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存先生1904年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大哥会拉胡琴,还当过吹鼓手;他的二哥会吹奏笛子,并且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笛子的启蒙老师。冯先生的代表曲目主要有《喜相逢》《五梆子》《放风筝》等。冯子存先生对其进行改编,通过民间常用的变奏手法,表现了一对情人依依惜别和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心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23-10-17
“欢日尚少,戚日苦多,以何忘忧?弹筝酒歌。”(汉乐府《善哉行》)从东汉光武帝建都洛阳到北宋建都汴梁(今开封),都是在河南地区,这一地区自古就流行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郑卫之音”。秦筝传入河南以后,和当地的民间音乐发生了融合,因为河南地处中原,古代居九州之中,所以融合后的筝乐又被称为“中州古调”,现今多称为“河南筝曲”。
河南筝曲主要流传于南阳市、泌阳县、叶县等地,大多直接来源于河南的大调曲子和板头曲。大调曲子也称为“鼓子曲”,是一种曲牌体的民间说唱音乐形式,由明清时期流传于中原地区的小曲和民歌衍变形成,其伴奏乐器主要以弹拨乐器三弦、琵琶和古筝为主。除给声乐伴奏以外,还有纯乐器合奏的形式,称为“板头曲”,它相当于在正式演唱之前,由乐器演奏的前奏曲,也有调弦活手之意。代表曲目有《高山流水》(河南派)、《打雁》、《苏武思乡》等。(www.chuimin.cn)
河南筝曲以浑厚淳朴见长,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带有明显的方言音调特点,有着浓厚的戏曲韵味。其演奏技法中游遥、按颤、滑按、大小颤音独具特色。游遥,在演奏时右手从筝柱附近由弱渐强逐渐向岳山处移动,同时左手从按变音边滑边颤恢复原音位,这是一种综合运用的指法,较为复杂,表现力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大颤,比一般的颤音幅度要大,一般会超过二度音程,适于表现强烈的情感。小颤,幅度较小,但是细而密,情绪较为凄婉、肝肠寸断。滑音,符合河南方言音调习惯,短促而直接,此外还有边滑边颤的滑颤音。河南民间流传的一首小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河南筝派的指法特点:“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推揉自悠然。”
有关国乐之美的文章
冯子存先生1904年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大哥会拉胡琴,还当过吹鼓手;他的二哥会吹奏笛子,并且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笛子的启蒙老师。冯先生的代表曲目主要有《喜相逢》《五梆子》《放风筝》等。冯子存先生对其进行改编,通过民间常用的变奏手法,表现了一对情人依依惜别和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心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23-10-17
刘文金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1937年,刘文金先生出生在河北唐山,但自幼便跟随家人回到祖籍河南安阳学习生活。高中阶段,刘文金先生凭借出色的艺术才能,被推选为乐队队长。刘文金先生通过这两首乐曲,对二胡和钢琴的组合形式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从此,二胡和钢琴组合被广泛运用于现代作品的创作之中。刘文金先生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基础,这使得他的作品拥有温暖深切、意味深长的旋律。......
2023-10-17
《赛马》一经演出,大获成功,轰动了整个羊城,黄海怀先生也因此一夜成名。为此,黄海怀、王国潼、鲁日融还被誉为青年二胡“三君子”。黄海怀先生于1959年开始着手创作《赛马》,当时他已留校任教,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前途光明,意气风发,这些都在《赛马》欢快、明朗、豪放、乐观的音乐里得到了体现。1967年早春,黄海怀先生因病不治,遗憾地告别了他钟爱的音乐艺术,年仅32岁,让人痛心惋惜。......
2023-10-17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段文字中,把“气”作为音乐艺术的第一本体要素,而且提出气要与其他要素相辅相成。艺术家常以玩笑的口吻说:“抖一抖身上,别无长处,只剩下这一身香气。”艺术作品也是如此,中国的传统艺术尤其看重这种以气韵为核心的“俯仰自得”“悠然自若”的生命气息。浙江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气韵贯通,非常好地诠释了中国传统艺术中气韵生动的审美特征,也再现了“高山巍巍,流水洋洋”的艺术意象。......
2023-1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二胡界就将蒋风之先生和二胡名家陆修棠先生并称为“南陆北蒋”。蒋风之先生《汉宫秋月》是蒋派二胡演奏风格的经典代表,也是蒋派艺术风格形成的奠基之作。《汉宫秋月》源于同名古琴曲,后被刘天华先生记录、整理并改编,而现在最受欢迎的还要数蒋风之先生修订并传谱的版本。......
2023-10-17
山东筝曲又称齐鲁大板,历史悠久。山东筝曲与山东的民间音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中,山东琴书对筝乐的影响非常深远。大指小关节托、刮奏等是山东筝派非常有特色的演奏技法,山东筝派是用大指小关节发力演奏托劈,声音要求清晰、饱满、有力、颗粒性要强。此外,左手的按、颤、揉、滑技法在山东筝曲中也非常重要,按、颤、滑互相结合,刚柔并蓄,生动地展现出北方人率直又深情的性格特点。......
2023-10-17
因而“高山流水觅知音”也成为提及古琴时,必然会想到的一个典故。伯牙抚琴志在高山,子期便赞叹道:“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古琴台始建于北宋,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很多人慕名而来,感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流水》这首乐曲可以说将水的各种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曲尾水滴之声再度响起,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带给人以江山无尽、逝者如斯的感受。......
2023-10-17
王次恒先生正是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诗意中获得了灵感,创作了令人百听不厌的经典作品《燕归来》。《燕归来》乐如其人,王次恒先生谦和儒雅又真挚热情。《燕归来》正是王次恒先生在演奏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之后的返璞归真之作。......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