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存先生1904年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大哥会拉胡琴,还当过吹鼓手;他的二哥会吹奏笛子,并且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笛子的启蒙老师。冯先生的代表曲目主要有《喜相逢》《五梆子》《放风筝》等。冯子存先生对其进行改编,通过民间常用的变奏手法,表现了一对情人依依惜别和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心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23-10-17
蒋风之先生在民族音乐界尤其在二胡艺术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以说是继刘天华先生之后又一位二胡宗师,他的代表作品《汉宫秋月》更是每一位二胡演奏者的必学曲目。蒋先生出生于江苏宜兴,他从小就非常喜欢音乐,先是学习吹笛,后又学习二胡并得以拜刘天华先生为师,他勤奋好学,深得先生器重。蒋风之先生很好地继承了刘天华先生的演奏风格和教学方式,但并不拘泥,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刻苦钻研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蒋派”二胡演奏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二胡界就将蒋风之先生和二胡名家陆修棠先生并称为“南陆北蒋”。“蒋派”二胡艺术古朴典雅、内涵丰富、感情细腻、精致严谨,充分显示出蒋风之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演奏中刚柔相济,不躁不飘,快慢得当,不急不怠,分寸把握十分得体。同时,蒋先生又吸收借鉴了其他乐器的演奏方法,极大地扩展了二胡的艺术表现力。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蒋风之先生培养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二胡演奏家,如项祖英、唐毓斌、张韶、蒋巽风、王国潼、萧白镛、周耀锟等,他们也都为中国的二胡音乐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蒋风之先生
《汉宫秋月》是蒋派二胡演奏风格的经典代表,也是蒋派艺术风格形成的奠基之作。音乐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宫词》中写道:“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汉宫秋月》如同诗作所描述的,表现了封建社会中那些被迫选入宫中的女孩子们凄凉哀怨的情感。《汉宫秋月》源于同名古琴曲,后被刘天华先生记录、整理并改编,而现在最受欢迎的还要数蒋风之先生修订并传谱的版本。蒋风之先生对原谱的旋律进行了加花扩展,节拍也进行了减速处理,扩大了乐曲的结构,每一处加工,他都反复推敲、细致揣摩,使得乐曲呈现出更加深远的意境,耐人寻味,堪称一绝。(www.chuimin.cn)
《汉宫秋月》
有关国乐之美的文章
冯子存先生1904年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大哥会拉胡琴,还当过吹鼓手;他的二哥会吹奏笛子,并且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笛子的启蒙老师。冯先生的代表曲目主要有《喜相逢》《五梆子》《放风筝》等。冯子存先生对其进行改编,通过民间常用的变奏手法,表现了一对情人依依惜别和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心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23-10-17
刘文金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1937年,刘文金先生出生在河北唐山,但自幼便跟随家人回到祖籍河南安阳学习生活。高中阶段,刘文金先生凭借出色的艺术才能,被推选为乐队队长。刘文金先生通过这两首乐曲,对二胡和钢琴的组合形式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从此,二胡和钢琴组合被广泛运用于现代作品的创作之中。刘文金先生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基础,这使得他的作品拥有温暖深切、意味深长的旋律。......
2023-10-17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段文字中,把“气”作为音乐艺术的第一本体要素,而且提出气要与其他要素相辅相成。艺术家常以玩笑的口吻说:“抖一抖身上,别无长处,只剩下这一身香气。”艺术作品也是如此,中国的传统艺术尤其看重这种以气韵为核心的“俯仰自得”“悠然自若”的生命气息。浙江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气韵贯通,非常好地诠释了中国传统艺术中气韵生动的审美特征,也再现了“高山巍巍,流水洋洋”的艺术意象。......
2023-10-17
《赛马》一经演出,大获成功,轰动了整个羊城,黄海怀先生也因此一夜成名。为此,黄海怀、王国潼、鲁日融还被誉为青年二胡“三君子”。黄海怀先生于1959年开始着手创作《赛马》,当时他已留校任教,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前途光明,意气风发,这些都在《赛马》欢快、明朗、豪放、乐观的音乐里得到了体现。1967年早春,黄海怀先生因病不治,遗憾地告别了他钟爱的音乐艺术,年仅32岁,让人痛心惋惜。......
2023-10-17
因而“高山流水觅知音”也成为提及古琴时,必然会想到的一个典故。伯牙抚琴志在高山,子期便赞叹道:“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古琴台始建于北宋,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很多人慕名而来,感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流水》这首乐曲可以说将水的各种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曲尾水滴之声再度响起,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带给人以江山无尽、逝者如斯的感受。......
2023-10-17
秦筝传入河南以后,和当地的民间音乐发生了融合,因为河南地处中原,古代居九州之中,所以融合后的筝乐又被称为“中州古调”,现今多称为“河南筝曲”。河南筝曲主要流传于南阳市、泌阳县、叶县等地,大多直接来源于河南的大调曲子和板头曲。河南筝曲以浑厚淳朴见长,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带有明显的方言音调特点,有着浓厚的戏曲韵味。滑音,符合河南方言音调习惯,短促而直接,此外还有边滑边颤的滑颤音。......
2023-10-17
后来,周文王为了纪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琴弦,而武王伐纣时又增加了一根琴弦,所以,古琴又称为文武七弦琴。琴棋书画成为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德所必修的四门功课,而其中的琴指的就是古琴。《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里,古琴被诗人视为秋意萧瑟的时节里唯一的知音和伙伴,也很好地印证了“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于是孔子便以兰花自喻,创作了《幽兰》这首琴曲。为避免母亲遭受连累,聂政毁容自缢。......
2023-10-17
王次恒先生正是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诗意中获得了灵感,创作了令人百听不厌的经典作品《燕归来》。《燕归来》乐如其人,王次恒先生谦和儒雅又真挚热情。《燕归来》正是王次恒先生在演奏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之后的返璞归真之作。......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