴了西方音乐,尤其是对西洋乐器的吸收、对西方作曲技法的学习都使得近几年的京剧作品音乐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甚至还加入了电声音乐。可以说我国的创作者们对京剧音乐的探索是非常深入的,取得的成果也是令人瞩目的。

京剧唱腔比较注重“线”所具有的表情作用。京剧唱腔当中会有一条音乐主旋律线,用来体现音乐形象,人们通过优美的旋律熟知了很多京剧唱腔,本质上人们对于唱腔的熟知是因为唱腔的表情作用。除此之外,新创作的京剧音乐中对多声结构的旋律做出了突出表达。当然,不同的人们对艺术的认知是不同的,这种认知偏差会对音乐的创新或多或少地造成影响。

现代京剧的发展对音乐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贡献体现在:合理安排唱法、合理设计角色、体现现实生活内容、实现了现实艺术化的表达,而且没有忘记京剧的传统文化,将传统和现代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使京剧以崭新的外貌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可以说,京剧既做到了发扬传统,又做到了对传统的突破与创新,创新为音乐带来的新的表现形式提高了京剧的艺术性与京剧的时代感,为京剧艺术和其他文化艺术的抗衡提供了助力。

(一)戏剧主题音乐的表现

目前现代戏剧的主题音乐主要以人物为出发点,强调音乐的节奏和戏剧整体节奏的统一与和谐,主张音乐要具有现代性

“样板戏”的戏剧主题音乐创作更加明显,可以说,大量的主题音乐以创新的方式被运用。如《红灯记》用《大刀进行曲》,《沙家浜》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海港》用《国际歌》,《智取威虎山》用《解放军进行曲》,《奇袭白虎团》中揉进了《志愿军进行曲》和《国际歌》,《平原作战》里的《黄河大合唱》的曲调等。

音乐主题的使用使得一些曲目表现出了特定的表征;音乐材料和京剧的唱腔之间的良好融合使得现代戏剧的时代背景得以很好地彰显,虽然没有融合得天衣无缝,但是已经达到了良好的标准;音乐元素的使用使得作品的时代感更加浓重,营造出了良好的时代氛围。举例来说,戏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首次出场以及在威虎厅的出场音乐中,都融入了《解放军进行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象。

(二)新的板式调式的形成

“样板戏”的创作过程中禁止使用[高拨子]、[南梆子]、[吹腔]、[四平调]这些板式和调式,这对京剧音乐的创作来说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创作者们还是在其他的板式和调式中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比如西皮和二黄、反二黄等,这些创新极大地丰富了音乐声腔。

从板腔形式来看,京剧的板腔发展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在原有基础上衍生出了很多新的板腔形式。举例来说三拍子板式的二黄、西皮;拥有宽广旋律、紧密伴奏的连贯板式的[宽板];无伴奏戏目中借用较少乐器进行清唱的[清板];反二黄中的[清板]、[快板]、[二六]、[摇板];二黄中的[快板]、[二六];反西皮中的[快板]、[原板];四平调中的[快板]、[清板]、[流水]、[二眼板]。除此之外,创作者们也对板式转接、调式和调性的转变上融合吸收了其他唱腔,由原有的唱腔转接出了很多新腔调,这种新腔调被称为“嫁接型”腔调。举例来说,《柯山红日》这个戏目中使用了[西皮]、[四平调]嫁接出的[西皮四平调];《刘志丹》戏目中使用了[高拨子]、[西皮]嫁接出的[西皮拨子调],[反二黄]、[吹腔]嫁接出的二黄反调等。(www.chuimin.cn)

(三)过门及过场

传统京剧中的过门、前奏部分的曲调都相对固定,旋律以及音乐的情感色彩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用速度来进行不同需要的处理。在京剧的创新中,为了使整个场景的渲染效果更强烈,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创作者们对过门伴奏以及过场部分的音乐进行了创新。经过创新之后的现代京剧戏目音乐既可以为演员的演唱设定节奏和音高,还可以预示剧情的变化发展,为现场营造剧情氛围。

传统的京剧戏曲在功能部分使用的音乐往往是主奏乐器弹奏的,如果要使用大型乐队进行演奏,经常是使用固有旋律搭配和弦或者是音型伴奏。作曲家们在进行现代京剧的创作过程中,选择了打破传统戏曲的陈规,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现代的京剧戏曲在进行音乐创作时更加强调背景音乐以及幕前曲的创作,而且偏向于使用独立成章的器乐曲形式。

相对于传统京剧过门部分音乐情感的单调,现代京剧往往会在过门部分加入更多的情感色彩,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好铺垫,这种带有情感色彩的旋律穿插对于角色的情绪转换也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比如在《智取威虎山》这个戏目中,杨子荣演唱的“迎来春色换人间”,这一句的前后过门使用了笛子吹奏的一段旋律,这段旋律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了前面的[二黄]声腔,开启了后面的[西皮]声腔,使音乐的衔接更加和谐,避免了突兀,又诠释了人物的情感变化。

(四)新型乐队配器的探索

现代京剧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管弦乐之后形成的新的音乐配器和传统的京剧已然不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对于唱腔伴奏的手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现代京剧的手法和形式更加丰富,而且应用得非常广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可以说现代京剧的创新使得京剧乐队从传统的拖腔伴奏作用发展为促进舞台剧情发展、丰富舞台形象的作用。

西方管弦乐器的加入构建出了新的伴奏织体,新的伴奏织体更加符合京剧的特色,更加凸显民族的特点。《杜鹃山》这个作品中,西洋管弦乐器的使用达到了全新的高度。相比以往,乐队的结构更加完整、声部更加均衡,对京剧传统音乐和西洋管弦乐队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形式。

其次,现代京剧的配器吸取了传统乐队和西洋交响乐的优点,在手法上使用了分奏、复调、和声等多种形式,创新出了独特的京剧唱腔伴奏织体。举例来说在《智取威虎山》这部戏中[导板]“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传统唱腔和伴奏使用的是散拍子,经过创新之后,虽然旋律没有进行多大的变化,但是整体的感觉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摇板]的使用,最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有力的、激昂的、由远及近的行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