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传入河南以后,和当地的民间音乐发生了融合,因为河南地处中原,古代居九州之中,所以融合后的筝乐又被称为“中州古调”,现今多称为“河南筝曲”。河南筝曲主要流传于南阳市、泌阳县、叶县等地,大多直接来源于河南的大调曲子和板头曲。河南筝曲以浑厚淳朴见长,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带有明显的方言音调特点,有着浓厚的戏曲韵味。滑音,符合河南方言音调习惯,短促而直接,此外还有边滑边颤的滑颤音。......
2023-10-17
山东筝曲又称齐鲁大板,历史悠久。传统的山东派古筝主要流传于鲁西南的菏泽地区和鲁西的聊城地区,尤其是菏泽和鄄城地区,素有“筝琴之乡”的美誉。方言和民风对艺术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山东人淳朴耿直、热情爽朗,聆听山东筝乐,就好像一位爽朗的山东老乡在向我们热情地打招呼一样,其音乐风格刚劲明亮、浑厚大气、情感饱满。同时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受到周边地区民风影响,它的音乐风格又兼具清秀细腻的一面。
山东筝曲与山东的民间音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中,山东琴书对筝乐的影响非常深远。山东琴书是一种民间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当时,弹筝的艺人很多以习奏扬琴、学唱琴书而启蒙,在长时间的说唱琴书和为琴书伴奏的过程中,弹筝艺人感悟良多,逐渐把琴书的唱腔和曲牌融入古筝音乐当中,编成可以单独演奏的古筝小曲,使得山东筝曲在与其他民间音乐的融合渗透中蓬勃发展。
山东筝曲曲目众多,代表曲目有《汉宫秋月》《四段锦》《鸿雁捎书》《高山流水》等,其中《四段锦》是由山东派的著名演奏家、古筝教育家赵玉斋先生根据《清风弄竹》《山鸣谷应》《小溪流水》《普天同庆》四首“八板体”的山东古曲改编而成;而《高山流水》[3]也是由《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首小曲组成,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器乐作品中多个小曲联缀成套的线性思维传统。(www.chuimin.cn)
大指小关节托、刮奏等是山东筝派非常有特色的演奏技法,山东筝派是用大指小关节发力演奏托劈,声音要求清晰、饱满、有力、颗粒性要强。刮奏也称花奏,分为大指刮奏和食指刮奏,大指刮奏是从高音到低音下行刮奏,食指刮奏为低音到高音上行刮奏,主要是润色主旋律,是加强音乐表现力的技法。此外,左手的按、颤、揉、滑技法在山东筝曲中也非常重要,按、颤、滑互相结合,刚柔并蓄,生动地展现出北方人率直又深情的性格特点。
有关国乐之美的文章
秦筝传入河南以后,和当地的民间音乐发生了融合,因为河南地处中原,古代居九州之中,所以融合后的筝乐又被称为“中州古调”,现今多称为“河南筝曲”。河南筝曲主要流传于南阳市、泌阳县、叶县等地,大多直接来源于河南的大调曲子和板头曲。河南筝曲以浑厚淳朴见长,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带有明显的方言音调特点,有着浓厚的戏曲韵味。滑音,符合河南方言音调习惯,短促而直接,此外还有边滑边颤的滑颤音。......
2023-10-17
客家筝乐主要集中在广东及其周边地区,是广东汉乐的一个分支,因其流传地区和潮州筝派非常接近,许多人容易把两种筝乐混淆,然而细细品味,会发现两者在音乐风格上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1943年何育斋先生辞世之后,以罗九香先生为代表的客家筝人,通过公开演出、教授学生、与各个古筝流派的演奏家互相交流等多种方式,使客家筝乐得以广为流传,成为今日人们喜闻乐见的古筝流派。......
2023-10-17
冯子存先生1904年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大哥会拉胡琴,还当过吹鼓手;他的二哥会吹奏笛子,并且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笛子的启蒙老师。冯先生的代表曲目主要有《喜相逢》《五梆子》《放风筝》等。冯子存先生对其进行改编,通过民间常用的变奏手法,表现了一对情人依依惜别和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心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23-10-17
刘文金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1937年,刘文金先生出生在河北唐山,但自幼便跟随家人回到祖籍河南安阳学习生活。高中阶段,刘文金先生凭借出色的艺术才能,被推选为乐队队长。刘文金先生通过这两首乐曲,对二胡和钢琴的组合形式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从此,二胡和钢琴组合被广泛运用于现代作品的创作之中。刘文金先生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基础,这使得他的作品拥有温暖深切、意味深长的旋律。......
2023-10-17
《赛马》一经演出,大获成功,轰动了整个羊城,黄海怀先生也因此一夜成名。为此,黄海怀、王国潼、鲁日融还被誉为青年二胡“三君子”。黄海怀先生于1959年开始着手创作《赛马》,当时他已留校任教,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前途光明,意气风发,这些都在《赛马》欢快、明朗、豪放、乐观的音乐里得到了体现。1967年早春,黄海怀先生因病不治,遗憾地告别了他钟爱的音乐艺术,年仅32岁,让人痛心惋惜。......
2023-10-17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段文字中,把“气”作为音乐艺术的第一本体要素,而且提出气要与其他要素相辅相成。艺术家常以玩笑的口吻说:“抖一抖身上,别无长处,只剩下这一身香气。”艺术作品也是如此,中国的传统艺术尤其看重这种以气韵为核心的“俯仰自得”“悠然自若”的生命气息。浙江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气韵贯通,非常好地诠释了中国传统艺术中气韵生动的审美特征,也再现了“高山巍巍,流水洋洋”的艺术意象。......
2023-1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二胡界就将蒋风之先生和二胡名家陆修棠先生并称为“南陆北蒋”。蒋风之先生《汉宫秋月》是蒋派二胡演奏风格的经典代表,也是蒋派艺术风格形成的奠基之作。《汉宫秋月》源于同名古琴曲,后被刘天华先生记录、整理并改编,而现在最受欢迎的还要数蒋风之先生修订并传谱的版本。......
2023-10-17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六幺”也是当时很有名的大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是说琵琶较粗的琴弦和较细的琴弦,它们不同的发声特点,也间接写出了琵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霓裳羽衣曲》简称《霓裳》,是唐代大曲的典型代表,是在唐代开元年间由唐玄宗李隆基所创作。相传,一日唐玄宗在一处名为三乡驿......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