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与艺术创作

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与艺术创作

【摘要】: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其实非常注重生命本体,也就是人对于客观世界的体验和感受,注重对人的自身价值的探索和追求,于艺术创作而言,就是对于“神”的追求。当然,这种对于生命本体的关注并不是排外的,并不是要排斥客观世界中的“形”,不是要与自然世界对立,也不是要征服自然。古琴被认为具有“重道轻器”的特点,文人抚琴,并不是为了娱乐。《梅花三弄》的“三弄”指的就是同一曲调反复三次。

在今天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更多地被告知如何认知客观世界、改变客观世界,但是,有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关注我们的内心,观照我们心中那个本我在天地自然中存在的状态和感受呢?

宗白华先生说:“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唐代张璪也有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其实非常注重生命本体,也就是人对于客观世界的体验和感受,注重对人的自身价值的探索和追求,于艺术创作而言,就是对于“神”的追求。当然,这种对于生命本体的关注并不是排外的,并不是要排斥客观世界中的“形”,不是要与自然世界对立,也不是要征服自然。在“天人合一”这个核心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艺术从来没有脱离天地自然,并且对自然万物一直是充满敬意的,充满亲近和欣赏的。丰子恺先生说:“上帝给你一双眼睛,既要看到事物的本身,又要看到事物的意象。”中国的古人喜欢诗意地看待生活,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甚至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他们把自然作为人的象征,同时又把自然万物拟人化,在艺术创作中讲求心物一元、追求主客体的交融合一。历代诗词创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作品,例如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例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又比如苏轼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点绛唇》);还有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如此佳句,真是举不胜举。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在诗人的眼中,自然万物是多么的活泼可爱,他们赋予了清风、明月、青山以人格和精神,而这种人格和精神,又恰恰是诗人自身的真实写照。

在此影响下,中国传统艺术非常注重传神,艺术创作并不追求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记录,而是要在表现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融入了创作者人格和精神追求的崭新的艺术形象。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音乐自然也是非常注重传神,讲究“乐由心生”。例如,琵琶曲十面埋伏》脍炙人口,是演奏家们非常愿意演奏的一首乐曲,但是由不同演奏家演绎的众多版本中,段落的删减与组合、技法的施展和运用、速度力度的变化和处理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充分地体现了“灵活性”,而这种灵活性就是“乐由心生”的结果。每位演奏家都在内心当中对音乐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很多情绪感同身受,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表达和渲染的侧重点,于是按照自己的感受将音乐加以个性化处理,形成对乐谱独具一格的主体阐述方式,就好像古琴打谱中的“解题”,好像诗歌当中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一样。

古琴被认为具有“重道轻器”的特点,文人抚琴,并不是为了娱乐。单从古琴的构造来看,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征一年之中的天数,古琴最初有五根琴弦,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古琴底部有两个出音槽分别是龙池和凤沼,古琴有头、颈、肩、腰、尾、足,与凤身也是与人身相对应,可以说小小一方琴身包含了天地万物、宇宙万象,乐器本身就蕴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古琴音乐中大量的“留白”之处,就是要给人留以观照自然、反观内心、体悟哲思的空间,完成人格和精神的塑造。传统乐曲中诸如《流水》《幽兰》《平沙落雁》这样借物言志的作品比比皆是。

郑板桥 竹子

竹子在中国人的心中,尤其在文人墨客心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崇高地位,它四季常青、虚怀若谷、柔中带刚、生而有节,自古就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说法,青竹成为士人高洁洒脱、清秀俊逸的品格追求和象征。郑板桥对竹子情有独钟,他构建了从“眼中之竹”,到“胸中有竹”,再到“笔下之竹”的完整的创作过程,这其实也是艺术创作从构思到完成的过程。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关于形神的名言,例如“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又比如“画到情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同属于竹类乐器的笛箫,也自然具备了青竹的品质。在注重精神性的中国传统艺术中,对待乐器也历来讲求一个“品”字,尤其对于箫这件乐器,素有“品箫”的说法,认为箫的品性一如墨竹般高洁不屈、潇洒出尘,元代散曲作家曾瑞有:“溪边倦客停兰棹,楼上何人品玉箫?”除了竹子以外,梅花由于在寒冬腊月开放,有着抵御严寒对抗冰霜的品质,因此也被古人借以比喻高尚的情操和不屈的精神。“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虽然指的是梅花散发出来的幽香之气,但更多的是在传递梅花的气质和内涵。竹子与梅花都是如此清丽脱俗,不同寻常,所以,用竹子制作的箫来演奏传统名曲《梅花三弄》可谓是神来之笔,相得益彰。(www.chuimin.cn)

《梅花三弄》

关于《梅花三弄》还有一段佳话。

东晋时期的桓伊,不仅是一位战功卓著的武将,同时也是一位闻名遐迩的音乐家。他擅长吹笛,可以说笛不离身,经常陶醉于悠扬的笛声中,以笛代言,以笛抒情。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早就耳闻桓伊的大名,但一直无缘亲耳听到他的笛声。一天,王徽之乘船夜泊清溪侧,正巧桓伊坐着马车经过,王徽之喜出望外,连忙派人传话给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便欣然下车,吹奏了一曲。清新优美的笛声飘荡在澄澈的水面上诉说心声,而王徽之此时也沉浸于悠扬的笛声中,心领神会。演奏完毕,桓伊上马继续前行,王徽之仍旧坐在船上,二人从头至尾没有说一句话,但却仿佛是促膝长谈了良久。这又是一段体现中国传统艺术传神的佳话。

《梅下横琴图》
【明】 杜堇
一位雅士倚梅花树干而坐,一边赏梅,一边抚琴,身旁有两个面容天真可爱的小童做伴。老梅苍劲似蛟龙盘旋,山石与梅花相呼应,用笔简练挺劲。画面右上角题有:“梅下吟成理素徵,浅溪时度冷香微。冰花亦解高人意,不待风来落满衣。柽居杜堇。”冰清玉洁,暗香浮动,山石映衬,梅花咏志,弹琴者清雅俊逸、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跃然纸上。

《梅花三弄》的“三弄”指的就是同一曲调反复三次。全曲主题鲜明,音调稳重,箫的音色平添了清新之气,仿佛雪后的世界,洁白无瑕,在这纯净的天地中,梅花更显得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让听者不由得向往高洁的品质、不屈的傲骨,真可谓是传神的经典之作。

笛箫有着悠久的历史,凭借着清越悠远的青竹本色之音,从远古走来,涤荡人们的心灵。无论何时,笛与箫的声音一起,仿佛都会将听者置于一片竹海间,清风拂面,雨润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抛开一切杂念,任凭心绪被袅袅乐音带去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