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山流水:古琴之美-国乐之美

高山流水:古琴之美-国乐之美

【摘要】:因而“高山流水觅知音”也成为提及古琴时,必然会想到的一个典故。伯牙抚琴志在高山,子期便赞叹道:“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古琴台始建于北宋,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很多人慕名而来,感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流水》这首乐曲可以说将水的各种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曲尾水滴之声再度响起,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带给人以江山无尽、逝者如斯的感受。

聆听中国古琴音乐,犹如呷一口中国人钟爱的清茶,需要我们去咂摸、去品味。起初,一点点苦,略皱一下眉头,然后便是淡淡的茶香,回味无穷。经年累月地饮茶,不但健身,而且怡情。

《调琴啜茗图》(局部) 【唐】 周昉
图中描绘了唐代宫廷贵妇赏琴品茗的雅致生活。抚琴者坐在磐石上,调弄琴弦的动作刻画得细致入微。品茗者虽然只有背影,但也能感受到她雍容自若,细细体味。琴与茶同在一幅画中,可以看出二者在当时的贵族文化生活中已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可以看出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琴和茶的共通。

同时,饮茶需要经过煮水、滤茶、沏泡等多道工序,每一个步骤都显得悠然自得,怀着恬静的虔诚,等待一缕不经意的幽香;而古人在抚琴前,则有焚香洗手之说,同样恭敬虔诚地端坐琴前,静候十指触弦时,天籁之音飘然而来。

1977年8月,美国的“航行者一号”太空飞船携带着一张录有多首代表性音乐的镀金唱片升入太空,这是人类向地球以外的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高等生物发出智慧和文明的信息。在这张代表着地球文明的唱片中,收录了27首世界经典音乐作品,其中就有美籍华裔作曲家周文中先生推荐的,由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这首乐曲被认为是人的意识与宇宙的交融,可以说它是亚洲音乐的最高精神代表。

《流水》

古琴自古就有着“娱己不娱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古琴音乐不为取悦大众,而是弹给自己或三两知己,弹给自己抒怀明志,弹与知音精神共鸣,因而古琴的音量不大,不愿听者,不会被打扰,愿意听的人又会声声入耳入心。也许并不是聪明的古人不能够实现将古琴的音量放大,而恰恰是这轻微又通透的音量使古琴审美追求和艺术表达达到高度融合,可以说这是审美选择的结果,是一种非常巧妙的契合人们心理的设计。因而“高山流水觅知音”也成为提及古琴时,必然会想到的一个典故。其实在古琴流传的几千年里,造就了无数动人的佳话,每一首琴曲背后都有一幅美丽的画卷、一个动人的故事。(www.chuimin.cn)

伯牙在他的师傅成连的指导下,成为一名弹琴技艺高妙的琴师,远近闻名,《荀子·劝学》中记载“伯牙鼓琴,六马仰秣”,意思是说,由于伯牙弹琴技艺高超、意境悠远,甚至连吃草的马儿都会侧耳倾听。可是即便如此,伯牙却常常因为知音难逢而叹惋。一天,伯牙乘船沿江而下,行至汉阳江口,突遇雷雨天气,于是将船停泊于山脚下。而后雨过天晴,天上还出现了彩虹,伯牙为之心动,端坐船头,抚琴抒怀。就在这时,隐士钟子期闻声而至,对伯牙的弹奏赞叹不已。伯牙抚琴志在高山,子期便赞叹道:“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伯牙抚琴志在流水,子期便感叹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人生喜逢知音,伯牙喜出望外,于是两人结为挚友。不料第二年钟子期因病去世,伯牙失去知音,悲痛万分,于是他挑断了琴弦,把心爱的古琴在青石上摔得粉碎,终生不再抚琴。

《伯牙鼓琴图》 【元】王振鹏
无须话语,琴音便使得二人心领神会。人在浩渺的宇宙中是何其渺小,何其孤寂,孤单的灵魂遇到知音又是何等幸事,得此一人,足矣。

在美丽的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有一个古建筑群,其中有一座汉白玉方形石台被称为“古琴台”,相传伯牙鼓琴遇知音就在此地。建筑群除殿堂主建筑以外,还有庭院、林园、花坛、茶室等,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布局精巧,层次清晰,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融合,营造出清幽而深远的意境。古琴台始建于北宋,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很多人慕名而来,感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面对浩渺的宇宙,人们时常感到渺小与孤寂,能够有一位精神相通的知音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而古琴台让人们看到了美好愿望实现的样子。历史上许多文人名士都为此挥毫赋诗,在古琴台建筑群内,人们还可以欣赏到书法艺术精品。例如,内有门额“琴台”二字,相传出自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之手;而清代书法家宋湘诗兴大发之时,束竹蘸墨书写的《琴台题》更是大气磅礴,备受推崇。

古琴曲《流水》便是源于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其简字谱[2]最早见于明代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有题解说《高山流水》本是一首曲子,唐代以后分为《高山》和《流水》两首琴曲,不分段数,宋代才有《高山》四段、《流水》八段的划分。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两首琴曲一直是琴人们演奏的经典曲目,广为流传,而其中《流水》尤其被视为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所谓“诚古调之希声者乎”!

跟随飞船遨游于太空的古琴曲《流水》是由管平湖先生根据《天闻阁琴谱》传谱演奏的。整曲共有九段和一个尾声,乐曲一开始以缓慢的散板营造出高山之巅、云雾升腾、暗流涌动之感,继而以清澈的泛音表现出滴滴清泉、涓涓细流,再到疾速的滚拂,展现出水流湍急、江河瀑布、滔滔不绝,其间还加入连珠式的泛音模拟水流飞溅,溅起的水珠在阳光的映射下晶莹剔透、活泼跳跃。《流水》这首乐曲可以说将水的各种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曲尾水滴之声再度响起,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带给人以江山无尽、逝者如斯的感受。